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64
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2025年8月4日) |
KV64 | |
---|---|
妮赫美斯·贝斯特暨无名氏之墓 | |
坐标 | 25°44′24.6″N 32°36′04.7″E / 25.740167°N 32.601306°E |
位置 | 帝王谷东 |
发现日期 | 2011年1月25日 |
挖掘人 | 巴塞尔大学(2012–13年) |
← 前一陵墓 KV63 后一陵墓 → KV65 |
KV64是埃及帝王谷中的墓穴,埋葬第十八王朝一身份不明者,以及第二十二王朝的祭司、卡纳克神庙吟游诗人妮赫美斯·贝斯特。
KV64位于帝王谷前往KV34(图特摩斯三世墓)的路上,在2011年时被发现,并在隔年由巴塞尔大学的苏珊娜·比克尔等人挖掘。[1][2]

发掘
[编辑]在2011年巴塞尔大学帝王谷挖掘计划期间,挖掘团队在KV40的竖井上安装保护铁盖时,于KV40以北1.8米处发现一个切凿在岩石中的竖井边缘。[3][4]
由于该竖井开口仅约1×2米,且靠近邻近的墓穴,起初被认为可能是一个防腐处理用储藏坑或未完成的竖井,初步被编号为“KV40b”。因发现时间恰逢2011年埃及革命爆发,该竖井随即被加盖金属板,以待下一季清理。[3]
挖掘工作在2012年1月初重新开使,且研究团队很快就证实该结构是一座墓葬。研究团队于1月15日公布此发现,并将其命名为KV64。[4]
该墓葬由一条深约3.5米、小且窄的竖井构成,通往一间约4.1×2.35米的单一墓室,墓室高度约为2米。门口由堆叠的石块封堵,但并未完全密封。该石墙并非原始构造,因其下另有一层经过灰泥处理的墙。在门口底部发现了十八王朝时期的碗,内有涂于墙上的灰泥。[4]
内容
[编辑]墓室内约填有1米深的碎石与瓦砾,其中发现一具第二十二王朝祭司妮赫美斯·贝斯特的遗体,棺椁置于墓室最深处的填土之上。她的彩绘木碑倚在棺椁脚边的墙上。瓦砾中还包括遭劫掠的十八王朝葬礼遗迹,如碎裂的卡诺卜坛与瓶塞、棺材与纸扎层碎片、玻璃、釉陶、皮革、家具部件等,以及一具遭破坏且未包裹的木乃伊,可能是墓穴最早的主人[4][5]。同时研究团队发现一块木制标签的一部分,上书公主萨蒂亚之名,但尚不清楚此标签是否属于该墓原本的女主。[6]
此外,一块拉美西斯时期的陶片与数件刻有阿蒙霍特普三世名字的家具碎片出现在墓室内,但可能与本墓无直接关联,推测为古代盗墓者从其他地方转移而来的物品。由于墓内存在多个蜂巢与经水冲刷的沉积物,可判断在妮赫美斯·贝斯特葬入之前,墓室曾长期开放。[1][4][5]
居住者
[编辑]第十八王朝木乃伊
[编辑]墓中被肢解的十八王朝木乃伊相关资讯目前所知甚少,X光分析显示该遗体属于一位中年女性[7]。如果那些刻有阿蒙霍特普三世名字的残破家具以及写有一位公主名字的标签确实原属此墓,并非后来洪水冲入的物品,那么这位原主人应为阿蒙霍特普三世时期的一位公主。墓中两个卡诺卜坛的风格也与该时期相符[1]。
妮赫美斯·贝斯特
[编辑]2011年进入墓室时,考古团队发现了一具木棺与一块放置于棺木头部对面墙边的雕刻石碑。棺中木乃伊为一位女祭司,即“阿蒙的歌者”妮赫美斯·贝斯特。她是阿蒙祭司纳克特·穆特(Nakhtef-Mut)之女,纳克特·穆特在卡纳克神庙中担任“打开天堂之门者”,这座神庙在当时为古埃及的重要祭祀场所。木碑描绘贝斯特在朝拜一位具有太阳神与欧西里斯特征的复合神祇。[6]
KV64编号的先前使用情形
[编辑]“KV64”一名曾于2000年秋季被暂时用来指称位于KV63以北约15米处,靠近图坦卡门之墓KV62的一竖井结构[8][9]。此处由尼可拉斯·李维斯的阿玛纳王室墓地计划进行时利用透地雷达发现。[10]
此一代号在2008年再次被用于标示一处疑似墓穴入口,该处位于主谷中心、麦伦普塔(KV8)与拉美西斯二世(KV7)之墓之间。[11]
参考文献
[编辑]- ^ 1.0 1.1 1.2 Bickel, Susanne; Paulin-Grothe, Elina.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two burials in KV 64. Egyptian Archaeology. 2012, 41: 36–40 [2021-02-17] (英语).
- ^ 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at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 Ancient Egypt – Heritage – Ahram Online. english.ahram.org.eg. [2018-02-26] (英语).
- ^ 3.0 3.1 Bickel, Suzanne; Paulin-Grothe, Elina; Alsheimer, Tanj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Work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eason 2011 (PDF). University of Basel Kings' Valley Project. 2011: 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28).
- ^ 4.0 4.1 4.2 4.3 4.4 Bickel, Suzanne; Paulin-Grothe, Elin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Work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eason 2012 (PDF). University of Basel Kings' Valley Project. 2012: 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28).
- ^ 5.0 5.1 Bickel, Suzanne; Paulin-Grothe, Elin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Work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eason 2013 (PDF). University of Basel Kings' Valley Project. 2013: 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28).
- ^ 6.0 6.1 Diachronic perspectives on a royal necropolis: identity, agency, and interaction. data.snf.ch. [2025-08-03] (英语).
- ^ Bickel, Suzanne; Paulin-Grothe, Elina. Preliminary report on work carried out during the field season 2014–2015 (PDF). University of Basel Kings' Valley Project. 2015: 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28).
- ^ Tomb KV-64: Possible new tomb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1).
- ^ Another New Tomb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Archaeology Magazine Archive. [2018-02-26].
- ^ Reeves, Nicholas. Another New Tomb in the Valley of the Kings – "KV64": II. nicholasreeves.com. 2006-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0).
- ^ Zahi Hawass. Spotlight Interview: 2008. The Plateau: Official Website for Dr. Zahi Hawass. [2008-08-15].
书籍
[编辑]- Bickel, Susanne; Adrom, Faried (编). Räuber--Priester--Königskinder: die Gräber KV 40 und KV 64 im Tal der Könige: die beschrifteten Objekte der 18. Dynastie und die Keramik. Swiss Egyptological studies. Basel: Librum Publishers & Editors LLC. 2021. ISBN 978-3-906897-32-5.
外部链接
[编辑]- Rare tomb of woman found in Egypt Valley of Kings. The Guardian (London). 2008-01-23 [2012-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