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器



仿真器(英語:Emulator),也有譯作模擬器,是指一台電腦系統(稱為 "主機")模仿另一台電腦系統(稱為 "客機")的行為,主要透過硬體或軟體。仿真器通常允許主機系統執行或使用為客機系統設計的軟體使外圍裝置。 仿真(emulation)是指電子裝置中的電腦程式類比另一個程式或裝置的能力。例如:許多印表機被設計用來仿真惠普雷射印表機,因為很多軟體都是為惠普印表機編寫的。如果非惠普印表機仿真惠普印表機,為真正惠普印表機編寫的任何軟體也會在非惠普印表機仿真中執行,並產生相同的列印效果。至少自 20 世紀 90 年代起,許多電動遊戲業餘愛好者和發燒友都開始使用仿真器來玩 20 世紀 80 年代的經典街機遊戲,使用的是舊遊戲的原始機器碼和資料,仿真最初的電動遊戲機,並由當前時代的系統進行解釋。
硬體仿真器是採用硬體裝置形式的仿真器。例如,在 20 世紀 90 年代的一些麥金塔電腦安裝相容了 DOS 的卡(如Centris 610或Performa 630),可執行個人電腦軟體程式及基於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的硬體仿真器。邱奇-圖靈論題意味著理論上任何操作環境都可以在任何其他環境中進行仿真,前提是忽略主記憶體限制。然而,在實踐中這可能相當困難,尤其是特別是當要仿真的系統的確切行為沒有記錄,並須通過逆向工程來推導時。此外,它也不涉及時間限制的內容;如仿真器的執行速度不及原始內部硬體快,會使仿真軟體的執行速度慢(會觸發定時器中斷,從而改變行為)。
「 | "Can a Commodore 64 emulate MS-DOS?"
Yes, it's possible for a [Commodore] 64 to emulate an IBM PC [which uses MS-DOS], in the same sense that it's possible to bail out Lake Michigan with a teaspoon. 「Commodore 64能夠類比MS-DOS嗎? 是的,從理論上講,Commodore 64可以類比使用MS-DOS的IBM個人電腦,就像用一把茶匙舀干密西根湖一樣,雖然在技術上並非完全不可能,但實際操作起來極其困難且不切實際。」 |
」 |
——Letter to Compute! and editorial answer, April 1988
「寫給《Compute!》雜誌的信件以及編輯部的回覆,1988年4月」 [1] |
在中國,自動控制領域把simulation翻譯為仿真,emulation翻譯為類比。例如:核電站仿真、電廠仿真等等。而2002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出版的《電腦科學技術名詞》(第二版)[2]把simulation翻譯為類比,emulation翻譯為仿真。這造成了極大的混淆。
參考文獻
[編輯]- ^ Warick, Mike. MS-DOS Emulation For The 64. Compute!. April 1988: 43 [10 November 2013].
- ^ 《電腦科學技術名詞》,科學出版社 ,2002-1。ISBN 978703009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