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桥立
35°34′09.69″N 135°11′29.46″E / 35.5693583°N 135.1915167°E
天桥立(日语:天橋立/あまのはしだて Amanohashidate,亦译作天之桥立)位于日本京都府北部的宫津市宫津湾,是一个特殊的自然景观。天桥立是由流入日本海的洋流带入宫津湾的沙子和流入阿苏海(内海)的野田川的泥沙长期堆积而成的沙洲[1]。由于沙洲地形十分容易被水流冲蚀,再加上附近的河流修筑起河堤之后,沉积物不再流入海湾,以至沙洲逐渐变窄。为保护景观,人们在沙洲东侧堆积沙坝,因此形成了锯齿状的沙滩,不过此处的海岸线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会逐渐变得平滑[2]。该地被日本人誉称为丹后之天桥立(丹後の天橋立),其与安艺之宫岛(今称严岛)及陆奥之松岛共同被称为“日本三景”[3][4][5]。至于“天桥立”这地名,相传是指人们如果站在沙洲北端的伞松公园或南端的飞龙观两处地势较高的山头,背对着沙洲站立并低头从自己的跨下朝后望时,会看到沙洲犹如一条往天上斜伸而去的桥梁,因而得名。

概要
[编辑]大致成南北走向的天桥立两面都是海水,其中西面是被称为阿苏海的内海,东面则是宫津湾(属日本海的一部分)。天桥立南北两端都与陆地相连,但为了便利船只进出阿苏海,因此在南端挖掘了一条人工河道,并在上面设置一称为“小天桥”、可以水平旋转的机械桥。原来的天桥立并未完全连接,大约16世纪的画作上还可以看到天桥立没有接合的样貌,至于什么时候变成今天的模样已经是不可考的问题。天桥立的沙洲上有自然的日本黑松树林,数量高达8,000棵以上。虽然狭窄的沙洲两面就紧邻著海面,但是天桥立沙洲下方的地下水脉却是淡水,沙洲中段处设有一口称为矶清水的古井,从里面打出的井水是可以饮用的淡水,名列日本名水百选之一。

近来发现附近又有古墓群,挖掘出来的葬品有相当的历史研究价值。在沙洲南边的岸上,有一座香火鼎盛的佛寺文殊堂,是民众求取智慧或功名的热门参拜点。在沙洲南岸不远处的天桥立车站是第三部门铁道北近畿丹后铁道(北近畿タンゴ鉄道)宫津线沿线的车站,该站每日都有数班往返京都等都会区的特快车,是天桥立地区的主要进出门户之一。

参考资料
[编辑]- ^ 天橋立傳説 | 丹後海陸交通株式會社. www.tankai.jp. [2025-04-29].
- ^ 天橋立(特別名勝)|検索詳細|地域観光資源の多言語解説文データベース. 地域観光资源の多言语解说文データベース. [2025-04-29] (日语).
- ^ 日本三景. kotobank (日语).(存取于2015年4月12日。)
- ^ 日本三景 公式サイト. 日本三景観光连络协议会.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 ^ 日本三景天橋立. 京都府ホームページ. 丹后広域振兴局建设部丹后土木事务所. [2015-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12).
相关条目
[编辑]外部链接
[编辑]
日本三景 | |||
---|---|---|---|
日本三景 | 丹后之天桥立 | 陆奥之松岛 | 安艺之宫岛 |
![]() |
![]() |
![]() | |
日本新三景 | 大沼 | 三保之松原 | 耶马溪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