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温蒂·达林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温蒂·达林
彼得潘角色
1907年奥利弗·赫德福德英语Oliver Herford所绘的图画,内容包括温蒂
首次登场彼得潘》(1904)
创作者J·M·巴里
饰演Hilda Trevelyan英语Hilda Trevelyan(1904年戏剧)
玛丽·布莱恩彼得潘电影1924年版)
玛姬·史密夫铁钩船长
瑞秋·哈伍德小飞侠彼得潘电影2003年版)
配音凯瑟琳·博蒙特英语Kathryn Beaumont小飞侠电影1953年版)
角色设定信息
国籍英格兰人
重要他人彼得潘
儿女珍(女儿)
亲属约翰·达林英语John Darling (Peter Pan)(弟弟)
麦可·达林英语Michael Darling (Peter Pan)(弟弟)
玛格丽特(孙女)

温蒂·茉伊拉·安琪拉·达林(英语:Wendy Moira Angela Darling)是J·M·巴里创作《彼得潘》中的虚构角色及主角,也出现在大多数的衍生作品中。在原剧作及小说中都没有提到她的年龄,不过有提到她“大约和彼得潘一样大”,因此大约也是12岁到13岁。

一开始遇到彼得潘时,温蒂就很崇拜他。温蒂和彼得潘一様,也刚进入青春期,彼得潘是拒绝长大的男孩,但温蒂和他不一様,她一开始犹豫要不要去梦幻岛,后来她和彼得潘一起去梦幻岛探险,而且享受这段旅程。最后她还是决定回到正常世界,而且接受要长大的事实。

背景[编辑]

不论是在小说《彼得潘》以及其衍生的影片中,都是将温蒂·达林描绘成爱德华时代的女学生。小说中提到她和她的弟弟一起上小学(kindergarten school)。她和彼得潘在许多故事中都是刚进入青少年时期的少女及少年。温蒂·达林的家庭是一个伦敦中产阶级,父亲乔治·达林英语George Darling (Peter Pan)是性情暴躁的银行人员,母亲玛莉·达林英语Mary Darling则是温柔可亲的妇女。温蒂和她二个弟弟共用房间。在迪士尼的版本中,温蒂的父亲因为温蒂对她的弟弟“说了许多可笑的故事”,决定让她自己有一个房间,不让她和她的弟弟们共用房间,在影片最后,温蒂的父母参加派对回到家之后,又改变心意,让温蒂和弟弟们共用房间。

角色[编辑]

温蒂是《彼得潘》系列中描述相当多的角色,而且常认为是《彼得潘》的中心角色。温蒂以她的童年自豪,乐于说故事及幻想。她不喜欢成年,某一程度和她父亲的影响有关,温蒂爱她的父亲,但有时会因为他突然发怒而惧怕。温蒂在故事一开始时的期望也是不要长大,因此她接受彼得潘的邀请,带弟弟们和彼得潘一起到梦幻岛,在那里可以不会变老。

温蒂一开始不要长大,不过温蒂在梦幻岛的经历反而更接近成年人。彼得潘和梦幻岛的遗失男孩英语Peter Pan's Lost Boys希望温蒂当他们的“妈妈”(他们对这个角色只有隐隐约约的印象),她暂时的接受了这个请求,帮他们作许多家中的工作。温蒂和彼得潘之间也有一些天真的调情,让彼得潘的仙子朋友叮叮非常的嫉妒。在迪士尼的版本中,彼得潘救了虎莲公主,虎莲公主为了表达感谢,为彼得潘跳舞而且亲吻了他,这也让温蒂吃醋。在巴里的书《Peter and Wendy》中,温蒂问彼得潘是否会向她的父母问“一件很甜蜜的事”,意思是她希望彼得潘问她的父母,以后是否可以和温蒂结婚。

温蒂最后发现成年还是有其美好的地方,因此决定离开梦幻岛,回到伦敦,继续长大。

巴里的短剧《When Wendy Grew Up - An Afterthought》在1908年首次上映,故事也加入了1911年出版的小说中。后来短剧在1957年出版,有些内容也加入了戏剧中。在短剧中,温蒂长大而且结婚了,不过没有提到丈夫是谁,有一个女儿珍(Jane)。彼得潘后来回来找温蒂,但在梦幻岛中人不会长大,也没有时间的概念,因此彼得潘不懂为何温蒂已不再是个小女孩。也不知道她已经结婚。彼得潘邀请珍去梦幻岛,温蒂相信她的女儿,因此让彼得潘带着珍去梦幻岛,相信她最后也会和温蒂一样,选择回到伦敦。旁白提到珍后来也生了女儿,名叫玛格丽特,有一天也会和彼得潘一起去梦幻岛,“只要孩童一直年轻无邪,就会这様一直继续下去。”[1]

外貌[编辑]

巴里没有特别描述温蒂的外貌,不过在戏剧中多半会是金发或是棕发英语Brown hair的漂亮女孩。在戏剧中会将虎莲公主或是叮叮描绘成有异国风情,或是有魔法的人物,相对而言,温蒂的形象是一个传统的年轻妈妈,后来也吸引了彼得潘的注意。迪士尼一般将温蒂描述成浅棕色的头发、穿蓝色的睡衣,头发上有蓝色的丝带。

和他人的关系[编辑]

在原著小说中以及迪士尼1953年的电影中,温蒂和妈妈玛莉·达林英语Mary Darling的关系很轻松自然,而她和爸爸乔治·达林英语George Darling (Peter Pan)的关系就比较紧张,因为她爸爸不喜欢温蒂和弟弟们说故事,认为那样很孩子气,因此威胁温蒂,要给她自己一个人一个房间。不过爸爸仍然爱温蒂,温蒂也仍然爱着爸爸,而当温蒂从梦幻岛回来后,比较可以了解她爸爸。

温蒂有二个弟弟约翰·达林英语John Darling (Peter Pan)麦可·达林英语Michael Darling (Peter Pan),温蒂常说故事给二个弟弟听,他们关系很好。温蒂很关心她的二个弟弟,对他们常常非常的保护。在1953年版的卡通中,温蒂让约翰和麦可知道他们需要他们真正的妈妈,因此说服他们结束在梦幻岛的冒险,回到家中。

温蒂相信有彼得潘的存在,每个晚上都和弟弟们说彼得潘的故事。当温蒂遇到彼得潘之后,她也开始关心彼得潘。他们中间有些微妙的浪漫情愫,但没有明白的说出来。在2003年版的《小飞侠彼得潘》电影中,温蒂和彼得潘二人互有好感,温蒂为了要救彼得潘脱离铁钩船长的追杀,温蒂给了彼得潘一个隐藏的吻。在2002年的电影《梦不落帝国》中,二人也有个特别的时刻,是彼得潘和长大后的温蒂在温蒂离开梦幻岛多年后第一次见面,也是他们最后一次说再见。在《铁钩船长》中,年老的温蒂暗示她仍然对彼得潘有感觉(电影中的彼得潘已离开梦幻岛,已经长大,和温蒂的外孙女Moira结婚)。

名字[编辑]

温蒂·达林的名字是Wendy英语Wendy,但是在J·M·巴里创作《彼得潘》之前,Wendy这个名字在英语世界并不常见,在《彼得潘》问世之后,这个名字才开始受到欢迎,因此有些人认为是J·M·巴里“发明”了这个名字。Wendy这个名字以往多半是作为威尔士语名字Gwendolyn英语Gwendolyn的昵称,不过巴里用这个名字是出自一个五岁小女孩玛格丽特·亨利英语Margaret Henley的用语,玛格丽特·亨利是他在1890年代认识的,是他朋友威廉·欧内斯特·亨利的女儿[2]。她称巴里为“friendy-wendy”,而她念成“fwendy-wendy”[3][4]。玛格丽特在五岁时过世,和她的家人一同葬在科瓦恩·哈特利英语Cockayne Hatley[3][4]

在英国、南非、新西兰及澳洲,儿童的游戏屋常称为Wendy house英语Wendy house

流行文化的形象[编辑]

电影[编辑]

迪士尼1953年的《小飞侠》中的温蒂

真人演出[编辑]

  • 彼得潘》(1924年的无声电影)–由玛丽·布莱恩饰演,她当时18岁,不过在公开资料中声称她只有16岁。
  • 铁钩船长》(1991年的电影)–由玛姬·史密夫饰演年老的温蒂,她一生因为帮孤儿建立孤儿院而受到尊崇,她也是J.M 巴里的邻居,J.M 巴里因为喜欢温蒂向她的弟弟所说的故事,因此将情节写到巴里的书中。温蒂的外孙女Moira是彼得·本恩(Peter Banning,由罗宾·威廉斯饰演)的太太,彼得·本恩就是长大后的彼得潘,而他已经忘记在梦幻岛时的生活。在回顾彼得潘童年时,有出现年轻的温蒂,是由桂莉芙·柏德露饰演。(剧中彼得和Moira的女儿、温蒂的曾外孙女是Maggie,这也是Margaret的昵称,而在J.M 巴里的书中,Margaret是温蒂的外孙女)。电影中有暗示温蒂曾经对彼得潘有感觉,现在仍对长大的彼得有些不同的感觉。
  • 小飞侠彼得潘》(2003年的电影)–由瑞秋·哈伍德饰演。电影和巴里的原著类似,温蒂很快就陷入母性的角色中,但又和她因彼得潘而有的浪漫情感冲突,而彼得潘对浪漫情感的反应是不理解及生气。在此部电影中,温蒂参与的冒险比其他的小说或电影版本还多,温蒂也和海盗之间有发生冲突,甚至包括击剑。电影中也有巴里在小说中的暗示,就是温蒂对于更成熟且更有魅力的铁钩船长也有了初恋的浪漫情怀,证实她已经长大了。

动画[编辑]

  • 小飞侠》(1953年动画)–由Kathryn Beaumont英语Kathryn Beaumont配音。迪士尼的温蒂一开始就是母亲的角色,她所想的就是如何当妈妈以及如何照顾其他人。她的表现有点跋扈,但都是好意。。就像小说原著一様,温蒂关心彼得以及她弟弟们的幸福。温蒂也是迪士尼乐园的可遇见角色英语meetable character
  • 梦不落帝国》(2002年动画),由Kath Soucie英语Kath Soucie为长大后的温蒂配音,她和名叫爱德华的男子结婚,从小就对小孩说彼得潘的故事。她的角色在此动画中不突出,但在动画最后,她简短和快乐地和彼得潘重逢,这是分散多年之后的第一个重逢。
  • 奇妙仙子英语Tinker_Bell (film)》(2008年3D动画)–由America Young英语America Young配音。在奇妙仙子中,叮叮诞生时温蒂还是小婴儿。叮叮在剧中修好了一个长久被遗忘的芭蕾舞音乐盒,而音乐盒是要给温蒂的。此电影中温蒂比在1953年动画《小飞侠》中的年龄要小很多,可推测是叮叮遇到彼得潘前的故事。

电视[编辑]

真人演出[编辑]

动画[编辑]

文学[编辑]

日本动漫[编辑]

  • 日本动画世界名作剧场》系列中的《彼得潘的冒险》里,温蒂是比较像野姑娘的角色,是《彼得潘的冒险》第二部中的关键角色,第二部是原创的故事,其中彼得潘、遗失男孩以及温蒂的弟弟必须从一个邪恶女巫中Sinistra手下救出她的孩女,小女巫Luna,而最后救了Luna的人是温蒂。温蒂也直接对抗铁钩船长,一开始对他大叫,后来更假装是铁钩船长的母亲,利用他对母亲的恐惧来操弄他。

音乐[编辑]

电脑游戏[编辑]

  • 在《王国之心系列》中有出现迪士尼版的温蒂。在游戏中,铁钩船长认为温蒂是王国之心中的公主,后来发现不是时,铁钩船长就生气了。

漫画以及视觉文学[编辑]

非虚构作品[编辑]

  • 美国心理学家Dan Kiley在1984年出版的《The Wendy Dilemma则是有关喜欢“彼得潘症候群”男性的女性,书中提到如何改善他们的关系[6],前一本书是《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其中有提出了“彼得潘症候群[7],他用这个词描述还不成熟的成人(多半是男性)[8]

参考资料[编辑]

  1. ^ Barrie, J.M. When Wendy Grew Up - An Afterthought, Nelson, 1957.
  2. ^ Birkin, Andrew. J. M. Barrie and the Lost Boys,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3.
  3. ^ 3.0 3.1 The History of Wendy. [2009-07-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3-18). 
  4. ^ 4.0 4.1 Winn, Christopher. I Never Knew That About England. 2005. 
  5. ^ 存档副本. [2017-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24). 
  6. ^ Kiley, Dr. Dan. The Wendy Dilemma: When Women Stop Mothering Their Men. Arbor House Publishing. 1984. ASIN B000O6BTHI. ISBN 9780877956259. 
  7. ^ Kiley, Dr. Dan, The Peter Pan Syndrome: Men Who Have Never Grown Up. Avon Books, 1983, ISBN 978 0380688906
  8. ^ Various materials compiled from University of Granada. Overprotecting Parents Can Lead Children To Develop 'Peter Pan Syndrome'. May 3, 2007 [12 September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30).  |journal=被忽略 (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