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二障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障佛教术语,指的是烦恼障所知障[1][2]

  • 烦恼障:字面意思是因为烦恼而造成的障碍,指对自我身心现象无法如实了知其为无常、苦、空、无我的无明,引发对于三界种种法的执著贪爱,故而生生世世在三界六道之中不断的生死流转轮回,无法解脱,不能证阿罗汉果,不能入无余涅槃
  • 所知障:字面意思是所知不足、智解被遮蔽造成的障碍,也是无法成就佛陀一切知的障碍。这个障碍可理解为二乘觉者的业之习气,说一切有部又称为“不染污无知”。

刘宇光批评把读书人研究学问拿来解释所知障,这种“所知即障”的解释理路,是一种跳脱传统佛教教义的自由发挥[3]

参考条目[编辑]

参考文献[编辑]

  1. ^ 《优婆塞戒经》卷1;“善男子,如来世尊能于一念破坏二障,一者智障,二者解脱障,是故名佛。”
  2. ^ 《佛祖纲目》卷35:“故世尊曰。理障碍正知见。事障能续生死。” (CBETA, X85, no. 1594, p. 699, b3-4 // Z 2B:19, p. 326, a6-7 // R146, p. 651, a6-7)
  3. ^ 刘宇光.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 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 台大佛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