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何以中國 (紀錄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何以中國
類型紀錄片
導演干超
國家/地區 中國
語言普通話
系列數1
集數8
每集長度60分
配樂羅大佑(主題曲)
房東的貓(青春版主題曲)
製作
製作人張顗
顧問嚴文明
製作公司填海影業
發行公司上海廣播電視台
播出資訊
首播頻道東方衛視
播出日期2023年12月9日 (2023-12-09)—2024年1月26日 (2024-01-26)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何以中國上海廣播電視台推出的八集考古類紀錄片。紀錄片藉助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項目成果,展現中華大地從舊石器時代開始,形成農業和定居社會,建立早期文化,形成古國,開啟夏商周三代直至形成秦漢統一王朝的歷程,為一部影視化的中國早期文明簡史。紀錄片由國家文物局上海市委宣傳部指導,著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擔任總學術顧問,近百名考古、歷史學者擔任顧問,拍攝考古遺址和博物館230餘處。2023年12月9日,紀錄片在東方衛視首播[1],2024年1月26日完播[2]

製作[編輯]

策劃[編輯]

《何以中國》的策劃始於2020年,由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秦嶺和紀錄片導演干超、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宋炯明策劃,計劃以此紀念2021年中國考古學一百周年。紀錄片以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提出的中華文明「滿天星斗」說和考古學家嚴文明提出的「重瓣花朵」格局作為指導思想[3],基於「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國」項目成果展現中華文明史。紀錄片分集擬定為文明搖籃、滿天星斗、古國時代、最早中國、殷商王朝、夷夏之辯、家國天下、秦漢帝國,展現從田園洞人到秦漢統一的歷史[4]

腳本創作[編輯]

《何以中國》由國家文物局作為學術指導單位,知名考古學家嚴文明教授擔任學術總顧問,近百位考古、歷史學者擔任顧問,集結新石器時代、夏商周、秦漢考古方面的強大團隊[5]。嚴文明教授親自對紀錄片大綱進行了修訂,而紀錄片腳本則由學者、資深記者等參與撰寫,共超過40萬字。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史前考古研究室主任李新偉為紀錄片創作了大量敘事,而各重要遺址的腳本則多有曾擔任相關遺址考古領隊的專家編寫。例如,大汶口龍山時代的故事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編寫,雞叫城石家河等長江中游古國的故事由湖南大學教授郭偉民編寫,良渚的故事由良渚水利系統發現者王寧遠編寫,而二里頭及相關遺址的故事由原二里頭遺址考古領隊許宏編寫。這些故事由中山大學副教授周繁文擔任總撰稿,形成最終的腳本[6]

文物拍攝[編輯]

在國家文物局支持下,《何以中國》劇組拍攝了考古遺址、博物館等230餘處,位於中國20餘個省級行政區,其中包括甘肅四角坪遺址、浙江井頭山遺址二期等拍攝時尚處於發掘中,未正式發布的遺址[7]。部分遺址同一地點中出土並分開收藏的文物被重新收集並一同拍攝,甚至按照最初在遺址中的布局進行展示,這一拍攝方式前所未有。例如,片中由考古學家重現了凌家灘遺址07M23號墓中300餘件玉器的隨葬順序,展現了墓葬的原始狀態[8]

情景再現[編輯]

《何以中國》大量採用情景再現的形式復原歷史場景,攝製地點包括浙江建德[9]橫店影視城、新疆伊犁等地[8],同時邀請胡歌黃齡黃堯曹磊等影視明星加盟出演片中的歷史人物[3]。片中的服裝和道具參照文物和考古發現的細節復原,共製作1200餘套服裝和包括玉器、骨器、木器等在內的1300餘件飾品,橫跨原始部落到秦漢[10]。片中道具也通過考古發掘報告、建築還原圖片和出土器物進行復原,共製作道具3600餘件。劇組在橫店影視城搭建了「何以村」,復原了史前北方半地穴式房屋、南方干欄式建築等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建築樣式[11]

主題曲[編輯]

《何以中國》主題曲由知名音樂人羅大佑作曲,引入竹笛古箏等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表現音樂的歷史感。隨著音樂的進展,通過小軍鼓的鼓點使音樂節奏趨於熱烈,寓意中華文明的繁衍和發展[12]。青春版主題曲《來自遠古的少年》由導演干超作詞,女子雙人組合房東的貓成員吳佩嶺作曲並由該組合演唱,歌詞與紀錄片中廟底溝彩陶花卉紋、河姆渡雙鳥朝陽紋牙雕紅山文化「壇廟冢」遺址群等形象相對應[13]

出演[編輯]

紀錄片情景再現部分的出演人員包括了影視演員、上海廣播電視台主持人、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演員[3][14]

發行[編輯]

《何以中國》原計劃於2021年開播,以紀念以仰韶遺址首次發掘為起點的中國考古學100周年,但紀錄片的工作量使得開播時間推遲到2023年[3]。此後,紀錄片一度定檔2023年10月20日開播[15],但播出日期隨後再度更改。最終,紀錄片於2023年12月9日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階段成果發布同日[16]在北京舉辦開播儀式,當晚在東方衛視和多個網際網路平台首播。紀錄片計劃通過華納兄弟探索集團進行國際版的發布和傳播,同時作為中國考古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展示及公眾教育的一部分[17]

2024年4月27日,香港電台與上海廣播電視台聯合啟動「香港上海電視周」。《何以中國》作為節目展播的一部分,於2024年4月29日至5月8日的周一至周五晚10時30分在港台電視31播出[18]

分集[編輯]

分集 名稱 首播日期 外部連結
1秦漢2023年12月9日 (2023-12-09)視頻

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誕生,形成了一套對龐大地域的治理制度。

所涉考古遺址:睡虎地秦墓秦始皇陵里耶遺址姜女石遺址櫟陽城遺址秦長城秦直道漢長安城西漢帝陵南越國宮署遺址海昏侯墓漢長城肩水金關遺址懸泉置遺址北寨墓群
2搖籃2023年12月15日 (2023-12-15)視頻

從東亞現代人起源,經過陶器、定居聚落、農業的出現,直至村落社會出現,不同環境下的早期先民發展出不同的文化形態。

所涉考古遺址:周口店遺址(田園洞遺址)、仙人洞遺址青塘遺址上山遺址橋頭遺址四台遺址興隆窪遺址賈湖遺址跨湖橋遺址井頭山遺址河姆渡遺址高廟遺址湯家崗遺址半坡遺址姜寨遺址城煙遺址
3星斗2023年12月22日 (2023-12-22)視頻

中國的文化地理格局基本形成,各區域出現明顯的社會分層,以彩陶和玉器為代表的長距離文化交流出現。

所涉考古遺址:元君廟—泉護村遺址楊官寨遺址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大汶口遺址凌家灘遺址牛河梁遺址
4古國2023年12月29日 (2023-12-29)視頻

長江下游良渚、長江中游屈家嶺—石家河以及海岱地區大汶口—龍山文化興起,形成區域古國文明。

所涉考古遺址:良渚遺址城頭山遺址雞叫城遺址屈家嶺遺址石家河遺址焦家遺址崗上遺址兩城鎮遺址西朱封遺址丹土遺址丁公遺址
5擇中2024年1月5日 (2024-01-05)視頻

以陶寺為代表的黃河流域文明與以石峁為代表的北方文明的興起,以及二里頭文化的興盛和最早中國的誕生。

所涉考古遺址:陶寺遺址石峁遺址二里頭遺址西吳壁遺址
6殷商2024年1月12日 (2024-01-12)視頻

商王朝的興衰史、社會特點以及對周邊青銅文明的影響。

所涉考古遺址:偃師商城遺址鄭州商城遺址盤龍城遺址小雙橋遺址殷墟遺址大辛莊遺址大洋洲程家遺址炭河裡遺址三星堆遺址
7家國2024年1月19日 (2024-01-19)視頻

西周從王畿到封國,以及與政治共生的宗法制度。

所涉考古遺址:碾子坡遺址周原遺址豐鎬遺址陳莊—唐口遺址琉璃河遺址廟台子遺址葉家山墓地)、曲村—天馬遺址三門峽虢國墓地
8天下2024年1月26日 (2024-01-26)視頻

春秋戰國不同區域的社會狀況,以及秦統一的歷程。

所涉考古遺址:宋國故城銅綠山古銅礦遺址義地崗墓群(棗樹林墓地)、大堡子山遺址及墓群秦公一號大墓趙鞅墓侯馬晉國遺址馬家塬遺址中山王墓鴻山墓群臨淄齊國故城櫟陽城遺址秦咸陽城遺址睡虎地秦墓四角坪遺址

參考資料[編輯]

  1. ^ 王鵬; 許曉青. 纪录片《何以中国》将播 讲述中华文明发展历程. 新華網. 2023-12-09 [2023-12-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0). 
  2. ^ 纪录片《何以中国》今晚收官,看东周至秦朝的《天下》. 新民晚報. 2024-01-26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3. ^ 3.0 3.1 3.2 3.3 陳宏. 《何以中国》总导演干超:用一部超难的纪录片,让青年人感受中华文明之源. 青年報. 2023-12-28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4. ^ 吳翔. 独家影像资料先睹为快!《何以中国》特别节目带你看中国之智、之美、之情. 新民網. 2022-09-19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5. ^ 黃小河. 上海启动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立足考古,探源中华文明. 澎湃新聞. 2021-04-22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6. ^ 秦嶺. 《何以中国》:考古学+纪录片是这样炼成的. 文匯報. 2023-12-23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7. ^ 鍾菡. 大型考古题材纪录片《何以中国》将于近期完成,在特别节目中部分影像首次披露 “何以中国”,是这个时代起的名字. 解放日報. 2022-09-29 [202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9-29). 
  8. ^ 8.0 8.1 許曉青; 王晶晶. “这是一次空前的探索”——专访《何以中国》纪录片主创团队. 新華社. 2023-12-29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9. ^ 建德發布. 你的家乡又“出圈”了!这部热播纪录片在建德拍摄,还有谁没看?. 澎湃號. 2024-01-20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10. ^ 王珏; 劉寬漾; 李響. 探班《何以中国》:何以真实再现千年的中国服饰. 看看新聞. 2023-06-22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11. ^ 王珏; 李維瀟; 劉寬漾; 李響. 探班《何以中国》:跨越时空 我们在“何以村”相遇. 看看新聞. 2023-09-13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9-13). 
  12. ^ 江鑫嫻. 紀錄片《何以中國》 探源中華文明. 大公報. 2023-12-10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17) (zh-Hans-HK). 
  13. ^ 東方衛視. 首发!房东的猫《来自远古的少年》,一起穿梭时间长河. 網易號. 2023-10-17 [2024-01-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9). 
  14. ^ 《何以中国》主持人+专业演员,让历史“活起来”. 公眾號平台. SMG發布. 2024-01-25 [2024-01-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28). 
  15. ^ 追溯中华文明根基与发源,纪录片《何以中国》定档10月20日. 上海廣播電視台. 2023-10-01 [202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0). 
  16. ^ 楊湛菲; 徐壯. 国家文物局发布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新華社. 2023-12-09 [202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11). 
  17. ^ 王彥. 大型纪录片《何以中国》开播仪式在京举行. 文匯報. 2023-12-10 [2024-0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1-30). 
  18. ^ 香港上海電視周開幕 精彩節目促滬港交流. 香港文匯網. [2024-04-27] (中文(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