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2011年全港运动会五人足球比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1年全港运动会五人足球比赛
赛季资料
赛事日期2011年4月18日–2011年5月29日
参赛队数18
冠军(第 1 次夺冠)
赛季统计
比赛场数44 场
入球总数361 球(每场 8.2 球)
2013
香港赛马会五人足球比赛横幅
行政长官曾荫权担任颁奖嘉宾

第三届全港运动会五人足球比赛(英语:The 3rd Hong Kong Games Futsal Competition),获香港赛马会赞助冠名称为“香港赛马会五人足球比赛”(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Futsal Competition),是2011年全港运动会其中一个运动比赛项目,五人足球与排球为本届新增设的两个项目[1]

赛事由体育委员会主办,社区体育事务委员会负责统筹,十八区区议会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香港足球总会协办,比赛于2011年4月18日至5月29日分别于5个场地内举行。决赛于2011年5月29日在马鞍山体育馆举行,由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颁发金牌[2],而赞助机构香港赛马会首席执行官应家柏则负责颁发银牌铜牌

组别[编辑]

本赛事只设男子组,每分区可提名最少5人及最多18人参赛,正式赛事时每队可以在出场表格中填报5名正选球员及最多7名后备球员[3]

限制[编辑]

参赛运动员必须年满15岁(于1996年或以前出生),并必须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香港居民身份证”及居住香港满3年或以上。凡于2008至2011年期间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不包括青少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亚洲运动会东亚运动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世界锦标赛(不包括世界青年锦标赛)、亚洲锦标赛(不包括亚洲青年锦标赛)、世界杯外围赛、亚洲杯外围赛、东亚杯亚洲室内运动会五人制足球项目的足球比赛运动员均不得参加。截至2011年1月28日,参赛者必须在所代表的分区居住[3]

赛制及规则[编辑]

初赛按地域分4组,5队或4队为1组,分别为港岛(南区、中西区、湾仔区、东区)、九龙(深水埗区、油尖旺区、九龙城区、黄大仙区、观塘区)、新界东(北区、大埔区、沙田区、西贡区)及新界西(离岛区、元朗区、屯门区、荃湾区、葵青区),采小组单循环制,赛和将不加时,胜方得3分,赛和得1分,负方0分,按分数、得失球差和得球排名,每组头两名出线进入八强赛事,如两支或以上球队积分相同,将根据相同分数的球队的对赛成绩再作决定,若仍未能决定最后排名,则以抽签决定最终排名。八强赛会重新进行对赛抽签,由八强至决赛赛事采单淘汰制,如对赛双方在法定时间赛和,则双方立即互射点球决定胜负。同时设有排名附加赛让八强赛事的负方争夺第五至第八名的名次,排名附加赛亦采用单淘汰制。

每场比赛法定时间为全场40分钟,每半场20分钟,半场休息不多于10分钟。分组初赛时采不停表计时;而八强至决赛则采停表计时的赛制进行;球队可于比赛中任何时间作后备球员替换[3]

比赛日期及场地[编辑]

马鞍山体育馆内观

2011年3月23日在新界沙田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总部召开领队会议和进行对赛抽签,五人足球比赛于以下地点举行[4]

照片 场地 位置 赛事阶段
黄竹坑游乐场 黄竹坑 港岛区分组初赛
康宁道游乐场 观塘 九龙区分组初赛
源禾游乐场 沙田 新界东区分组初赛
沙咀道游乐场 荃湾 新界西区分组初赛
马鞍山体育馆 马鞍山 八强赛至决赛

比赛结果[编辑]

初赛[编辑]

球队
南区 3 3 0 0 15 2 +13 9
东区 3 2 0 1 3 2 +1 6
中西区 3 1 0 2 18 9 +9 3
湾仔区 3 0 0 3 1 24 -23 0
  东区 中西区 湾仔区 南区
东区 1-0 2-0 0-2
中西区 0-1 17-0 1-8
湾仔区 0-2 0-17 1-5
南区 2-0 8-1 5-1


球队
黄大仙区 4 4 0 0 20 3 +17 12
观塘区 4 3 0 1 39 7 +32 9
油尖旺区 4 1 1 2 12 13 -1 4
九龙城区 4 1 1 2 5 11 -6 4
深水埗区 4 0 0 4 1 43 -42 0
  油尖旺区 观塘区 黄大仙区 九龙城区 深水埗区
油尖旺区 1-7 0-4 1-1 10-1
观塘区 7-1 3-5 5-1 24-0
黄大仙区 4-0 5-3 5-0 6-0
九龙城区 1-1 1-5 0-5 3-0
深水埗区 1-10 0-24 0-6 0-3


球队
大埔区 3 3 0 0 22 9 +13 9
北区 3 2 0 1 18 12 +6 6
沙田区 3 1 0 2 12 20 -8 3
西贡区 3 0 0 3 5 16 -11 0
  沙田区 北区 大埔区 西贡区
沙田区 3-8 3-10 6-2
北区 8-3 4-8 6-1
大埔区 10-3 8-4 4-2
西贡区 2-6 1-6 2-4


球队
屯门区 4 3 0 1 19 8 +11 9
元朗区 4 3 0 1 17 7 +10 9
葵青区 4 3 0 1 25 10 +15 9
荃湾区 4 1 0 3 12 19 -7 3
离岛区 4 0 0 4 0 29 -29 0
  离岛区 荃湾区 葵青区 元朗区 屯门区
离岛区 0-6 0-13 0-5 0-5
荃湾区 6-0 3-7 1-7 2-5
葵青区 13-0 7-3 3-1 2-6
元朗区 5-0 7-1 1-3 4-3
屯门区 5-0 5-2 6-2 3-4


资料来源:比赛结果:五人足球男子队(初赛)

淘汰赛[编辑]

决赛最终比数东区4-3仅胜北区
决赛东区于完场前43秒射入的奠胜球
第5、6名次赛官塘于完场前37秒一度扳平5-5
 
1/4决赛半决赛决赛
 
          
 
5月18日-马鞍山体育馆
 
 
南区7
 
5月27日-马鞍山体育馆
 
观塘区 3
 
南区3
 
5月18日-马鞍山体育馆
 
东区6
 
东区5
 
5月29日-马鞍山体育馆
 
屯门区1
 
东区4
 
5月20日-马鞍山体育馆
 
北区3
 
黄大仙区3(3)
 
5月27日-马鞍山体育馆
 
北区3(4)
 
北区5(5)
 
5月20日-马鞍山体育馆
 
大埔区5(4) 三四名决赛
 
元朗区3
 
5月29日-马鞍山体育馆
 
大埔区6
 
大埔区8
 
 
南区6
 

名次赛[编辑]

半准决赛负方
第7、8位名次赛
第5、6位名次赛

资料来源:比赛结果:五人足球男子队(决赛)

成绩[编辑]

三甲球队

五人足球比赛全场总冠军在“第三届全港运动会总冠、亚、季军”奖项中得10分、第二名得8分、第三名得7分、第四名得6分、第五名得5分、第六名得4分、第七名得3分、第八名得2分,其余第八名以后曾参与比赛的分区得1分。

项目 金牌 银牌 铜牌
男子五人足球 东区 北区 大埔区
队伍 名次 得分
东区 1 10
北区 2 8
大埔区 3 7
南区 4 6
黄大仙区 5 5
观塘区 6 4
元朗区 7 3
屯门区 8 2
沙田区 -- 1
中西区 -- 1
九龙城区 -- 1
葵青区 -- 1
西贡区 -- 1
油尖旺区 -- 1
深水埗区 -- 1
湾仔区 -- 1
荃湾区 -- 1
离岛区 -- 1

资料来源:第三届全港运动会 - 得分表

三甲队伍参赛名单[编辑]

东区球员高志超和谭兆伟

金牌队伍东区以丙组地区球队东区足球队成员为骨干,由前香港女子队队长何咏琴执教,成员包括前香港足球先生谭兆伟高志超潘文俊李伟文前港脚;而铜牌的大埔区则以港甲球队新界地产和富大埔的球员作为主力[5],惜因与足总杯决赛撞期而实力削弱[6]。,于准决赛互射点球遭初赛脚下败将北区爆冷门淘汰[7],未能与东区合演梦幻决赛。

金牌:东区
银牌:北区
  • 领队:周贤明
  • 教练:陶志刚
  • 队员:潘耀财、曾天麒、邓进满、周晋杰、何民乐、何政卫、杨浩宏、张证杰、谭浩文、张咏业、马乐彬、郑世杰、黎浩然
铜牌:大埔区

参考资料[编辑]

  1. ^ 第三屆港運會明年五月舉行增兩項比賽及全民參與活動.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1). 
  2. ^ 曾蔭權:撥千萬推廣足運.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30). 
  3. ^ 3.0 3.1 3.2 5人足球比賽. [2010-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4. ^ 第三屆全港運動會 - 五人足球比賽.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5. ^ 【港運會五人足球賽】大埔晉身半準決賽. tpfc.org.hk. 2011-05-02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19) (中文(香港)). 
  6. ^ 五人四強. 大埔足球会球迷会官方网志. 2011-05-21 [2011-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2) (中文(香港)). 
  7. ^ 五人足球準決賽大埔5比5北區 點球北區勝5比4. [2011-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8).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