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立聯盟

中立聯盟,又稱中立國家、中立人民或阿塔萬達龍,是一個易洛魁人部落聯盟。其核心地區位於現今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格蘭德河洪泛平原。在其鼎盛時期,其領土向外延伸至伊利湖、休倫湖和安大略湖的湖岸,以及東部的尼亞加拉河。東北方向是鄰近的休倫地區和佩頓地區,這些地區由其他易洛魁語族的聯盟居住,「中立人民」一稱即來源於此。五邦易洛魁聯盟則位於東南方的安大略湖北岸對面。
像其他易洛魁語族和文化的部落一樣,中立聯盟的各部族間會互相襲擊和爭鬥。他們通常對以阿爾岡昆語為母語的鄰近民族保持警惕,比如那些居住在加拿大東部聖勞倫斯河谷盆地的民族。歷史學家後世以易洛魁部族發動戰爭的激烈方式著稱。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社會,中立聯盟發展出了令歐洲領導者驚嘆不已的農莊,歐洲人在寫給資助者的報告中對此多有讚嘆。
中立聯盟的主要經濟活動是狩獵;他們通過毛皮和獸皮與其他部落進行貿易。最大的族群被稱為「Chonnonton」(意為「鹿的守護者」),部分原因是他們有將鹿群趕入圍欄的狩獵方式。另一族群「Onguiaahra」居住在尼亞加拉半島南部,名稱意為「靠近大水」或「水道」等(也可能與「尼亞加拉」一詞的起源有關)。Chonnonton地區擁有豐富的燧石資源,這種資源對製造鋒利工具、點火甚至火器都非常重要。作為主要資源,這也使得他們能夠與常年征戰的休倫族和易洛魁族進行貿易。
由於在1600年前後中立聯盟與休倫族和易洛魁族沒有交戰,耶穌會傳教士在今漢密爾頓、大河下游谷地及尼亞加拉地區旅行時,將他們稱為「中立人」。不過,中立聯盟與阿爾岡昆語族的Mascouten(「火國」)有衝突,後者據信居住在今日的密西根州。1616年,中立聯盟約有40個村落和4000名戰士。1641年,在一次嚴重的流行病後,耶穌會記錄中立聯盟仍有40個村落,人口約12000人。
這一民族未能適應時代變化。1650年代,在易洛魁戰爭之後,他們四散而去。據一說法,原因包括「戰爭、疾病和饑荒」。剩餘成員融入了其他易洛魁語族民族。法國的歷史記載自1672年後不再提及中立聯盟作為一個獨立民族或聯盟的存在[1][2]。
參考文獻
[編輯]- ^ Alvin M. Josephy Jr. (編). The American Heritage Book of Indians. American Heritage Publishing Co.: 180–211. 1961. LCCN 61-14871.
- ^ Where Does the Word Niagara Come From?. [2015-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