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桑-阿里·曼苏尔
外观
哈桑-阿里·曼苏尔 حسن علی منصور | |
---|---|
![]() | |
第36届伊朗总理 | |
任期 1964年3月7日—1965年1月26日 | |
君主 |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
前任 | 阿萨多拉·阿拉姆 |
继任 | 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923年4月13日 伊朗德黑兰 |
逝世 | 1965年1月26日 伊朗德黑兰 | (41岁)
政党 | Iran Novin Party |
配偶 | Farideh Emami |
儿女 | 2 |
母校 | 德黑兰大学 |
签名 | ![]() |
哈桑-阿里·曼苏尔(حسن علی منصور,1923年4月13日—1965年1月26日)是一位伊朗政治家,曾于1964年至1965年担任伊朗总理。他参与了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白色革命,后来被伊斯兰敢死队成员暗杀。
遇刺
[编辑]1965年1月21日上午10点[1],白色革命一周年纪念日的前几天,哈桑-阿里·曼苏尔步入议会大门,准备发表他的首次国情咨文演说。哈桑-阿里·曼苏尔在巴哈雷斯坦广场下车后,遭到21岁的伊斯兰敢死队成员穆罕默德·博哈雷连开三枪[2]。博哈雷随后被处决,同时被处决的还有另外三名涉嫌人—雷扎·萨法尔·哈兰迪、哈吉·萨德格·阿玛尼和莫尔塔扎·尼克内贾德[2][3]。
哈桑-阿里·曼苏尔被紧急送往医院,病情危殆五天后去世。危机期间,沙阿迅速任命曼苏尔的好友阿米尔-阿巴斯·胡韦达担任代理总理,他在接下来的十三年里一直担任总理。曼苏尔遇刺事件发生在总理哈吉·阿里·拉兹马拉遇刺数年之后。
曼苏尔被安葬在礼萨·沙阿陵墓附近的沙阿-阿卜杜勒-阿齐姆墓地,墓地上还建造了一座类似肯尼迪风格的黑色花岗岩长明火。伊斯兰革命后,曼苏尔墓地被阿亚图拉·哈勒哈利摧毁,他的遗体被挖出并散落一地。
参考资料
[编辑]- ^ Chicago Tribune, 22 January 1965, p1A-11
- ^ 2.0 2.1 Sahimi, Mohammad. Ashura 101. PBS. 24 December 2009.
- ^ Sahimi, Muhammad. Ahmadinejad Sacks Ministers; Mashaei to Remain Close. PBS. 26 July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