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海会寺 (丰台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海会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木樨园以南,是一座汉传佛教寺院,为北京外八刹之一。现已无存。

简介

[编辑]

该寺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万历元年,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命内臣增修海会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京师敕建寺”条记载:[1]

《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京师敕建寺”条

本朝主上及东宫与诸王降生,俱剃度童幼替身出家,不知何所缘起,意者沿故元遗俗也。今京师城南有海会寺者,传闻为先帝穆宗初生受釐之所,今上万历二年重修,已称钜丽。本年又于城之西南隅鼎建承恩寺,其壮伟又有加焉。今上替身僧志善,以左善世住持其中。盖从龙泉寺移锡于此。

其在城外者曰慈寿寺,去阜城门八里,则圣母慈圣皇太后所建,盖正德间大珰谷大用故地,始于万历四年,凡二岁告成。入山门即有窣堵坡高入云表,名永安塔,华焕精严,真如游化城乐邦。所费甚多。盖慈圣既捐帑,各邸俱助之,因得速就如此。

至五年之三月,今上又自建万寿寺西直门外七里。先是京师有番经、汉经二厂,年久颓圮,穆皇命重修未竟,上移贮汉经于其中,其正殿曰大延寿;阁曰宁安,重楼复榭,隐暎蔽亏,视慈寿寺又加丽焉。其后垒石为三山,以奉西方三大士,盖象普陀、清凉、峨眉。凡占地四顷有奇,亦浃岁即成。时,司礼故大珰冯保领其事,先助万金。潞邸及诸公主诸妃嫔,以至各中贵,无不捐资。其藻绘丹艧,视金陵三大刹不啻倍蓰。盖塔庙之极盛,几同《洛阳伽蓝记》所载矣。予再游万寿时,正值寺衲为主上祝釐,其梵呗者几千人,声如海潮音。内主僧年未二十,美如倩妇,问之亦上替僧,但怪其太少,盖志善者已谢世,此又代职者,自承恩移居此中耳。时,上从内府赐出永乐间所铸铜钟,内外范《华严》全部,婆娑环读,此身真在忉利天宫也。

以上诸刹,俱帝、后出供奉之羡,鸠工聚材,一以大珰莅之,有司例不与闻,民间若不知有大役,亦太平佳话也。先是万历二年,仁圣太后亦出羡金,建仁寿寺于城南数里,直至十三年始报竣。

此外,京城内有大隆福寺景帝所建,至撤英宗南内木石助之。未几,又从山西巡抚都御史朱鉴言,谓风水当有所避,乃命闭正门不开,禁钟鼓声。又拆寺门牌坊,所谓“第一丛林”者,而无救于祸难。成化间,又以妖僧继晓建护国大永昌寺,致劳宪宗亲幸,不逾时晓诛寺毁,此皆聚民膏血所成,二寺俱逼近禁御,隆福今尚存,而永昌则无寸橼片瓦也。

清朝《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九十《郊垧南一》记载了海会寺:[2]

《日下旧闻考》中有关海会寺的记载

原:海会寺,穆宗受釐之地,万历増修,极其闳丽。今则零落无存矣。(《行国录》)原在南城,今移改。臣等谨按:海会寺在左安门外迤西马家村,明嘉靖间建,万历间增修。本朝顺治年间重修,乾隆二十二年复加缮葺。正殿恭悬皇上御书额曰“觉海津梁”,殿前恭勒御制诗碑。寺内明万历二年碑,大学士张居正撰,又有本朝顺治十七年宏觉禅师道志所撰碑。

增:乾隆二十二年御制海会寺诗:城南佛宇道东陲,庆落重看绰楔碑。(寺建于明神宗时,有张居正碑文。岁久颓圯,因敕重修,时甫落成,因往南苑之便一临瞻礼)见说神宗受釐处,更思张相迓衡时。往来久是惜零落,(此寺为南苑往来必经之路。少年时即见其零落矣。近以帝京观瞻所系,凡倾圯不堪者,或归并净除,或量加修葺,所司通告工竣)构筑无过葺废颓。帝里观瞻法轮奂,宁关修福六檀施。

原:张居正重修海会寺碑:海会寺在都城之南,创于嘉靖乙未,穆宗皇帝常受釐于此。皇上即位之二年,圣母慈圣皇太后出内帑银,即其地更建焉。会游僧有笵成铜像一躯,无所庇覆,司礼监太监冯保请移置其地,复出内储大木以为殿材。中为殿三,皆三楹,方丈一,凡五楹,钟鼓楼二,配殿十二,禅堂十,僧房四十有奇。前为山门,缭以周垣,又于其外拓地六顷,以为焚修供具之资。(《太岳集》)原在南城,今移改。臣等谨按:笵铜佛像今在寺之正殿。

増:僧道忞重修海会寺碑略:都城之南有寺曰海会者,创于嘉靖乙未之岁,世穆二庙咸命僧代度于此。至万历元年,慈圣太后复发帑金,命内臣撤其圯坏而增修之,江陵张相国为文记其事详且悉矣。今上受天眷命,抚有万方,维时顺治丙申,岁久寺颓,都人士谋欲鼎新,乃削牍命本寺僧走江淮,请今憨璞聪公住持是刹,首创济宗,禅众川趋,宗风大振。丁酉,上狩南苑,因幸寺,延见聪,屡召入禁庭问佛法大意,奏对称旨。日昨上谓志曰:朕初虽尊崇象教,而未知有宗门耆旧。知有宗门耆旧,则自憨璞固有造于祖庭者也。聪公住海会凡五载,殿宇廊庑与钟鼓楼阁山门之属焕然一新,丐予言记之,以昭示后人,使永为十方常住,不坠宗风焉。顺治十七年孟秋立

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载了海会寺:[3]

永定门外沙子口迤南,该寺建于前明嘉靖十四年,明万历,清顺治、乾隆均重修。庙基虽不甚巨,但早年香火极盛。城内外居民多重其名,每逢旧历二、四、六、九等月,均有开放之日,迄今亦复如此,不过香客已稍减色。据传明时神宗,于此寺受釐。盖明沿元俗,凡帝主东宫及诸王降生,均须剃度幼童,替身出家。是以神宗初生,该寺为受釐之地。寺内所供铜刻观音像,出于前代名手。眉目如生,衣纹合度。惟惜庙在郊外,好古者每因道远,不愿涉足耳。录乾隆御制诗碑文于下:“城南佛宇道东陲,庆落重看绰楔碑。见说神宗受釐处,更思张相迓衡时。往来久是惜零落,构筑无过葺废颓。帝里观瞻法轮奂,宁关修福六檀施。”

该书还刊登了海会寺的两张照片,一张题为“海会寺”,一张题为“海会寺内铜观音”。

如今,丰台区木樨园以南尚有地名作“海慧寺”(即海会寺的讹写)。该地位于南三环木樨园桥东南,南苑路福海公园以东,光彩路以西。

参考文献

[编辑]
  1. ^ 程恭让,明代太监与佛教关系考述——尤其以明代北京地区佛教为中心的考察. 佛教导航. 2009-04-12 [2014-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30). 
  2. ^ 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
  3. ^ 马芷祥著,张恨水审定,老北京旅行指南:《北平旅行指南》重排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