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索瓦洞穴
外觀
丹尼索瓦洞穴 | |
---|---|
Денисова пещера | |
![]() 丹尼索瓦洞穴在2008 | |
類型 | 石灰岩,喀斯特 |
別稱 | Аю-Таш |
位置 | 阿爾泰邊疆區索洛涅什諾耶區 |
座標 | 51°23′51″N 84°40′34″E / 51.39750°N 84.67611°E |
面積 | 270 m2(2,900 sq ft) |
文化 | 丹尼索瓦人,智人,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與尼安德塔人混血(Denisowa 11) |
時期 | 舊石器時代 30,000至48,000年前 |
![]() | |
丹尼索瓦洞穴(俄語:Денисова пещера)是俄羅斯西伯利亞阿爾泰山脈,即阿爾泰邊疆區索洛涅什諾耶區的一個洞穴。該洞穴對古考古和古生物學具有重大意義。丹尼索瓦古人類的骨頭碎片來自該洞穴,其中包括距今約40000 年的文物。洞穴中還發現了一種擁有32000年歷史的史前馬種以及人類歷史上最早的骨針。 [1]
該洞穴位於一個被認為過去尼安德塔人和現代人同時居住的地區。2016 年在考古遺址發現了一根可追溯到50,000年前的骨針,被描述為已知最古老的針[2][3][4](儘管另一根可能的針可以追溯到大約10,000年前的南非,大約在 61,000 年前[5])。
丹尼索瓦人、尼安德塔人和相關的雜交種可能已經在丹尼索瓦洞穴中居住了很長時間,但可能不會同時居住。[6] 洞穴中的針和某些其他文物的歸屬,是智人還是丹尼索瓦人(有時也被稱為丹尼索瓦人),尚不確定。[7]
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Siberian Times reporter, "World's oldest needle found in Siberian cave that stitches together human history"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0-05-21., The Siberian Times, August 23, 2016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Siberian Times 2016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Zenobia Jacobs; et al. Timing of archaic hominin occupation of Denisova Cave in southern Siberia. Nature. Jan 30, 2019, 565 (7741): 594–599. Bibcode:2019Natur.565..594J. PMID 30700870. S2CID 59525956. doi:10.1038/s41586-018-0843-2.
- ^ Michael V.Shunkov; et al. Initial Upper Palaeolithic ornaments and formal bone tools from the East Chamber of Denisova Cave in the Russian Altai.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Sep 10, 2020, 559: 47–67. Bibcode:2020QuInt.559...47S. S2CID 225494150. doi:10.1016/j.quaint.2020.07.027.
- ^ Blackwell, Lucinda. Middle Stone Age bone tools from the Howiesons Poort layers, Sibudu Cave, South Afric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8, 35 (6): 1566–1580. Bibcode:2008JArSc..35.1566B. doi:10.1016/j.jas.2007.11.006.
-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
NYT-20190130
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 ^ The Siberian Times reporter, "Homo sapiens or Denisovans? Who made stunning cave jewellery and artefacts up to 48,000 years ago?"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9-09-02., The Siberian Times, February 4, 2016.
![]() | 這是一篇與考古學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