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主選單
主選單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導覽
首頁
分類索引
特色內容
新聞動態
近期變更
隨機條目
說明
說明
維基社群
方針與指引
互助客棧
知識問答
字詞轉換
IRC即時聊天
聯絡我們
關於維基百科
特殊頁面
搜尋
搜尋
外觀
資助維基百科
建立帳號
登入
個人工具
資助維基百科
建立帳號
登入
用於已登出編輯者的頁面
了解更多
貢獻
討論
目次
移至側邊欄
隱藏
序言
1
參考文獻
切換目次
中門信印
新增語言
新增連結
條目
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閱讀
編輯
檢視歷史
工具
工具
移至側邊欄
隱藏
操作
閱讀
編輯
檢視歷史
一般
連結至此的頁面
相關變更
上傳檔案
固定連結
頁面資訊
引用此頁面
取得短網址
下載QR碼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
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外觀
移至側邊欄
隱藏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門信印的拓印
中門信印
是迄今為止唯一出土的
閩越
銅
印。
1995年,中門信印在
城村漢城
內下寺崗遺址出土。其印面為方形,陰刻「中門信印」四字
[
1
]
[
2
]
。
參考文獻
[
編輯
]
^
五大途径认识闽越国文字
.
[
2024-05-21
]
. (原始內容
存檔
於2024-05-21).
^
《福建通史(第一卷):遠古至六朝》,徐曉望,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6年3月
閱
論
編
閩越
前306年—前110年
帝王
無諸
·
郢
·
丑
·
余善
·
居股
人物
搖
·
織
·
劉子駒
·
甲
·
騶力
·
吳陽
·
敖
·
多軍
事件
楚破越
·
秦征百越
·
設置閩中郡
·
無諸復興
·
甲弒閩越王
·
南征北伐
·
雙王並立
·
漢平南越之戰
·
餘善稱帝
·
漢平東越之戰
官爵
閩越王
·
東越王
·
(越)繇王
·
君長
·
閩(越)君
·
南武侯
·
越衍侯
·
建成侯
·
繇君
·
相
·
吞漢將軍
·
徇北將軍
族群
七閩
·
古閩人
·
閩越人
地點
冶城
·
拒漢六城
(
城村漢城
·
大潭城
·
烏坂城
·
臨浦城
·
臨江城
·
漢陽城
)
·
新店城
·
泉山
遺蹟
城村漢城遺址
·
新店古城遺址
·
福州屏山閩越國宮殿遺址
·
於山
·
銅蚶殼幣
·
中門信印
神祇
天帝
·
皇太姥
·
武夷君
·
白馬三郎
·
蛇神
·
蛙神
·
猴神
·
魚虯
閱
論
編
東亞印章
璽
中華圈
古代史
中原王朝
傳國玉璽
漢歸義羌長印
明朝玉璽
清朝玉璽
閩越
中門信印
武帝璽
南越
文帝行璽金印
滇國
滇王之印
中國大陸
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璽
中華民國總統之印
中華人民共和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之印
臺灣
民主國之寶印
日本
漢委奴國王印
天皇御璽
大日本國璽
琉球
琉球國王之印
朝鮮半島
大韓帝國
大韓帝國國璽
北朝鮮
北朝鮮人民委員會印
大韓民國
大韓民國國璽
大韓民國大統領印
越南
阮朝寶璽
蒙古
蒙古帝國御璽
蒙古國國璽
(
塔木加
)
其他
中國
寶鈔印
西泠印社
相關
篆刻
邊刻
篆書
印紐
分類
:
閩越國
中文銘文
中國銅器
搜尋
搜尋
切換目次
中門信印
新增語言
新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