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二維碼支付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扣碼(被動掃碼)支付場景
武漢地鐵刷碼過閘場景

二維碼支付是一種非接觸式支付方式,使用移動應用掃描二維碼進行支付。[1] 這是一種替代使用支付終端進行電子資金在銷售點轉移的方式。[2] 它避免了傳統電子支付所涉及的大量基礎設施,例如支付卡支付網絡英語payment network、支付終端和商戶帳戶英語merchant account

消費者二維碼支付可分為主動掃碼(付款掃碼)與被動掃碼(收款掃碼)[3];主動掃碼為顧客用智慧型手機掃描商家顯示的二維碼,以支付購買商品的款項[4],然後輸入所要支付的金額,最後提交。[4]被動掃碼則是商家輸入金額後用POS機或其他掃碼設備掃描消費者出示的支付二維碼,完成交易[5]。這是一種更加安全的無卡支付方式。[4]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can to pay. How QR code payments work - Dignited. 2018年1月11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5月16日). 
  2. ^ China begins regulating QR code payments. 2017年12月28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年3月23日). 
  3. ^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的通知(银发〔2017〕296号) (PDF). 中國人民銀行條法司. 2017-12-29 [2025-04-11]. 
  4. ^ 4.0 4.1 4.2 How QR codes are changing e-commerce. 2017年10月19日 [2023年3月8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年12月10日). 
  5. ^ 条码支付告别“无证驾驶” 扫码付款将迎额度限制. 新京報. 2017-12-28 [2025-04-11]. 「付款掃碼」是指付款人通過手機、Pad等移動終端識讀收款人展示的條碼完成支付的行為,是用戶主動掃碼付款,俗稱「主掃」;「收款掃碼」是指收款人通過識讀付款人移動終端展示的條碼完成收款的行為,是用戶被動掃碼支付,俗稱「被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