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跳台滑雪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台滑雪
最高管理机构国际滑雪总会(FIS)
起源1808年11月22日
挪威埃德斯贝格埃德斯贝格教堂Olaf Rye
特征
队员男子个人 (50)
女子个人 (40)
团体项目 (4)
分类北欧式滑雪
器材滑雪板
比赛场地滑雪跳台
存在
奥运1924 (男子)
2014 (女子)
世界锦标赛1925 (男子北欧式)
1972 (ski flying)
2009 (女子北欧式)

跳台滑雪,是一项于跳台上的冬季运动项目,是现代冬季奥运项目之一。它要求运动员借助速度和弹跳力沿跳台下滑,使身体跃入空中,运动员会于空中飞行一段时间后,再落在地上滑行,成绩以跳台和落点间的距离计算。

历史[编辑]

跳台滑雪与不少冬季运动都是源于北欧的挪威。它的起源之说有三个。

第一个说法是跳台滑雪本来是一种刑罚,古时的挪威会把犯人从雪山推下,使犯人从断崖中飞向半空,最后让犯人摔死。

第二个说法是,有一位挪威运动员在1860年以同样的方法滑行,并成功着陆,这就是跳台滑雪的鼻祖。

第三个说法则是有两位挪威农民于奥斯陆中的全国滑雪比赛中表演了跳台飞跃的动作,后来在当时的政府加以推广之下,成为一项热门的冬季运动。跳台滑雪逐渐普及,于第一届冬季奥运中成为了正式的比赛项目,但只设男子个人和团体项目,直至2012年才正式加入女子个人项目。

夏季也可以于赛道上进行跳台滑雪,赛事轨道是瓷制的,斜坡上的草皮会覆盖浸水的塑料。最高层级的夏季赛事为1994年创办的FIS跳台滑雪大奖赛。


冬季奥运的跳台滑雪[编辑]

跳台滑雪是在1924年首度被列入冬季奥运的正式比赛项目之一。在1964年冬季奥运前,跳台滑雪的高度未被统一,每届的跳台高度也有所不同。在此之后,跳台的高度也有统一。当中共有三个级别,分别为70、90米与120米三种高度,也规定跳台助滑道的坡度为35至40度,长度为80至100米左右。现时冬季奥运中的跳台滑雪小项包括了个人70米、个人90米与团体120米。

个人赛[编辑]

在跳台滑雪的个人项目中,分为个人70米以及个人90米。每位运动员需要跳两次,裁判会按照距离和姿势作出评分,则为“距离分”和“姿势分”,得到成绩,并以运动员两次的得分作排列,分数愈高,排名愈高。

所谓的“姿势分”是指由5位裁判由最低的从0分到20分,从运动员由开始起动至落地时的“准确性”、“完美性”、“稳定性”和“整体稳定性”作出评分,并把最佳和最差的成绩去掉,将剩下的3个分数相加起来,得出“姿势分”的最终成绩。 而“距离分”是运动员着陆后距离原定目标的数目,若运动员于“K点”(原定目标)着陆,则得到60分底分。若运动员在着陆后未能到达“K点”,则会将距离乘以每米分值(1米两分)从底分倒扣。但如超过原定目标的“K点”,则会将距离乘以每米分值,得分将额外增加。总成绩将由“姿势分”与“距离分”加总后得出,分数最高者为胜利者。

团体赛[编辑]

在团体赛方面,每队都有4位运动员,而每位运动员都需要跳两次,一队中共跳8次,4位运动员的“距离分”和“姿势分”会作出合并,得分最高的一队为优胜队伍。而其“距离分”和“姿势分”的计算方法与个人赛的计分方式没有不同。

世界纪录[编辑]

由于跳台滑雪是以跳台助滑道的角度和起跳端的仰起角度等不同,加上自然条件,如:风向、风速以及雪质等在不同时候会有所不同,因此,跳台滑雪只有最佳成绩,并没有世界纪录。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