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陈废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陈废帝
统治566年12月30日-568年11月24日(1年330天)逊位
出生552年6月20日/554年6月12日
逝世570年4月22日
安葬
临海王墓
年号
光大:567年-568年
政权南陈

陈伯宗(554年6月12日或552年6月20日—570年4月22日),字奉业,小字药王南朝陈朝的第三代皇帝,史书称作“废帝”,陈文帝陈蒨之嫡出长子,母安德皇后沈妙容[1]

生平[编辑]

天康元年(566年)四月,陈伯宗在陈文帝死后即帝位[2],由于陈伯宗年幼,便以叔父安成王陈顼为司徒、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3]。于是政局都为陈顼所掌握。567年改年号为光大,陈顼晋位为太傅,准许佩带剑履上殿[4]。光大二年(568年)11月,陈顼叛逆废陈伯宗为临海王,自立为帝,是为陈宣帝[5]

陈伯宗于被废之后,于太建二年四月乙卯(570年4月22日)逝世,得年19岁[6][7]

年龄问题[编辑]

关于陈文帝前二子的年龄问题,《陈书》《南史》皆记载有误。《陈书·废帝本纪》有具体记载是承圣三年(554年)五月庚寅生(554年6月12日)。可是《陈书·废帝本纪》也记载:“(陈伯宗)太建二年(570年)四月薨,时年十九”。由此推算陈伯宗出生时间又为552年。这样一来,《废帝本纪》就在陈伯宗年龄方面自相矛盾了。

但废帝无论是出生于554年或552年,皆有可能为错误记载。依据是与文帝第三子鄱阳王陈伯山年龄记载矛盾。《陈书·陈伯山传》中记载“(祯明)三年正月薨,时年四十。”

如陈伯山在祯明三年(即589年)去世,享年四十岁,那可以反过来推算出生年份是549年,明显比《陈书》中记载的文帝长子废帝陈伯宗(出生554或552年)、始兴王次子陈伯茂(出生552年)要早。

《陈书》又记载“ 仍谓群臣曰“鄱阳王至性可嘉,又是西第之长,豫章已兼司空,其亦须迁太尉”未及发诏而伯山薨,寻值陈亡,遂无赠谥。” 陈伯山于589年陈朝临近灭亡时去世,因此没有来得及追赠谥号。所以陈伯山的去世时间可以得到多处史料的证明,而作为当时的宗室王之首,无论是身份还是威望都很高,记载错年龄的可能性很低。因此文帝前二子的出生年份或可以推前到549年及之前。

家庭[编辑]

妻妾[编辑]

  • 王少姬,金紫光禄大夫王固之女,天嘉元年,册为皇太子妃,陈伯宗即皇帝位,立为皇后。陈废帝降为临海王,皇后也降为临海王妃。至德中薨[8]

子嗣[编辑]

延伸阅读[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陈书·卷4》,出自姚思廉陈书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09》,出自李延寿南史
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参考文献[编辑]

  1.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废帝伯宗》:废帝讳伯宗,字奉业,小字药王,世祖嫡长子也。
  2.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废帝伯宗》:天康元年四月癸酉,世祖崩,其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极前殿,诏曰:“上天降祸,大行皇帝奄弃万国,攀号靡及,五内崩殒。朕以寡德,嗣膺宝命,焭焭在疚,惧甚缀旒,方赖宰辅匡其不逮。可大赦天下。”又诏内外文武,各复其职,远方悉停奔赴。
  3.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废帝伯宗》:庚寅,以骠骑将军、司空、扬州刺史、新除尚书令安成王顼为骠骑大将军,进位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
  4.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废帝伯宗》: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司徒、录尚书、扬州刺史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劔履上殿。
  5. ^ 陈书 卷五 本纪第五 宣帝》: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令废帝为临海王,以高宗入纂。
  6. ^ 陈书 卷四 本纪第四 废帝伯宗》:太建二年四月薨,时年十九。
  7. ^ 《陈书·宣帝纪》:夏四月乙卯,临海王伯宗薨。
  8.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 皇后》:废帝王皇后,金紫光禄大夫固之女也.天嘉元年,为皇太子妃,废帝即位,立为皇后.废帝为临海王,后为临海王妃。至德中薨。
  9. ^ 陈书 卷七 列传第一 皇后》:后生临海嗣王至泽。至泽以光大元年为皇太子。太建元年,袭封临海嗣王。寻为宣惠将军,置佐史。陈亡入长安。

参考书目[编辑]

  • 陈书》卷四·本纪第四·废帝伯宗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宣帝
  • 陈书》卷七·列传第一·皇后
  • 陈书》卷二十八·列传第二十二·世祖九王

参见[编辑]

中国南方君主
前任:
陈文帝
陈蒨
南朝·陈朝皇帝
566年4月-568年11月
继任:
陈宣帝
陈顼
中国南方皇帝
566年-56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