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伽內什山段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加內什山段喜馬拉雅山脈的一個分支,主要位於尼泊爾中北部,但其中一些山峰位於尼泊爾與西藏的邊界上。其東側由特里蘇利甘達基河谷(Trisuli Gandaki valley)與朗塘山段相隔;西側則被布迪甘達基河谷(Budhi/Buri Gandaki valley)和夏爾河谷(Shyar Khola valley)分隔,與斯林吉山段(Sringi Himal)以及曼西里山段(Mansiri Himal)相鄰,後者是馬納斯魯峰(Manaslu)的所在地,是距離這裡最近的一座八千米級高峰。[1]

該山段的最高峰是央然崗日,海拔7,422米(24,350英尺)。此外,還有三座山峰海拔超過7,000米(23,000英尺)以及十四座山峰超過6,000米(20,000英尺)。 [1]

該山段的名稱源自印度教神祇象頭神加內什,通常以大象形象出現。 [需要引用]關於該山段各座山峰的命名與海拔高度,不同資料間存在差異;詳見下表下方的注釋。目前尚無標準命名方式,儘管以「Ganesh NW(西北峰)」這樣的方式來指代各峰最為清晰,但在相關文獻中並未普遍採用此類稱法。

最高峰

[編輯]
山峰 [1] 高度(米)[2] 高度(英尺) 坐標 [3] 突出度(米)[4] 父母山 首次登頂
央然康日峰 (Ganesh I/Main/NE) 7,422 24,350 28°23′33″N 85°07′48″E / 28.39250°N 85.13000°E / 28.39250; 85.13000 2,352 馬納斯盧峰 1955
Ganesh II/NW 7,118 23,353 28°22′45″N 85°03′24″E / 28.37917°N 85.05667°E / 28.37917; 85.05667 1,198 央然康日峰 1981
Salasungo (Ganesh III/SE) 7,043 23,107 28°20′06″N 85°07′18″E / 28.33500°N 85.12167°E / 28.33500; 85.12167 641 Ganesh IV 1979
Pabil (Ganesh IV/SW) 7,104 23,307 28°20′45″N 85°04′48″E / 28.34583°N 85.08000°E / 28.34583; 85.08000 927 Ganesh II 1978


筆記

[編輯]
  1. ^ 「Ganesh II」、「Salasungo(Ganesh III)」和「Pabil(Ganesh IV)」這些名稱來自 Finnmap 項目。 但它們與其他較早的資料來源(如 Carter[1]或 源於 Carter的Neate[2])不一至。Ohmori 記錄了「Lapsang Karbo」這個名稱,用於指代東南峰,而該峰在這裡被稱為 Salasungo。[3]
  2. ^ 高度數據來自 Finnmap。[4]
  3. ^ 坐標由 Eberhard Jurgalski 根據 Finnmap 推算得出。
  4. ^ 除央然外的突起度數值均由 Eberhard Jurgalski 根據 Finnmap 推算得出。央然的突起度數據則來自 peaklist.org。[5]
  5. Location Dhading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1.2 Carter, H.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Himalaya (PDF). American Alpine Journal. 1985, 27 (59): 124.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Carter」的<ref>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2. ^ Neate, J. High Asia: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7000 Metre Peaks. The Mountaineers. 1989. ISBN 978-0898862386. 
  3. ^ Ohmori, K. Over The Himalaya. Cloudcap Press (The Mountaineers). 1994. ISBN 978-0938567370. 
  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finnmap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 ^ Tibet Ultra-Prominences. PeakList. [3 January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