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门探题
长门探题(日语:長門探題/ながとたんだい)一般被认为是日本镰仓幕府于1276年(建治二年)为应对元寇而在长门国设立的前线防卫机关的称呼。此职务被认为是继承并扩大了长门守护的职能,但其详细情况尚不清楚。自被视为初代的北条宗赖以来,皆由北条氏一门担任。依据史料记载,仅确认北条时直有“长门周防探题”这一称呼(见《忽那文书》元弘三年三月二十八日“忽那重清军忠状”)。
沿革
[编辑]1274年(文永十一年)10月,元军入侵九州北部地区(即“文永之役”)为契机,镰仓幕府于1276年计划强化最前线防御,任命执权北条时宗之弟北条宗赖为长门守护(根据凝然亲笔撰写的《梵网戒本疏日珠钞》卷第八纸背文书建治元年《守护交代注文》记载),并派遣其前往长门。这被认为是长门探题的起始。为了应对蒙古来袭这一非常事态,据称北条宗赖被赋予了比其他守护更为强大的权能(见《日名子文书》建治二年三月八日《北条宗赖书状》),但其具体权限仍不明确。
北条宗赖去世后,其子北条兼时于1280年(弘安三年)继任长门守护。在长门设有长门警固番役,关于1281年(弘安四年)元寇(即“弘安之役”)时元军曾袭击长门的传说亦有所流传,但确切记载较晚(见《风土进注案》先大津宰判神田上村),长门遭袭之事因史料缺乏,详情不明。
自1289年(正应二年)前后起,北条实政被任命为长门、周防两国守护。长门守护职多兼任周防守护职,“长门周防探题”一称或由此而来。从此之后,长门与周防两国守护职常由同一人兼任。后世一度因长门探题权能扩展至山阳道、山阴道全域的检断事务,故称其为“中国探题”。
1296年(永仁四年),北条实政就任为镇西探题之后,北条时仲被任命为长门、周防两国守护,继而由其祖父北条时村接替。1305年(嘉元三年),在“嘉元之乱”中,北条时村战死,由其孙北条熙时接任长门、周防两国守护。此后,其弟北条时仲再次出任,但北条时村、北条熙时、北条时仲三人均未曾赴任当地。1323年(元亨三年),北条时直被任命为守护;但至1333年(元弘三年),全国掀起反对镰仓幕府的浪潮(元弘之乱),九州的幕府重镇——镇西探题亦遭到猛烈攻击。北条时直为支援镇西探题而启程,但在抵达前,镇西探题即已覆灭,北条时直遂于丰前国柳浦投降,镰仓幕府下的长门探题亦由此终结。
后来的室町幕府时期,将军足利尊氏的庶子足利直冬一度被任命为长门探题[1][2]。
参考文献
[编辑]- ^ 川添昭二、“长门探题”项(‘国史大辞典’10巻、吉川弘文馆、1989年、ISBN 4-642-00510-2)
- ^ 山口県教育委员会文化课编、‘下関市 三太屋敷迹’(山口県埋蔵文化财调查报告 第41集)、山口県教育委员会、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