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 Евгени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римаков | |||||||||||||
---|---|---|---|---|---|---|---|---|---|---|---|---|---|
![]() | |||||||||||||
第3任俄罗斯总理 | |||||||||||||
任期 1998年9月11日—1999年5月12日 | |||||||||||||
总统 | 鲍里斯·叶利钦 | ||||||||||||
前任 | 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 | ||||||||||||
继任 | 谢尔盖·斯捷帕申 | ||||||||||||
第2任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 | |||||||||||||
任期 1996年1月10日—1998年9月11日 | |||||||||||||
总统 | 鲍利斯·叶尔辛 | ||||||||||||
前任 | 安德烈·科济列夫 | ||||||||||||
继任 | 伊戈尔·伊万诺夫 | ||||||||||||
第1任对外情报局局长 | |||||||||||||
任期 1991年12月26日—1996年1月9日 | |||||||||||||
总统 | 鲍里斯·叶利钦 | ||||||||||||
前任 | 首任 | ||||||||||||
继任 | 维亚切斯拉夫·特鲁布尼科夫 | ||||||||||||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 | |||||||||||||
任期 1989年6月3日—1990年3月31日 | |||||||||||||
前任 | 尤里·赫里斯托拉德诺夫 | ||||||||||||
继任 | 伊万·拉普捷夫 |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1929年10月29日![]() | ||||||||||||
逝世 | 2015年6月26日![]() | (85岁)||||||||||||
国籍 | ![]() | ||||||||||||
政党 | 苏联共产党 (1959–1991) 无党籍 (1991–1998) 祖国-全俄罗斯 (1998–2002) 统一俄罗斯 (2002–2015) | ||||||||||||
母校 | 莫斯科东方研究所 莫斯科国立大学 | ||||||||||||
获奖 |
|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维奇·普里马科夫(俄语:Евгени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римаков,罗马化:Yevgeniy Maksimovich Primakov,1929年10月29日—2015年6月26日),俄罗斯政治家,日本法政大学名誉博士、名誉教授。曾任俄罗斯外交部长及总理。
早年
[编辑]普里马科夫生于基辅,俄罗斯族人。童年在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度过[1]。1953年毕业于莫斯科东方学院,1956年国立莫斯科大学研究生毕业,是经济学博士。日本法政大学名誉博士。
工作
[编辑]1953年至1962年在国家广播和电视委员会工作,1962年至1970年担任《真理报》评论员和副主编(负责亚非国家),1970年至1977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1977年至1985年任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所长,1985年至1989年任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
情报局任职
[编辑]1989年4月被选为苏共中央委员,1989年6月被选为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2]。在1989年9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上,他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3]。1991年普里马科夫任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副主席,1991年10月国家安全委员会解散,同年11月他被任命为新成立的苏联中央情报局局长。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后,他任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
政府总理
[编辑]1992年4月至1996年7月任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1996年1月任外交部长,同年7月25日被任命为俄联邦国防会议成员(国防会议于1998年3月3日取消),7月31日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1998年5月成为俄政府主席团成员,同年9月11日任政府总理,负责解决1998年俄罗斯经济危机,9月30日任俄白联盟执行委员会主席。
1999年3月因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自寻求美援的飞机上折返俄罗斯表示抗议,成为仇美情绪的出口,支持度暴增,威胁到总统叶尔辛派系的集团利益。后1999年5月被免去总理职务,同年6月免去安全会议常务委员职务。
一度竞选总统
[编辑]普里马科夫是俄罗斯“祖国-全俄罗斯”运动领导人,1999年5月被免去总理职务后,叶尔辛集团,包含俄罗斯的巨富寡头,推选了普丁,但当时的普丁尚无知名度,选举在即,不可能选赢普里马科夫,但俄罗斯巨富寡头认为可以凭媒体形象创造总统,发动所有的电视媒体攻击普里马科夫,全力扶持普丁接班。普京后来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的积极,人气也迅速飙升,并在新年前,获得叶尔辛指定作为接班人,代理执掌权力。
12月国家杜马(议会下院)选举前夕,普里马科夫正式宣布参加竞选总统[4],成为代总统普京问鼎克宫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但2000年2月4日宣布退出下个月的总统竞选。在解释退出总统竞选的原因时,普里马科夫含蓄地说,俄罗斯距离真正的民主还很远,而且这一状况在几个月内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2000年7月普里马科夫出任俄罗斯处理德涅斯特河沿岸问题委员会主席。2001年9月3日,辞去在“祖国—全俄罗斯”杜马议会党团领导人的职务。
逝世
[编辑]普里马科夫于2015年6月26日在莫斯科病逝,享年85岁[5]。
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刘延东于6月30日下午专程赴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吊唁[6]。
参考资料
[编辑]- ^ 刘刚. 俄罗斯新总理(新闻人物). 人民日报. 1998年9月12日: 第3版.
- ^ 苏最高苏维埃联盟院选出新主席. 人民日报. 1990年4月6日: 第5版.
- ^ 苏共中央发生重要人事变动. 人民日报. 1989年9月22日: 第3版.
- ^ Arkady Ostrovsky <制造俄罗斯>
- ^ 叶夫根尼·普里马科夫讣告. 生意人报. 2015-07-26 [2015-06-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26) (俄语).
- ^ 赵明昊. 刘延东赴俄罗斯驻华使馆吊唁俄前总理普里马科夫. 人民日报. 2015年7月1日: 第2版 [2019年12月1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2月17日).
官衔 | ||
---|---|---|
前任者: 安德烈·科济列夫 |
俄罗斯外交部长 1996年1月-1998年9月 |
继任者: 伊戈尔·伊万诺夫 |
前任者: 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 |
俄罗斯总理 1998年9月-1999年5月 |
继任者: 谢尔盖·斯捷帕申 |
- 一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
- 二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
- 三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
-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获得者 (俄罗斯联邦)
- 荣誉勋章获得者 (俄罗斯联邦)
- 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
- 各民族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
- 苏联荣誉勋章获得者
- 一级友谊勋章获得者 (哈萨克斯坦)
- 苏联国家奖获得者
- 1929年出生
- 2015年逝世
- 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主席
- 俄罗斯联邦总理
- 俄罗斯联邦外交部长
- 苏联政府官员
- 苏联共产党党员
- 俄罗斯政治学家
-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 莫斯科国立大学校友
- 乌克兰裔俄罗斯人
- 基辅人
- 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获得者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真理报编辑
- 克格勃第一副主席
- 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人物
- 苏联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
-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成员
- 莫斯科东方学研究所校友
- 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