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型男飞行日志 (电影)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型男飞行日志
Up in the Air
剧院发行海报
基本资料
导演贾森·雷特曼
监制
剧本
原著型男飞行日志英语Up in the Air (novel)
沃尔特·基恩英语Walter Kirn作品
主演
配乐罗尔夫·肯特英语Rolfe Kent
摄影艾瑞克·史帝堡英语Eric Steelberg
剪辑黛娜·E·葛罗拔曼英语Dana E. Glauberman
制片商
  • Cold Spring Pictures[1]
  • 梦工厂
  • The Montecito Picture Company
  • Rickshaw Productions
  • Right of Way Films
片长109分钟
产地 美国
语言英语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发行商派拉蒙电影
预算$2,500万美元[2][3]
票房$1.668亿美元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在云端
香港寡佬飞行日记
台湾型男飞行日志

型男飞行日志》(英语:Up in the Air,中国大陆译《在云端》,香港译《寡佬飞行日记》)是一部于2009年上映的美国喜剧电影,为贾森·雷特曼执导,而雷特曼同时也与谢尔登·特纳英语Sheldon Turner共同担任编剧,电影根据沃尔特·基恩英语Walter Kirn于2001年所著的同名小说英语Up in the Air (novel)改编。剧情围绕在负责为企业裁员的莱恩·宾虚(佐治·古尼 饰演)和他的旅行。此外,维拉·法梅加安娜·肯德里克丹尼·麦克布耐德也在电影中担任主演。拍摄多半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进行,该地点取代了一些城市。剧组也在底特律奥马哈拉斯维加斯迈阿密为几个场景进行摄影。

雷特曼曾在个人公开活动和一些电影节上宣传《型男飞行日志》,宣传活动自2009年9月5日于特柳赖德电影节英语Telluride Film Festival上开始。洛杉矶的首映礼于11月30日在福斯剧院英语Fox Theater, Westwood Village举行。派拉蒙电影计划于12月4日在北美限量放映,12月11日广泛发行,12月23日于全球其他地区上映。

国家评论协会华盛顿特区影评人协会封《型男飞行日志》为2009年最佳影片。该片拿下广播影评人协会的8项提名,并入围第67届金球奖的6个奖项,最终抱回最佳电影剧本奖。《型男飞行日志》于第16届美国演员工会奖英语16th Screen Actors Guild Awards夺下3项提名。而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上,电影入围6个奖项,但无一获奖。该片还获得众多影评协会的肯定。

剧情[编辑]

莱恩·宾虚是任职于人力资源咨询公司的顾问,他的工作内容是替企业进行员工终止就业英语Termination of employment的服务,必须走遍全国,代表雇主与被选定裁员的员工沟通,进行公司裁员。莱恩受邀登台发表励志演说,以“你的背包里有什么”的比喻,主张摆脱繁重的人际关系和物质财富的生活。由于经常搭乘飞机走访四处的缘故,他希望能在美国航空累积一千万飞行常客奖励计划的里程数。旅程期间,莱恩邂逅了经常乘坐飞机的女性专业人士艾莉克斯,两人发展成偶然约会关系英语Casual dating,在各自的行程安排允许的情况下,在各个城市聚会。

随着莱恩被公司招回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办公处,公司里年轻且富进取心的新进职员娜塔莉·肯纳提出提倡通过视讯会议进行裁员来削减成本的方案。面对后者的提议,莱恩担心这项新系统不仅在处理人的问题方面过于冷漠,还认为娜塔莉对解雇过程和如何应对情绪脆弱的对象欠缺理解,莱恩的老板克雷格安排娜塔莉在莱恩次回进行解雇咨询的工作时,在旁观察这个过程。

莱恩指导娜塔莉使用更小的行李,以便更有效地旅行和迅速通过机场安检。娜塔莉在和莱恩远行时对于瑞恩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关于人际关系和爱情)提出质疑,但瑞恩捍卫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在娜塔莉因为收到男友提出分手的简讯而情绪崩溃后,莱恩和艾莉克斯主动安慰了她。公司着手测试视讯会议进行裁员的措施,更验证了莱恩的担忧:当一名下岗人员在镜头前崩溃时,娜塔莉无法适当地安慰他,另一名员工威胁要自杀。

莱恩和娜塔莉在会谈期间发生了争执,娜塔莉斥责瑞恩无法对艾莉克斯做出承诺,尽管他们显然很相配;瑞恩不但驳斥了娜塔莉的批评,还责备她缺乏同理心,从不欣赏周围的环境。返家前,莱恩带着艾莉克斯前往威斯康星州参加他妹妹茱莉的婚礼,与对他的缺席感到不满的半疏远的家人团聚。当新郎吉姆在仪式开始前变得退缩时,莱恩的姐姐卡拉请求莱恩协助调解这件事情,尽管与他的个人哲学背道而驰,但莱恩最终成功运用他的激励技巧,说服吉姆继续进行婚礼。

经历这些事情后,莱恩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哲学和过往他对别人的指导产生质疑。他在拉斯维加斯参加一场著名的演讲活动,却在演讲进行到一半时突然走下台,冲动地飞往芝加哥见艾莉克斯。然而莱恩刚到达艾莉克斯的住家前门、和她见面没多久,才惊讶地发现她已有家室,便匆促离去。后来艾莉克斯致电指责莱恩差点毁了她的婚姻,表明她的家庭才是她的真实生活;而他只是一种逃避真实生活的去处。

莱恩登上返家的航班,机组人员宣布他刚刚越过一千万英里大关。美国航空公司的首席飞行员亲自上机祝贺莱恩,称他是所有完成这项纪录的人群里最年轻的人。当被问及他来自哪里时,莱恩才意识到他没有真正的家,只是简单地说,“在这里”。返回奥马哈的莱恩选择将将一百万飞行常客里程转移给新婚的茱莉和吉姆,以便他们度蜜月。莱恩从克雷格的转述中,得知先前威胁要寻短的被裁员员工已经走上绝路。获知此事的娜塔莉感到不安与自责,已透过简讯辞职。远程裁员计划已提交,莱恩则被送回路上。

娜塔莉后来在同一家旧金山公司进行面试,她先前拒绝了一个职位,跟随她现在的前男友去了奥马哈。面试官对她的资历和莱恩热情洋溢的书面推荐留下深刻印象,聘用了她。故事的最后,莱恩站在机场的巨大目的地指示板前,他抬起头来,放下手中的行李。

角色[编辑]

反响[编辑]

评价[编辑]

电影收获了影评人的好评,克隆尼、坎卓克与法蜜嘉的表现获得广泛的赞誉[4]。根据烂蕃茄上收集的269篇专业影评文章,其中244篇给出了“新鲜”的正面评价,“新鲜度”为91%,平均得分8.1分(满分10分)[5],而基于另一影评网站Metacritic上的36篇评论文章,其中32篇予以好评,无差评,4篇褒贬不一,平均分为83(满分100)[6]

荣誉[编辑]

《型男飞行日志》荣获各种奖项与提名,类别从认可电影本身、剧本、导演及剪辑,到3位主演——佐治·古尼维拉·法梅加安娜·肯德里克的表现。电影入围6项奥斯卡金像奖的奖项,法蜜嘉及坎卓克也双双获得最佳女配角的提名,然而电影最终未获得任何奖项[7][8]。在第63届英国电影学院奖英语63rd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上,电影夺下5项提名,并从中抱回由雷特曼与特纳荣获的最佳改编剧本奖[9]。《型男飞行日志》于第67届金球奖上获得5项提名,雷特曼和特纳荣获最佳剧本奖[10][11]

参考文献[编辑]

  1. ^ Executive Suite: Tom Pollock and Ivan Reitman.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1-10-03 [2014-01-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3-15). 
  2. ^ Abramowitz, Rachel. Jason Reitman firmly at the controls in 'Up in the Air'. Los Angeles Times. November 29, 2009 [November 29,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2). 
  3. ^ Schuker, Lauren A.E. Director Jason Reitman on 'Up in the Air'.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November 27, 2009 [November 29,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11). 
  4. ^ Fernandez, Jay A. Optimism in 'Air' as Telluride ends. The Hollywood Reporter. September 7, 2009 [September 7,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9-11). 
  5. ^ Up in the Air (2009). Rotten Tomatoes. [June 1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3). 
  6. ^ Up in the Air: Reviews (2009). Metacritic. [January 24,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17). 
  7. ^ Reynolds, Simon. In Full: Oscars 2010 – The Winners. Digital Spy. Hachette Filipacchi (UK) Ltd英语Hachette Filipacchi Médias. March 7, 2010 [July 17,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6-20). 
  8. ^ Nominees & Winners for the 82nd Academy Awards. Academy of Motion Picture Arts and Sciences. [July 17,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1). 
  9. ^ BAFTA Winners 2010. British Academy Film Awards. British Academy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rts. January 21, 2010 [July 17,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17日). 
  10. ^ Ciarrocchi, Justine. Golden Globes 2010: Christoph Waltz Wins for Best Supporting Actor. Screen Crave. uCrave. January 17, 2010 [April 30,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6). 
  11. ^ Golden Globes nominations: the 2010 list in full. The Guardian. London: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December 15, 2009 [January 31,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1). 

外部链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