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吕酒瓶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吕酒瓶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23-05-28)1923年5月28日
日治台湾高雄州澎湖厅西屿澚
逝世2012年5月日(2012岁—05—00)(89岁)
台湾澎湖县西屿乡
国籍 大日本帝国(1923-1945)
 中华民国(1945-2012)
配偶吕玉门
学历小池角国民学校(池东国小前身)
职业厨师、渔夫

吕酒瓶(1923年5月28日—2012年5月),又名吕九屏台湾澎湖县西屿乡人,在故乡开设海鲜餐厅清心饮食店,列为蒋经国“十一位民间友人”之一。

生平纪事[编辑]

吕酒瓶为1923年5月28日生,有一姊吕酒矸,因从事水泥匠的父亲嗜酒如命,故先后子女取名都与酒有关。其家庭经济是由母亲在海边捡拾姜石,与细煤一起烧成石灰卖钱养家。[1]

清心饮食店

吕酒瓶十四岁从西屿小池角国民学校毕业后,到高雄由日本人开设的天政料理店专学天妇罗,学了一年后,父亲过世。十八岁,到高雄的花坛料理店学习各种日本料理,该店是当时的高级餐厅。二十一岁时,被日军征召前往菲律宾当高级军官的厨师。日军战败,当他回家乡时,母亲还都不敢相信儿子能活着回来,连忙从附近人家找了对象结婚,来将儿子绑在家乡。他与妻子吕玉门接连生了八个女儿后才生儿子吕玮泰,其中三女早夭,后又生女吕春香。[1]

当时西屿地理闭塞,无观光客,岛上也没人在外开伙吃饭,吕酒瓶所学的日本料理无用武之地,他便与母亲一同做石灰,但烧石灰易伤到眼睛,五年后就改行捕鱼,当了十八年的渔夫[1]。1965年4月5日,省府通过兴建在西屿乡与白沙乡间兴建澎湖跨海大桥[2]。随着跨海大桥动工,他把渔船卖了,起初做猪肉买卖,当时岛上肉类除了鱼以外,猪肉都要仰赖台湾运来,但因住家不多,而且住得很散,生意也不好做,便在1969年5月底开始经营小吃店,取名“海鲜大王清心饮食店”,夏天的时候也卖点冰水、饮料[1]。1970年11月底,澎湖跨海大桥全部完工[3]。观光客开始能沿跨海大桥通车涌到西屿,女儿吕银壶也能坐清晨五点半的公车到马公采买蔬菜,让他的日本料理技术可以发挥,因此名气打开[1]

1976年8月1日,蒋经国以院长身份光顾清心饮食店,之后同年12月12日又来饮食,并建议餐厅改建后要盖成三楼[1]。女儿吕满回忆那年她十九岁当餐厅小妹,还记得蒋院长点了炒面、海胆、旭蟹、炸大虾、石蚵及石斑鱼汤,当时推动梅花餐,亲身奉行绝不超过[4]。蒋经国不同与父亲嗜江浙家乡口味,而是饮食带有浓烈的平民风格,捧红了嘉义方块酥、草湖芋头冰、吕酒瓶的海鲜[5]。1980年6月9日,吕酒瓶、李忠祥杨煦萧献泽张赞盛罗文堂戴荣光龚新通黄斌璋黄文彦林寅这“十一位民间友人”,应邀参加中华民国六十九年度扩大早餐会[6]。1985年2月23日,蒋经国以总统身份写信给吕酒瓶,建议他改名“吕九屏”[7]

美食新闻会推荐位这个位在西屿乡池东村77-2号的清心饮食店[8][9],写以炸大虾和石蚵为招牌菜[8]。旅客进入大门即可见“清品快心”四字的横联,左右门联则为“清羡佳肴宜入室”、“心仪美味请登门”,至二楼又见上联为“清香美味当酣头”、“心喜奇珍豁醉眼”[10]。墙壁挂满了蒋经国合照,许多观光客慕名而来指名要来用餐,更强调一定要点当年蒋经国的用膳的菜单[11]。吕酒瓶在海鲜料理增加日式创意,如鱿鱼生鱼片切成条状,再撒上姑婆屿的紫菜,加上两个生鸡蛋与芥茉、少许特制酱油凉拌[9]。他更以炸大虾料理为骄傲,说打从十四岁那年当学徒,熬了八年才学成[12]。餐厅的石蚵是以酱油、芥末、蒜粒、葱花作拌料,记者方力行称赞像“秋天枫林中的凉意”,但也写十多年后他再吃一次,滋味不复当年之感,想应该澎湖需求量太多了,采到的蚵仔不够肥美[13]

吕九屏晚年时因中风又老人痴呆症移居台北,家人转述他常独自凝视与蒋经国的合照[4]。2012年,吕九屏因病重专机返回家乡,5月28日公祭后火化,县长王干发、议长刘陈昭玲等地方各界吊唁[11]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黄建兴. 半層樓的情誼-訪總統的老朋友呂酒瓶. 《民生报》. 1982-04-10 (中文(台湾)). 
  2. ^ 興建澎湖跨海大橋 省府會通過. 《联合报》. 1965-04-06 (中文(台湾)). 
  3. ^ 澎湖跨海大橋小統計. 《联合报》. 1971-03-27 (中文(台湾)). 
  4. ^ 4.0 4.1 陈可文. 《民間友人眼中的蔣經國》澎湖清心飲食店 呂九屏...「我不忘人 人不忘我」. 《中国时报》. 2012-04-09 [2020-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13) (中文(台湾)). 
  5. ^ 罗国俊. 《聯合筆記》從食道看門道. 《联合报》. 2001-05-04 (中文(台湾)). 
  6. ^ 蔣總統民間老朋友 十多人參加早餐會. 《联合报》. 1980-06-10 (中文(台湾)). 
  7. ^ 英明領袖仁民愛物 慈祥元首功德不朽 鄉野村郊詢疾苦 寶島遍吹和煦風 永念長者恩澤在 民間十友同聲哭. 《联合报》. 1988-01-14 (中文(台湾)). 
  8. ^ 8.0 8.1 王瑞瑶. 《邊吃邊玩 玩味澎湖》3.海鮮-清心飲食店. 《中国时报》. 2003-10-11 (中文(台湾)). 
  9. ^ 9.0 9.1 肇莹如. 《人氣店 開門!全台好吃料理報到》 澎湖 清心 魷魚生片 清鮮爽口. 《联合报》. 2004-03-06 (中文(台湾)). 
  10. ^ 高兰馨. 生活點線面 蒙面女郎 大啖活海鮮. 《经济日报》. 1988-08-15 (中文(台湾)). 
  11. ^ 11.0 11.1 陈可文. 「我不忘人,人不忘我」 蔣經國澎湖友人 呂九屏90歲過世. 《中国时报》. 2012-05-30 [2020-04-13] (中文(台湾)). 
  12. ^ 吴仁麟. 澎湖一絕 呂酒瓶賣吃 蝦蝦叫 官賈走卒平起平坐 享受美食'清心'寡慾. 《联合晚报》. 1990-08-04 (中文(台湾)). 
  13. ^ 方力行. 蚵仔. 《联合报》. 2013-06-1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