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主题:新加坡/人物专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增条目[编辑]

本页列出新加坡相关传记特色条目优良条目,供读者赏阅。欢迎您在下表新增任何新加坡相关的特色或优良传记条目,并无数量限制。不过敬请注意:

  • 条目应该是与新加坡有关的传记条目。其他条目应该放置在这个列表里。
  • 条目的主人物是新加坡国籍,又或者对新加坡作出显著贡献。

请使用格式模板,复制以下代码: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格式
|image=
|caption=
|text=
|link=
}}

参数说明[编辑]

  • image:与条目主题有关的图片名称,如果有的话。不需要填File:前缀。注意:图片必须是自由版权!
  • caption:图片的说明,用于将鼠标移到图片时所弹出的提示框(如果有图片的话)。
  • text:条目的概述。
  • link:条目名称。请注意并使用条目的原名称,不要使用繁简名称。

请记得更新主题首页的{{Random portal component}}模板的max=参数。

人物专栏[编辑]

第一篇

柏立基爵士(1906年-1999年),英国殖民地官员,1952年至1955年担任香港辅政司、1955年至1957年出任星加坡总督,1958年至1964年任第23任香港总督。在港督任内,他见证港府财政自主,而随着大批难民从中国大陆涌入香港,也为香港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连带经济有显著的增长。与此同时,为应付大批的难民,他大力推动社会建设,积极改善市民的生活水平。在担任港督后期,香港连年交侵,促使他兴修水塘,并率先向大陆当局购买东江水以济水荒。柏立基卸任后虽然甚少返港,但对香港事务仍然十分关注。他在1999年10月29日去世,终年93岁,是继戴维斯爵士后,第二长寿的香港总督。




第二篇

郝德杰爵士

郝德杰爵士,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907年至1935年在马来联邦供职,期间自1924年至1925年间曾获派回英国任大英帝国博览会马来亚专员,后于1934年2月至11月期间,任署理海峡殖民地总督兼马来联邦高级专员。在1935年12月,郝德杰爵士抵达香港任第19任港督,任内带领港府推动不少革新,其中包括在1936年1月1日正式将原有的洁净局改组成市政局,而银禧水塘玛丽医院亦于其任内建成。可是,郝德杰爵士出任港督的时间相当短促,在任仅约16个月,就因为锡兰局势不稳而于1937年4月16日匆匆卸任离港,调任锡兰总督。郝德杰爵士兴趣广泛,热爱绘画及精于弹奏钢琴写作,早年经常发表有关马来亚的文章,晚年曾出版两本以灵异故事为题材的小说。




第三篇

戴维德爵士(1908年-1965年),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曾于1955年至1958年任香港辅政司、1958年至1959年任末任新加坡布政司、以及在1959年至1962年先后任英属东非高级公署行政官及东非共同服务组织秘书长。戴维德在1931年加入马来联邦政府,多年来在马来亚地区任职,1951年至1952年出任防卫及内部保安司,任内负责整顿治安及防务以打击马共在境内的势力。在香港出任辅政司期间,他参与了市政局改革和应对房屋不足等社会问题,并且在1956年的“双十暴动”中以护督身份主持大局,派出警察机动部队驻港英军迅速维持局势。此外,作为末任新加坡布政司,他为当地于1959年设立自治邦作好准备。




第四篇

林有福(1914年-1984年),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政治家,1948年至1963年历任新加坡立法局立法议会议员,1956年至1959年出任第二任首席部长。出身草根的林有福在二战结束后投身工运,继而从政,1956年6月接替辞职的劳工阵线党友大卫·马绍尔出任首席部长。在任内,他透过高压手段打击境内左派活动,促成英政府在1957年4月同意新加坡在1959年落实全面自治。可是,他对左派的强硬作风使他的支持度急降,最终在1959年立法议会大选中遭人民行动党重挫,自治邦首任总理席位更由李光耀夺得。此后,林有福遂渐淡出新加坡政坛,1964年获马来西亚政府起用为驻澳洲高级专员,但1966年发生的离奇失踪事件使他在大马政坛提早止步。晚年的他皈依伊斯兰教,并迁到沙特阿拉伯低调过活,从此绝迹新马政坛。





第五篇

身穿香港大学荣誉法学博士袍的金文泰爵士

金文泰爵士(1875年-1947年),英国资深殖民地官员,1899年加入香港政府,其后出仕英属圭亚那锡兰等地,1925年至1930年任第17任香港总督,1930年至1934年任海峡殖民地总督兼英国驻马来亚高级专员。在港督任内,他设法调停省港大罢工,并积极发展医疗、教育和航空交通,以及推行政治革新,在1926年首度委任华人加入行政局。在新马任职期间,他着手改善经济,还发展多项基础建设,使当地很快便走出环球经济大萧条的阴霾。不过,他着力推行大规模的权力下放改革,希望借此改善施政,但却遭遇很大阻力而被迫妥协,成为他任内的一个瑕疵。金文泰也是有名的汉学家和“中国通”,通晓广东话华语,而且擅写书法,香港第一家官立中文学校金文泰中学更是由他创立,著名印度诗人泰戈尔更评价过他是“我在东方遇过最有修养的欧洲人”。




第六篇

林汉河爵士(1894年-1983年),新加坡医生政治家,1933年奉委海峡殖民地立法局非官守议员,1934年起成为该局首席华人非官守议员,1940年起进一步兼任行政局非官守议员。战后他在1946年至1948年出任新加坡咨询委员会非官守委员,以及在1948年至1951年出任新加坡行政局首席非官守议员。林汉河早年先后受教于崇正学校、圣安德烈学校、莱佛士书院英皇爱德华七世医学校,其后到英国升学,1918年从苏格兰爱丁堡大学医科毕业。返回新加坡后,林汉河除了从事私人执业外,还热心于社会事务,曾于1930年至1932年出任新加坡海峡英籍华人公会会长一职。在两局的公职以外,战前的林汉河也曾任新加坡市政局议员和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奉委太平局绅和华人参事局员。新加坡在1942年沦陷后,林汉河遭日方拘捕,随后更遭日方指控偷听盟军广播而被判监,到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始获释放。翌年,他获英廷授予爵士勋衔,成为历来第二位获册封爵士的马来亚华人。战后的林汉河参与创立马来亚大学,并于1952年至1956年出任公共服务委员会委员,任内曾于1956年出任主席一职。晚年的林汉河随着新加坡迈向自治独立而淡出政坛,不再过问政事。




第七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7




第八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8




第九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9




第十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0




第十一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1




第十二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2




第十三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3




第十四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4




第十五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5




第十六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6




第十七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7




第十八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8




第十九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19




第二十篇

Portal:新加坡/人物专栏/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