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卜·法拉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尔·希伯来(Bar Hebraeus,1226-1286年),一译把·赫卜烈思[1],阿拉伯名为阿卜·法拉兹(Abu'l Faraj,一译阿布·法刺兹[1]),是13世纪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的一位波斯地区主教。他以哲学诗歌语言学历史学神学作品而闻名,[2]被誉为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里最富学识与才艺者之一。[3]他著有《叙利亚编年史》[1]、《教会编年史》[1]和《逸话趣闻录》等。

生平[编辑]

出生于马拉蒂亚的犹太人家庭,其叙利亚文名“巴尔·希伯来”(Bar Hebraeus)即为“希伯来人之子”之意。其父为医生,1243年曾服务于蒙古将领,其后迁居安条克。把·赫卜烈思17岁为叙利亚教会的修士,其后历任主教、总主教,成为伊利汗国的宫廷医生。[1]

其所著的《叙利亚编年史》和《教会编年史》有许多关于蒙古的珍贵史料。[1]

语录[编辑]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汲取都不可耻”——《逸话趣闻录》

参考文献[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陈得芝. 蒙元史研究导论.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06: 110. ISBN 978-7-305-09728-7. 
  2. ^ Chamb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英语Chamb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ISBN 0-550-18022-2, page 5
  3. ^  此句或之前多句包含来自公有领域出版物的文本: 
    Chisholm, Hugh (编). Bar-Hebraeus.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3 (第11版).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00. 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