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
成立1991
地區中國上海
參賽隊數4-6
2013年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

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又名上海國際足球錦標賽,曾被稱為萬寶路盃,是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最早的一項國際足球邀請賽,創辦於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前的1991年[1],是上海足球的一項傳統賽事。

邀請賽歷史[編輯]

邀請賽的首個冠名贊助商為萬寶路,所以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一度被稱作「萬寶路盃」。在1990年代,邀請賽的球市十分火爆,時常出現球場座無虛席的場面,而當時賽事的獎金也高於職業化前後的中國足球聯賽,所以球隊也有著很好的參與積極性,也出現過上海本土球隊向其他球隊外借優秀球員的情況[2]。據官方統計,前六屆的比賽,每場比賽上座人數高達3萬人[1]

隨著中國足球職業化程度加快,球員收入的增加,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的吸引力出現了下降,球市也出現了低迷,賽事一度出現了運營困難,2001年之後連續3年都未舉辦。2005年和2006年兩屆的邀請賽由退役的上海足壇名宿秦國榮主辦,邀請了西甲英超的球隊參加,但是未實現盈利,球迷的熱情也不高[3]。此後數年,該項賽事一直處於停辦狀態。2012年,上海國際足球邀請賽重新舉辦,與以往商業賽性質相比,還被賦予了慈善含義,前兩場比賽被安排在大學的足球場進行,賽事更為親民。

邀請賽賽制[編輯]

2013年賽事,上海申花對陣慶南FC的比賽

邀請賽前四屆,分別有6支球隊參加,除了俱樂部之外,還會邀請一些國家隊國奧隊一同參加。賽制為小組單循環單敗淘汰制,6支球隊分成兩組,小組前兩名晉身準決賽,準決賽採用單敗淘汰制,獲勝一方晉身決賽。

從第五屆邀請賽開始改為4支球隊參加,並且以邀請俱樂部層面的球隊為主,採用單輪淘汰賽。2012年的邀請賽採用兩輪循環賽制度,贏一場積3分,打平積1分,每淨勝一球再加1分[1]。2013年上海同時出現三支中超球隊,邀請賽也擴軍至6支球隊,採用3支上海球隊分別與3支國外球隊交手,上海球隊互不比賽的比賽模式。[4]

歷屆參賽球隊[編輯]

屆數 時間 冠軍球隊 亞軍球隊 參賽球隊 參賽球隊 參賽球隊 參賽球隊
第一屆 1991年 羅馬尼亞國奧隊 中國國奧隊 波蘭國家隊 荷蘭ADO海牙 上海隊 愛爾蘭科克城
第二屆 1992年 羅馬尼亞國奧隊 丹麥林比 中國國家隊 斯洛伐克國家隊 以色列哈普埃爾 上海愛克發隊
第三屆 1993年 遼寧隊 上海聯隊 墨西哥內薩那 韓國國家B隊 加納國家隊 聖彼得堡青年隊
第四屆 1994年 瑞士塞爾維特 德勒斯登迪納摩 上海聯隊 巴西哥林多人 中國國奧隊 羅馬尼亞國奧隊
第五屆 1996年 烏拉圭民族 索菲亞火車頭 比利時梅赫倫 上海申花
第六屆 1998年 捷克國家B隊 烏拉圭海岸大道 慕尼黑1860 上海申花
第七屆 1999年 烏拉圭職業選拔隊 上海申花 橫濱FC 雪梨聯
第八屆 2001年 韓國軍隊隊 上海中遠 雅溫得霹靂 上海申花
第九屆 2005年 西維爾 zh-tw:塞維利亞 比利亞雷亞爾 薩拉戈薩 上海聯隊
第十屆 2006年 馬德里競技 上海申花 鹿島鹿角 曼徹斯特城
第十一屆 2012年 上海申鑫 南非莫羅卡燕子 上海申花 阿根廷CN競技
第十二屆 2013年 大田市民 上海上港 自由州星隊 上海申鑫 慶南FC 上海申花
  • 注1:烏拉圭職業選拔隊由烏拉圭國內的一批青年球員所組成。
  • 注2:阿根廷CN競技是由19到27歲之間未打上職業聯賽的球員組成。
  • 注3:上海聯隊由上海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混編而成。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陳均. 上海足球锦标赛22年 证中国承办国际足球赛事兴衰. 《東方早報》. 2012-05-2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1). 
  2. ^ 杜旻. 从当年万宝路杯到如今四国赛 毛毅军大谈感慨. 東方體育日報. 2006-08-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6) (中文). 
  3. ^ 秦国荣:上锦赛不仅赚钱 重点扩大城市国际影响. 上海青年報. 200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14) (中文). 
  4. ^ 上海国际足球邀请赛正式赛程 申花压轴赛电视直播. 上海熱線. 2013-05-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4-28).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