跳至內容

侯建新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侯建新(1951年),中國歷史學家天津師範大學資深教授,歐洲文明研究院院長,南京大學特聘教授。他長期致力於歐洲中世紀史英國經濟社會史以及中西現代化進程比較研究,被譽為中國世界史學科的領軍人物之一。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五、第六屆學科評議組成員,第七屆世界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現為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學會榮譽會長,《經濟社會史評論》主編[1][2][3]

教育背景與學術經歷

[編輯]

侯建新出生於天津,1978年考入天津師範大學歷史系,1982年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4]。後在南開大學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5]。他曾在英國劍橋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等多所國際知名高校擔任訪問學者或客座教授。自1993年起,歷任天津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主任、歷史文化學院院長,2010年起擔任歐洲文明研究院院長[1]

學術貢獻

[編輯]

侯建新的研究聚焦於英國中世紀晚期近代早期的社會經濟變遷,尤其關注農民土地權利、市場機制與社會結構的演變。他強調通過中西歷史比較研究,探討中國近代化進程的獨特路徑。其代表作包括《現代化第一基石》、《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資本主義起源新論》、《農民、市場與社會變遷:冀中11村透視並與英國鄉村比較》等。其論文《中世紀與歐洲文明元規則》被評為2020年中國歷史學十大優秀論文之一[3][6][7]

主要著作

[編輯]
  • 《歐洲中世紀城市鄉村與文化》
  • 《農民、市場與社會變遷:冀中11村透視並與英國鄉村比較》
  • 《資本主義起源新論》
  • 《社會轉型時期的西歐與中國》
  • 《現代化第一基石:農民個人力量增長與中世紀晚期社會變遷》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