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范朝灯故居

坐标24°48′17″N 121°07′46″E / 24.804733°N 121.129485°E / 24.804733; 121.129485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范朝灯故居
地图
位置新竹县关西镇南和里下南片1邻5号
建成时间1930年
类型登录等级:县定古迹
登录种类:宅第
评定时间2022年7月8日
详细登录资料

范朝灯故居,是位于台湾新竹县关西镇南和里的园邸,主建物为有“十子十登科”之称的范朝灯在1930年建立的高平堂,列新竹县定古迹

建物[编辑]

范朝灯故居,位在关西镇范屋公厅馀庆室附近[1],占地三[2]。大门石柱刻着“高山绿水智仁同乐,平地青云气象超然”[1]

大门

从大门进去的涵碧桥左侧,是有假山、凉亭、池塘的庭园[1]。此庭园与桥,为1936年时由日本建筑师保坂氏设计[3]。据范朝灯第五子范光铭表示,涵碧桥是保坂氏参考日本东京二重桥、而庭园是参考台湾总督府花园[4]。该处曾为《梅花》、《鲁冰花》等电影、电视剧作的场景[3]。庭院的二宫尊德石像,原是范朝灯捐给关西镇坪林国民小学,日本战败后由范朝灯捡回,以勉子女勤学[1]

宅邸前半部分、与左右横屋,同为1930年时建的高平堂[3],落成之时恰好为范光铭出生之日[1]。此堂建造时就预留后堂构建空间,以实现范朝灯呈现作四合院格局的计划[3]。匾额有1956年考选部长史尚宽所赠的“燕山媲美”,以赞美范朝灯教子如窦燕山[1]。1997年3月30日,范光铭三位博士、二位硕士、五位学士儿子团聚在此,为十五年前去世的父亲范朝灯召开《十子十登科的父亲范朝灯》传记发表会[5]

涵碧桥与半月池

后堂的二层楼房,则供范朝灯子女居住之用,二楼四间给较长的儿子,一楼六间供年幼的儿子[2]。范朝灯除长女范素菊为元配刘玉英所生外,与二房陈对妹生有范光霂、范光宇、范光宙、范光远、范翠霞、范光铭、范光焕、范光燿、范光棣、范光群、范光兆[1]。但此堂完成前,范朝灯就去世[2]。自父亲去世后,十人签署一份备忘录,第一条就是永不分家[5]

高平堂背后,为1926年建的范氏佳城[3]。子女为葬在此的父亲范朝灯,特地找了共有十枝树干的茄苳树移植,并称是“十子登科树”[1]。除第七子范光燿在美国过世外,其他九位儿子都接受父亲庭训,陆续返回老家在父亲墓园旁建屋养老[6]。如长子范光霂在老家养斗鸡而闻名[7],2010年夏在附近别墅度假时过世[6]

文保[编辑]

范光群接续担任行政院客委会主委后,他父亲教子有方成为地方人士茶余饭后的佳话,引起人们对范朝灯故居的兴趣[1]。日后范光群主动将园邸的高平堂、半月池、涵碧桥申请为古迹,由新竹县政府招文化资产审议会在2022年5月30日通过[3]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江彦震. 十子十登科─范朝燈. 世界客报. 2014-07-28 (中文(台湾)). 
  2. ^ 2.0 2.1 2.2 何来美、王瑞伶. 《客家身影》 遵父庭訓 范家8兄弟 落葉歸根. 联合报. 2009-07-12 (中文(台湾)). 
  3. ^ 3.0 3.1 3.2 3.3 3.4 3.5 廖雪茹. 竹縣關西「范朝燈故居」成為指定古蹟 「十子十登科」美譽再添一樁. 自由时报. 2022-06-03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中文(台湾)). 
  4. ^ 何来美、罗缃纶. 美感結緣深井 中日兩代情誼. 联合报. 2009-07-12 (中文(台湾)). 
  5. ^ 5.0 5.1 彭芸芳. 范朝燈十子登科 小傳見大愛 孺慕深情 兒子憶父「再撐一秒鍾」的哲學 地方懷念捐地舖路興學建校不平凡的一生. 联合报. 1997-03-31 (中文(台湾)). 
  6. ^ 6.0 6.1 陈权欣. 竹縣聞人 范光霂過世. 中国时报. 2010-08-10 [2023-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22) (中文(台湾)). 
  7. ^ 余学俊. 子弟閒來「以雞會友」 樂此不疲 關西范家「麾下」鬥雞上百 聲名盛. 民生报. 1985-11-22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