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联和墟市政大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联和墟市政大厦
联和墟街市
联和墟熟食中心

联和墟市政大厦(英语:Luen Wo Hui Municipal Services Building),由王欧阳(香港)建筑师有限公司设计,是香港新界北区粉岭联和墟和满街9号的多用途的市政大楼,设有街市熟食中心、社区会堂、粉岭公共图书馆联和墟体育馆等设施。市政大厦位于御庭轩基座1至3楼,为满足批地条款而建,于2002年尾至2003年初分阶段运作。

石湖墟市政大厦一样,联和墟市政大厦建成之初的最主要目的是要将邻近旧墟联和墟联和市场街市档贩迁移到市政大厦内统一管理,以改善旧墟的交通状况和环境卫生,故市政大厦以及里面的街市和熟食中心均以“联和墟”命名,以保存传统地区文化,而非以本身所在地区名“粉岭”命名,但市政大厦其实位于联和墟东北面,而非联和墟的一部分。

历史

[编辑]

据2003年《成报》报导,康乐及文化事务署认为粉岭北区因为已有约30万人口,因此原本服务区内居民的祥华邨公共图书馆(面积约300平方米)已不足以应付需求,所以决定在联和墟市政大厦内增设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粉岭公共图书馆[1]。同年1月6日启用[2]。同月祥华邨公共图书馆停止运作,结果引来潘忠贤、黄成智、陈兴福等北区区议员不满,指康文署在没有询问当区居民及区议会的情况下,自行停运祥华邨公共图书馆。康文署回应指这一安排是根据前区域市政局的意向而作出的[3]。整座市政大厦则于3月22日正式启用,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王倩仪建筑署署长余炽铿、北区区议会主席彭铿然、信和置业执行董事杨柏轩于当日主持开幕礼[4]

设施

[编辑]

粉岭公共图书馆位于市政大厦2楼,在启用时分为成人图书馆、儿童图书馆、报刊阅览室等区域,藏有约12万本书籍、6,000多份实体多媒体资料、参考书籍4,400多本[2]。当中儿童图书馆由叶小卡设计,他由于认为香港其他图书馆的设计“一式一样”,于是便在该区域采用“七彩波浪长椅”,加添更多亲切感[5]

评价

[编辑]

2003年,荷兰《Frame Magazine》赞扬粉岭公共图书馆为“当代七个优秀设计的公共图书馆之一”[6]

参考资料

[编辑]
  1. ^ 刘美颜. 粉嶺及富山圖書館本月「開張」. 成报. 2003-01-05: A9. 
  2. ^ 2.0 2.1 粉嶺聯和墟圖書館啟用. 大公报. 2003-01-09: B8. 
  3. ^ 事前欠諮詢祥華村圖書館關閉區議員不滿. 明报. 2003-02-22: K11. 
  4. ^ 粉嶺圖書館昨啟用. 大公报. 2003-03-23: B2. 
  5. ^ 3個年輕設計師的創意空間. am730. 2006-01-05: M14-15. 
  6. ^ 屋邨仔建築師靠「阿公」建設響名堂. FACE 周刊. 2008-09-24: 24.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