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維基百科討論:動員令/第十四次動員令/籌備討論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前期存檔

主題

這次動員令能不能給基礎條目一席之地,感激不盡。--蟲蟲超能研究所~實驗志願者報名入口~基礎條目攻堅戰第二波即將打響 2016年4月16日 (六) 09:37 (UTC)

2011年第九次動員令:沒有基礎條目的中小動員令,最多語言待撰條目176項。
2012年第十次動員令:基礎條目25項,最多語言待撰條目146項。
2013年第十一次動員令:基礎條目51項,最多語言待撰條目375項。
2014年第十二次動員令:基礎條目、最多語言待擴充及待撰條目共231項(人工計算,基礎條目有35項)。
2015年第十三次動員令:沒有基礎條目的中小動員令,待擴充及待撰條目共186項。
其中有些的基礎條目是包括第一至四級的基礎條目,目前第一級至三級的基礎條目應該都已經建立(內容當然還是有不少改善空間),第四級基礎條目(共一萬個),因此若這次要加入,建議是以一至四級的基礎條目為準--Wolfch (留言) 2016年4月22日 (五) 01:21 (UTC)
  • 我建議本次小動員令可增設「各科學理/理論」與「有聲條目」類,而不一定要分科,理據可詳見這個這個。基礎條目的話也支持,「多於15種語言條目」類也可以保留。-和平、奮鬥、救地球!2016年4月18日 (一) 02:56 (UTC)
  • 在下認為可以將有聲條目列為加分的項目之一。看來又是一項聲音的大工程了 囧rz……--Engle躍築夢踏實夢想起飛‎安裝文字動畫效果】 2016年4月18日 (一) 04:39 (UTC)
    • 在這兒一併回覆樓上和樓上上的意見。同意和平君的意見,今次可以試試學理,另外也要注意這兒,有意見認為學理和分科是可以混合處理的。只是要注意「學理」的定義。對於有聲條目我反而有點憂慮:有聲條目不像條目,搶注是有可能的,也就是不同用戶可以同時錄製一個條目的有聲版本。另外如果有用戶在有聲條目中搞鬼(比如說梁振英是灰太狼,柯文哲是青山文哲),應該如何處理也是一個問題(雖然可以按照處理問題條目的方法解決,不過在共享資源那兒刪除可能會比較難)。--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18日 (一) 10:08 (UTC)
  • 本人建議加入大洋洲主題,此方面條目極其稀缺。--AsharaDayne留言2016年4月21日 (四) 15:25 (UTC)
  • 支持有關大洋洲的建議,學科理論無所謂,但極力反對有聲條目。--7留言2016年4月21日 (四) 16:18 (UTC)
  • 支持非洲主題、學科理論主題、有聲條目。--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4月22日 (五) 05:27 (UTC)
  • 我支持地理類條目,生物和科學條目,但反對有聲條目,因為隨着條目不斷修改,以往的有聲版本也會被迅速淘汰,反而會讓其他編輯顧慮。--🍌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22日 (五) 05:49 (UTC)
  • 文保,文保,文保。--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4月22日 (五) 06:06 (UTC)
  • 我反建議增設「無代表國家」類別,那麼非洲和大洋洲都可以寫了。--哀悼維基沉淪的Billytanghh 討論 2016年4月22日 (五) 06:08 (UTC)
  • 我認為這次可以選擇一些我們之前沒有嘗試過的主題,比如圖書館、文學。雖然文保(當時只限於世遺,DC5)和經濟(DC6)都試過,不過中文版對此着墨不多,這次可以回鍋。另為對於非洲/大洋洲主題,雖說世界各地以前試過,不過這次或者可以加設一個「Global South」主題,這樣非洲可以寫,南美可以寫(適逢巴西開奧運會,還有示威),南亞、中亞、中東(就算是海灣六國)可以寫,只是澳紐就會被排除在外,這可能並不是上面某些編輯願意看到的。地理、自然科學以前都試過,或者是時候讓位了。--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2日 (五) 09:04 (UTC)
    • 若是「Global South」,非洲、南美會加入,亞洲部份建議以南亞、中亞及西亞(範圍比中東要廣)為準,另外再加入紐澳之外的其他大洋洲國家--Wolfch (留言) 2016年4月22日 (五) 09:29 (UTC)
    • Wolfch兄說得沒錯。另外請參看下列表格。@和平奮鬥救地球既然你考完試了,也是時候給大夥兒看看最新的自然科學類條目統計表了(我自己的自從亞洲月的時候就斷尾了,工作繁忙,無以為繼啊)。再補充:我認為今次我們應該重新引入中動員令。我跟IRC的小夥伴們談論,他們認為這次動員令應該更側重於學理,所以有可能這次小動員令清一色是學理類條目了。為了補償不擅長寫學理類條目的編輯,所以引入分科的中動員令還是可以的。大動員令照舊。--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2日 (五) 10:10 (UTC)
中小動員令主題類別分佈
大類 出現次數 主題名稱 大類 出現次數 主題名稱
000 總類 500 社會科學 7 體育(4, 7, 12)、暗黑(4)
經濟(6)、節日(7)
戰爭及軍事武器(8)
人文與社會科學(9)
外交(9)、流行文化(11)
100 哲學 600-700 史地 9 異國(4)、世界各地(8-11)
歷史(5)、地理(7)
人物(7)、女性科學家(12)
金磚國家(12)、歐洲史地(13)
世界遺產(5)
200 宗教 800 語言文學
300 科學 6 生物(4)
自然及自然科學(8-11)
地球科學(13)、數學(13)
物理(13)、電子及電腦(13)
900 遊藝 3 音樂(4, 13)
藝術(12)
400 應用科學 2 科技(6)
工程、技術與應用科學(9)
跨學科/
不適用
10 翻譯(4)、消滅外文(5-6)
優化工程(7)、消紅任務(7)
方針翻譯(7)、基礎條目(8, 10-12)
最多語言待撰條目(8-13)
侵權待拯救條目(8, 11-12)
專題名 特優條目
(中/英)[註 1]
比值
(中/英)
重要條目
(中/英)[註 2]
比值
(中/英)
總條目數(中/英) 比值
(中/英)
特優條目比率
(中/英)[註 3]
比值
(中/英)
重要條目比率
(中/英)[註 4]
比值
(中/英)
天文 101/444 0.227 666/757 0.88 37442/29404 1.273 0.002/0.015 0.179 0.018/0.026 0.691
物理學 81/246 0.329 1405/1570 0.895 5343/22383 0.239 0.014/0.011 1.379 0.263/0.07 3.749
化學物質 22/56 0.393 898/354 2.537 12279/21609 0.568 0.001/0.003 0.691 0.073/0.016 4.464
化學 23/80 0.288 548/648 0.846 2895/12105 0.239 0.007/0.007 1.202 0.189/0.054 3.536
數學 36/222 0.162 896/1136 0.789 5416/24466 0.221 0.006/0.009 0.733 0.165/0.046 3.563
滅絕 31/67 0.463 320/103 3.107 644/1078 0.597 0.047/0.062 0.774 0.497/0.096 5.201
電子學 4/52 0.077 162/218 0.743 1361/4569 0.298 0.003/0.011 0.258 0.119/0.048 2.495
地質 18/141 0.128 233/490 0.476 1692/18811 0.09 0.006/0.007 1.419 0.138/0.026 5.287
電腦資訊 33/57 0.579 504/780 0.646 3976/8477 0.469 0.008/0.007 1.234 0.127/0.092 1.378
生物[註 5] 118/66 1.788 552/89 6.202 93740/518 180.965 0.001/0.127 0.01 0.006/0.172 0.034
生物學 14/86 0.163 148/208 0.712 1457/5143 0.283 0.007/0.017 0.575 0.102/0.04 2.512
醫學 75/436 0.172 791/1196 0.661 6532/51813 0.126 0.008/0.008 1.364 0.121/0.023 5.246
氣象[註 6] 483/1550 0.312 134/716 0.187 1276/9028 0.141 0.259/0.172 2.205 0.105/0.079 1.324
環境 7/159 0.044 211/969 0.218 1334/12021 0.111 0.004/0.013 0.397 0.158/0.081 1.962
生態 3/50 0.06 120/190 0.632 611/2728 0.224 0.003/0.018 0.268 0.196/0.07 2.82
本表格由User:Peacearth製作整理,歡迎轉載。英文數據最後更新時間:2024年6月1日 (六) 01:06 (UTC)
註釋
  1. ^ FA+GA+A+FL條目數。
  2. ^ 極重要+高重要條目數。
  3. ^ FA+GA+A+FL條目數/總條目數。
  4. ^ 極重要+高重要條目數/總條目數。
  5. ^ 不包括英文維基百科生物專題之龐大的子專題(人體解剖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魚類、昆蟲、真菌......等等)系統;其中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或是中文維基百科最薄弱之類別。
  6. ^ 包括英文維基百科氣象學專題與其於2021年獨立出來的天氣專題
以上。-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4月22日 (五) 12:01 (UTC)

先拋出一個草案

類別 大動員令 中動員令 小動員令
主題 Global South 女性人物 醫學 數學 電腦資訊 環境生態 文物遺產
描述 主要撰寫屬於Global South的發展中國家,具體國家列表請參考維基基金會的定義 女性人物傳記,你懂得。 醫學方面 數學方面 電腦資訊、編程與互聯網發展。 環境生態 文物及世界遺產

看看這樣如何。--🍌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29日 (五) 00:20 (UTC)

@Walter Grassroot前面說到的學理類呢?-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4月29日 (五) 00:21 (UTC)
(!)意見:我目前有以下二個方案:

方案一

中動員令加上學理(不限科目),且若同時符合中動員令與小動員令之條目則更高分。也就是說: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或列表
大動員令 2 20 40
中動員令 3 30 60
小動員令 5 50 100
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 8 80 160

例如女性數學家(如埃米·諾特)或數學理論(如單群)就可以歸類在「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如),一般女性人物傳記(如王佳麗)或一般學理條目(如保守主義)歸屬於「中動員令」,而一般數學條目(如阿耶波多)則歸屬於「小動員令」。

方案二

除了「文物及世界遺產」類之外,其餘小動員令範圍僅限學理類。


不知各位意見如何?另外我個人希望數學類加入物理類合併為數理類。-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4月29日 (五) 00:31 (UTC)

有關上述草案的 Global South

綜合上述的討論,最多人支持的是Global South(5票,抱歉我把支持非洲主題的人也算了進去,因為基金會把整個非洲都劃入Global South),如果把支持非洲主題的人從支持Global South主題的人劃出去,那麼按支持票數排列,各候選主題依次是待撰條目、大洋洲、文物(均為四票)、學理、非洲(三票)、Global South(兩票)、無代表國家、圖書館、文學、經濟、女性人物、語言、環境、科學、基礎條目(一票)。地理、生物、中國自治區、內陸國家缺乏支持,有聲條目更遭到強烈的反對。要逐個主題表決很費勁,而且容易被擾亂,但是要拋出一個綜合的推薦方案卻有不民主的弊病。上面的方案要我支持我會支持,可是根據上面的討論結果這樣卻會令支持待撰條目的編輯失望(雖然用一個月時間說服他們放棄支持待撰條目主題是有可能的,另外我在硬銷Global South主題的時候也已經表明澳紐會遭排除,不過既然支持大洋洲主題的編輯甚麼都不說,我們可以假設他們已經放棄,支持待撰條目的編輯同理)。這次我們不能欽定了就硬塞給社群,應該先討論一下再定案,雖然被擾亂的機會更大(欽定方案強行表決卻沒有這個問題),不過我相信這裏大部分人都有理智,這些人會能夠抵抗擾亂,並擬定更理想的方案。希望WG前輩不要因為剛才我這番直言生氣。另外回覆和平君,我支持方案二。--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9日 (五) 11:23 (UTC)

  • 我沒有意見,我也只是希望通過不同方法將方案和議題往前推。--🍌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29日 (五) 14:44 (UTC)
  • 支持大洋洲主題刪除澳新兩國。--AsharaDayne留言2016年5月1日 (日) 13:15 (UTC)
  • 大致上(+)支持本草案,並(+)支持醫學、女性人物、Global South。--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4月29日 (五) 14:56 (UTC)
  • 學理類支持物理、數學、地質、醫學和環境。--寫字板留言2016年5月2日 (一) 05:11 (UTC)
  • 支持待撰條目、文物、學理、Global South(含非洲)、圖書館、文學、經濟、女性人物、環境、科學基礎條目--1=0歡迎河北維基人加入QQ群331736133 2016年5月2日 (一) 05:50 (UTC)
  • WP:ZHREQ長期未更新的話不做也罷。支持global south,支持環境、醫學和不可移動文物。一個條目是否理論判斷起來會有難度,如果主持人覺得有信心的話不反對。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5月3日 (二) 08:39 (UTC)
  • 傾向反對宗教,因為目前歐美正在和IS酣戰,再者上次在座某位寫新興宗教條目已經被相關宗教的信徒狙擊得十分狼狽(華語圈常見的新興宗教大都移植了佛、道或基督教的教義),我不希望因為這個主題而損害社群的和善氣氛,甚至令我們的青年同工變得激進。醫學也不很放心,去年「寫不好會誤人子弟」這個萬年老梗就沒辦法擺平(結果去年這主題就被推倒),而且最近某部南韓電視劇爆紅(看過某些網文說女主角的操作有錯誤,不過演戲而已不需要較真啦),說來說去就是怕人亂寫(不過要打消這個想法很容易:其實所有條目都會有被亂寫的可能),不要說莆田系了;只是這麼多人支持,今年再推倒這個主題也就難了。回覆達師,其實WP:ZHREQ這個頁面是可有可無的,因為主持人審核的時候,只要核對條目是新鮮出爐的,而且在條目創建的時候外語版本總數不少於15個,就可以批覆的了,因此待撰條目主題的操作性並未消失。學理類條目的辨別在User:Carrotkit/DC14vote有提到。如果沒有異議,我會在本月21-22日公佈最終的主題草案,然後設立三天的通知期和一個星期的表決期。之所以主題表決和主持人選舉先後進行,原因是為了令主持人選舉候選人有時間考慮自己在動員令期間是否有暇主持,以及衡量一下自己對辨別學理類條目資格的信心。--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3日 (二) 11:28 (UTC)
附錄:各主題的淨票數
七票:環境、文保
六票:待撰條目、Global South1、女性人物
五票:學理2經濟
四票:大洋洲、非洲、數學物理
三票:文學
兩票:基礎條目、科學、圖書館、醫學電腦生態
一票:生物、語言、地質
無:地理、中國自治區、內陸國家、宗教、歐美足球、站務頁面翻譯、增補圖片及分類
負數:有聲條目
之前計票出錯,所以票數可能有誤差。
  1. 如果把支持非洲主題的人以及支持大洋洲主題,並支持排除澳紐的AsharaDayne君也算了進去,Global South主題淨票數應為十票。
  2. 學理類不一定要單列,加底線的候選主題是樓上諸位提出的純學理類主題內容(其實可以劃為純學理類主題的題材遠不止於這些)。
希望弄個整理方面的分項

我意思是優化其他頁面(加分類、弄圖片),或是譯好工具說明/維基百科:公有領域之類的頁面。我覺得目前許多 中的頁面可借動員令鼓勵大家一起處理。--Temp3600留言2016年5月8日 (日) 19:00 (UTC)

定案
制定方法

經過社群數星期的討論後,我綜合了社群的意見,把幾個淨票數較高的主題納入下列定案當中(這其實和DC12或之前把支持票較高的主題列為動員令主題的做法是如出一轍的)。截至2016年5月21日 (六) 11:05 (UTC),淨票數較高的若干個主題包括:環境、文保(七票)、待撰條目、南營國家(Global South)、女性人物(六票)、學理、經濟(五票)、大洋洲、非洲、數學、物理(四票)。其中如果把非洲主題的支持者和支持大洋洲主題,並支持排除澳紐的AsharaDayne君計算在內,南營國家主題的支持者應為十人;另外學理類也不一定要單列,參與討論的編輯曾經提議把環境、經濟、數學和物理類列為純學理類主題內容,但是同時也有編輯擔心如果特定的主題劃為學理類主題,則會縮小發揮空間,影響該主題的動員績效。綜合以上討論,在下列方案當中,淨票數多於四票的主題(學理類除外)都納入本方案。至於淨票數得四票的主題,由於非洲全境都屬於南營國家,因此該主題將與南營國家主題合併;由於除卻AsharaDayne君,支持含澳紐的大洋洲主題的編輯最多只有三人,但如果把淨票數得三票的主題(文學)也列入動員令主題,則會超過歷史上動員令主題的上限,分散編輯努力的方向,影響動員令的整體績效,因此在本方案中澳紐將被排除在外,而其餘大洋洲國家則納入南營國家主題。剩下的數學和物理主題將按照此前部分編輯的建議合併為數理類。此外本方案不強行規定特定主題必須是學理類主題。

內容
大動員令 其他候選主題
環境 文物遺產 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 南營國家 女性人物 經濟 數理
不限主題,但只限條目(即不包括模板、草稿之類)。 環境科學(包括生態學、環境化學等,具體內容可參考中圖法X類中文圖書分類法367類 具有歷史、藝術、科學等文化保存價值,並經政府機構或國際組織指定或登錄之文化遺產(包括歷史文物、歷史建築、人類文化遺址非物質文化遺產 包括所有超過15種語言版本的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包括待撰)。可以擴充已有的超過15種語言版本的條目
參考清單(不一定依從)
南營各國(Global South,國家列表見此)的發展潛力、內政外交、社會經濟及國際地位,以至於歷史地理、行政建置、民族、文化、社會問題等等。 女性人物傳記。例:德蘭修女 經濟及相關條目(術語、理論、經濟政策、經濟學家、金融機構、營業等) 數學、物理及相關條目(術語、理論、實驗、科學家、科研機構、學術期刊、獎項等)
表決程序

主題定案會先在本頁公告三天,之後再付諸表決。本次表決將分為兩部分:一、整個方案的表決,二、主題細節的表決。第一項表決只設有贊成票和棄權票,不設反對票,方案獲得贊成票過半,則視為通過論。第二項表決涉及到兩個部份:一、特定的主題劃入中動員令還是小動員令,二、加底線的主題是否劃為學理類主題(即該主題只包括特定領域的學術理論,不包括實踐方式以及相關的機構、刊物、人物傳記等)。兩部分都會以主題,而非方案為基礎,比如在第二項表決第二分題當中,環境、經濟和數理類主題是否劃為學理類主題會分開表決,而不是捆綁式表決。由於時間關係,兩項表決將同時進行。--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1日 (六) 11:05 (UTC)

@春卷柯南關於「是否劃為學理類主題」部份,上面僅有「反對生態環境限理論,現在東西實在是太少了。或者也支持上面說的中動員令組合方案一。」而沒有談及其他類別,我建議僅對該主題是否限學理進行表決(或者個別?),而非把所有主題全部綁在一起。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於 2016年5月23日 (一) 04:38 (UTC)-已獲修正。-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3日 (一) 08:38 (UTC)
(~)補充:另外,似乎也應該將表決截止日期先訂明確。-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3日 (一) 05:06 (UTC)
在之前的討論當中我也曾經表達過上述的觀點:「我也設想過經濟類如果只是學理類主題,績效會很差,但是社群大約六七位成員支持納入學理類主題是事實。最多在表決主題的時候順便做個調查,要他們選擇小動員令主題是否只限學理(這個不用捆綁,逐個逐個來就行)。」而且翻查WP:動員令/第六次動員令,幾乎所有屬於經濟主題的作品都不能劃為學理類條目。所以三個可以劃為學理類主題的候選主題之中,只有數理類劃為學理類主題是沒有爭議的。抱歉我當時沒把話說清楚,那確實是每個主題單獨表決而不是捆綁式表決。然而如果有5-10個編輯認為數理類應該預設為學理類主題的話,我會認真考慮把數理類剔出關於學理類主題的表決或者另外設立一個專屬的命題(但是後一個選項搞不好也會「把石頭扔下廁所」),不過時間只剩下26小時,而且按照現有方案,數理類並不是沒有機會只限學術理論。
至於時間安排,由於方案是在21日發表的,那麼照道理會在24日晚上7點左右開始表決,31日完成表決。但是如果方案要在這三天修改,那麼通知期和表決期也會相應延遲。--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3日 (一) 09:31 (UTC)
同樣認為由於上面多數編輯支持學理,而反對學理之部分僅因部分主題(如生態或經濟)可能內容太少了。所以根據先前的討論,數理類限學理應該已經是共識了,至於經濟與環境類則可再進行表決討論。-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3日 (一) 09:39 (UTC)
附議。--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5月23日 (一) 09:57 (UTC)

對定案感到失望,但不予反對。--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23日 (一) 05:48 (UTC)

眾口難調,我覺得從動員令成功的角度出發,選定的主題不要遇冷就可以了。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5月23日 (一) 10:18 (UTC)
不知道「多於15種外語版本的條目」是從哪裏來的,但反對此項。--7留言2016年5月23日 (一) 13:01 (UTC)
編輯們對這個主題的稱謂不一致,有WP:ZHREQ(雖然這個頁面我早說過是廢的)、待撰條目,還有「多於15個語言版本」之類的。而且你這一票反對票我不認為能夠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在這兒就不講道理了,只是因噎廢食不好。利申:支持待撰條目。除非有水軍給劉嘉君造勢,否則我不會考慮以其他主題取代待撰條目主題。--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3日 (一) 13:28 (UTC)

昨天沒有時間說明,我補充一下。個人支持文物遺產、南營國家和女性人物,這些都是中文維基百科的待拓荒地帶。但是,如果我沒有看錯的話,目前的定案沒有偏重中文維基百科真正欠缺的學理條目。環境科學方面,中文維基百科有不少相關的條目,而且有此領域的編者,這主題也不是甚麼熱門話題,我對此作為小動員令有保留。中文維基百科極短缺的醫學條目再次遭到社群保守派的阻撓而慘被否決,這令人非常失望。我對以上的定案有保留,但定案並非乏善可陳,因此不予反對。--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24日 (二) 05:32 (UTC)

根據User:和平奮鬥救地球/自然科學條目提升計劃,環境科學方面條目比其他類別的條目還缺,在FGA與高重要類條目方面更是比醫學缺的還嚴重。並不認同「這主題也不是甚麼熱門話題」的說法。-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4日 (二) 08:06 (UTC)
不過要注意由於環境的範圍被擴大到環境科學(這是為了避免主題範圍過小影響績效),這樣的話不但生態學成功敗部復活,而且樓上某位的強項也納入了這個主題,也難怪Carrotkit有這個錯覺了。--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4日 (二) 09:36 (UTC)
等一下,什麼時候把地球科學與大氣科學涵蓋進去的都沒發現...如果要這麼涵蓋的話,我會認為那也僅限學理比較好,但是傾向認為只應該限學理。如果去除這二者的話則不排斥本主題不限學理。-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4日 (二) 09:53 (UTC)
還真是。同意樓上觀點。可參考中圖法X類無疑應當收入、P類建議不收入。 --達師 - 334 - 554 2016年5月24日 (二) 09:58 (UTC)
那時維基百科條目的跳針啦⋯⋯不過距離表決應該還有幾分鐘,如果倉促改了社群又不得到充分通知,這就是開了龍門搬龍門,不公平。然而和平認為這只屬於理解的偏差,修訂並不是問題,所以不好意思,擅自改了。PS. {{CLC}}被人搶註了,現在已經變成某個韓團,而不是中圖法的專用模板了啊啊啊啊⋯⋯--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4日 (二) 10:58 (UTC)
@和平奮鬥救地球謝謝您的提醒,我撤回發言。--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25日 (三) 01:54 (UTC)

主題定案的表決已開始,但是由於大家環境主題的理解有差異,所以我根據大家的意見修訂了定案,不過由於表決期比通知期還要長,所以我認為不需要彌補三天的通知期。歡迎搶香。--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24日 (二) 11:10 (UTC)

美術

吉祥物形象

根據之前的討論,大約有幾個提議:萌版軍服、女僕裝、旗袍、正規衣服。其中軍服我只找得到海軍版的,旗袍只找得到越式旗袍,正規衣服的定義其實不太明確...當然如果有人有美術專長的也可以幫忙畫。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提議或意見?-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3日 (二) 01:04 (UTC)

維基娘穿西裝了!--|1233 | 有問題? 2016年5月4日 (三) 17:16 (UTC)
翻譯過來是水手服、女僕裝、旗袍、西式JK制服那樣嗎(x --Artoria2e5 更改·工具 2016年5月29日 (日) 16:19 (UTC)
這個好了。軍服、制服,還有不限的,這個也兼顧了(也就是已經兼顧到上面投票的多數人),而且這樣維基娘穿着很像鐵路局制服的東西(鐵路制服真找不到),也能配合到今年動員令的鐵路主題,以及歷來動員令以維基娘為吉祥物的傳統。這個不需要投票,沒人反對就這樣辦吧。--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6月2日 (四) 12:26 (UTC)
👍 --Carrotkit,死於6月3日,重生於6月20日 2016年6月3日 (五) 04:44 (UTC)

介面配色

剛剛改了介面,因為本來的介面文字出界,每個tab之間的距離不一,在我這邊看來太彆扭了。基本上我在改動介面的時候參考了以前黃居士用戶頁用過的{{start tabs}}以及Carrotkit那個調查裏邊有編輯認為介面應該以淺藍色為配色的意見,橫額的格式也給我改了(初版用了國民革命軍軍旗那三種顏色,後期邊框和背景的顏色改從解放軍空軍軍旗擷取)。--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2日 (五) 11:06 (UTC)


計分制

比較一下近三年的計分制:

DC11
第十一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或新條目推薦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或列表
大動員令 1+1 30+5 55+5
中動員令 4+2 50+8 110+8
小動員令 8+4 85+10 175+10

其中藍字為改善條目加分。凡完成下列任何任務,即可獲得藍字所示之額外分數: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達標條目要求同時適用。

DC12
第十二次動員令 計分表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或列表
大動員令 2 20 40
中動員令 3 30 60
小動員令 5 50 100
DC13
第十三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 特色列表
大動員令 5 75 200 125
小動員令 15 200 500 275
以上,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提議或意見?-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3日 (二) 01:08 (UTC)
DC11的方案不錯。--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4日 (三) 05:51 (UTC)
DC11的方案我也覺得不錯。--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5月4日 (三) 05:59 (UTC)
DC11的方案當中改善工程原意是為了鼓勵用戶擴充、修繕原有條目(我是當屆動員令的主持人),不過後來卻不知道為甚麼給放棄了。既然大家想令改善工程復活,這也是我樂見的--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4日 (三) 08:46 (UTC)

DC14評分表草案

第十四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或新條目推薦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或列表
大動員令 1+1 20+10 40+20
中動員令 4+2 30+15 60+30
小動員令 8+4 50+20 100+40
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 12+6 80+35 160+70

其中藍字為改善條目加分。凡完成下列任何任務,即可獲得藍字所示之額外分數: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達標條目要求同時適用。

看看行不行?--Engle躍築夢踏實夢想起飛安裝加速投票工具】 2016年5月8日 (日) 02:40 (UTC)

不同意直接套用這個計分表。首先,這個計分表和過去好幾次的計分表都具有隨機性,並不科學。其次「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這個類別其實是非驢非馬,假設小動員令是數理、環境、經濟三個學理類主題,Global South、文保、女性人物和待撰條目是中動員令的主題,結果適用於「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這個類別的條目(例如「主體思想」)就會很少;再者動員令歷史當中也沒有試過這樣做,當時不這樣做的主要原因是為了避免計分混亂。--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8日 (日) 09:22 (UTC)

那就按照原案:

第十四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或新條目推薦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或列表
大動員令 1 20 40
中動員令 4 30 60
小動員令 8 50 100
同時符合中、小動員令 12 80 160

--Engle躍築夢踏實夢想起飛安裝加速投票工具】 2016年5月19日 (四) 06:06 (UTC)

我怎麼覺得春卷柯南君說的問題,指的是「同時符合」的問題……?--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5月19日 (四) 06:14 (UTC)
霧島君正解。--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5月19日 (四) 07:52 (UTC)

那就這樣如何?(同時參考DC11與DC13各自之優點)

第十四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 特色列表
大動員令 5+2 75+30 200+80 125+50
中動員令 10+4 140+56 350+140 200+80
小動員令 15+6 200+80 500+200 275+110

其中藍字為改善條目加分。凡完成下列任何任務,即可獲得藍字所示之額外分數: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達標條目要求同時適用。 以上。-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6月2日 (四) 11:45 (UTC)

@和平奮鬥救地球👍 --Carrotkit,死於6月3日,重生於6月20日 2016年6月3日 (五) 05:07 (UTC)
同意。--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6月3日 (五) 05:34 (UTC)

  • 根據上述討論,第十四次動員令計分方式為@和平奮鬥救地球所提出的草案。內容如下:
第十四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 特色列表
大動員令 5+2 75+30 200+80 125+50
中動員令 10+4 140+56 350+140 200+80
小動員令 15+6 200+80 500+200 275+110
  • 藍字為改善條目加分。凡完成下列任何任務,即可獲得藍字所示之額外分數: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達標條目要求同時適用。
現於此公示三天,如無異議則視為通過,並存檔。--Bowleerin留言2016年6月23日 (四) 14:20 (UTC)

後期存檔

大致上從User:春卷柯南/動員令預測中提出一些補充的備案,包含了上屆回顧、條目調查、主持人和時間的大約預測,然而也在User:Carrotkit/DC14vote提出相關條目類型的選項預估,歡迎各位熱絡的討論。--Engle躍築夢踏實夢想起飛‎安裝文字動畫效果】 2016年3月30日 (三) 10:07 (UTC)

當然還有IRC對於第十四次動員令的歷史記錄。--Engle躍名字招牌快來買會動不用錢】 2016年4月1日 (五) 08:54 (UTC)

大家也可以參閱我和Carrotkit對於去年動員令的一些看法。-和平、奮鬥、救地球!2016年4月3日 (日) 12:41 (UTC)

拋磚引玉

之前我對於這次動員令有一些想法,後來我和其他人一起腦力激盪了一下,以下為個人的想法與腦力激盪的結果,歡迎各位提出意見。

  • 上次動員令,是在客棧進行前期的籌備討論。但到了討論後期,討論串會愈來愈長,使得在載入客棧時速度變慢。所以我覺得這次的籌備討論可以直接在本頁討論,以避免上述問題發生。
  • 這次的動員令我覺得可以多軌並行、分區討論。像是使用二級標題區分討論主題。例如區分為:動員令主題、動員令版面格式設計與吉祥物、動員令主持人選舉、動員令時間等。同時討論多項議題,以增加討論速度。
  • 本次動員令的討論頁可以增設一個「普通存檔」。即是仿照互助客棧的存檔模式:在前期籌備討論結束後到動員令動員結束後這段期間,如果一則話題過了一段時間後,仍沒有人發言,此段討論即由機械人或人工存檔,以避免討論頁隨着時間過去而越來越長,導致頁面載入速度變慢。而在動員令結束後,這些存檔過後的內容可以移動到主要討論頁上,以作為歷史內容參考。
  • 本次動員令的主持人專區,我覺得可以改至IRC開設,以方便即時進行討論,同時可以視需求進行討論紀錄存檔,詳細內容可再討論。
  • 本次動員令所需要的相關模板,可以先列成清單,並視討論的進度再進行創建,避免相同功能的模板被重複創建。
  • 本次動員令,建議事前訂定及說明GA、FA、FL的審核延後期限,以利參與者了解並注意貢獻提報的時間點。
  • 另外在這邊推廣一下,本次動員令主持人皆符合申請MMS權限的規定。

期待以上這些意見能拋磚引玉,希望各位能提出意見,謝謝!--Bowleerin留言2016年4月7日 (四) 11:55 (UTC)

  1. 在下已經把討論的搬移過來了。
  2. 至於存檔會協助幫忙。
  3. 主持人專區無須在IRC開設,在本頁面下方留言即可,到時上方會設置按鈕來依照指定模式問問題。
  4. 關於GA、FA、FL審核延後期限的事項還可以有待協商。
  5. 對於MMS的用法還得多多請教一下會使用此功能的管理員了。
    以上--Engle躍築夢踏實夢想起飛‎安裝文字動畫效果】 2016年4月8日 (五) 00:42 (UTC)
第一條,我們當時在IRC提到的是要分區討論本次動員令種種事宜,而不是一味的把之前的討論囫圇吞棗,就算要歸入本次討論,也應該先劃好區域,訂好標題才來,一個太長的段落名很容易令人一頭霧水。第二條同第一條,我很擔心樓上的存檔操作也是會囫圇吞棗。
在IRC和本地開設主持人專區各有優劣,不需要一開始就否決。在IRC進行討論可能能夠保持效率,而且減省本地伺服器空間,但是缺點是有可能變成黑箱作業(畢竟IRC沒有客棧那麼多人撕X)。在本地進行討論反之。
關於優特內容審批期限這個我認為沒有協商的必要,歷來動員令的優特內容審批期限都是動員令最後一天送交的優特內容評選的截止日期,這個一直以來都是沒有人質疑的。不如就舉出原來的方案,(找幾個人附議,)如果在某一段期限內(大概是幾個星期/10天)沒有人否決就定案。第五點沒意見。--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8日 (五) 10:39 (UTC)
剛才劃定了籌備討論板塊,看來我的獨裁性質不遜於樓上啊,請各位原諒。我也是為了推展往後的討論才這樣做的。--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9日 (六) 11:44 (UTC)
看來這個討論應該分開前期討論,因為這個討論串也十分長(以討論串的角度來說)--|1233 | 有問題? 2016年4月21日 (四) 09:01 (UTC)
籌備討論過長,因此需要從動員令期間的討論拆分出來的現象去年就有,所以沒有必要重新提出,有需要就會拆分,不過「討論頁長度已經超過了32KB」並不是拆分討論的上好理由,搞不好亂拆分會不利於討論的連貫。另外請注意發言時應使用全形標點符號。--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1日 (四) 09:13 (UTC)

主題

插句話,今天撰寫了User:Carrotkit/DC14指南,希望對各位有幫助。--Carrotkit,死於6月3日,重生於6月20日 2016年6月1日 (三) 05:08 (UTC)

美術

維基娘——第十四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維基娘——第十四次動員令的吉祥物

主持人選舉

舉行時間

計分制


  • 根據討論,第十四次動員令計分方式為@和平奮鬥救地球所提出的草案。內容如下:
第十四次動員令 計分表
達標條目 優良條目 特色條目 特色列表
大動員令 5+2 75+30 200+80 125+50
中動員令 10+4 140+56 350+140 200+80
小動員令 15+6 200+80 500+200 275+110
  • 藍字為改善條目加分。凡完成下列任何任務,即可獲得藍字所示之額外分數:維基化、更新、翻譯、校對、清理、新增來源作為腳註(缺少來源或需補充來源)、移除非中立內容;達標條目要求同時適用。

以上。--Bowleerin留言2016年6月30日 (四) 09:01 (UTC)

頭銜

我建議這次可增設各科「前三名分數最高」的對應頭銜,而非僅有現在的總分或總條目數最高的頭銜。這樣或許可以促進用戶參與較少人貢獻的主題。不知道各位怎麼看?-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4日 (二) 02:36 (UTC)

好誒好誒!--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5月24日 (二) 02:38 (UTC)
(+)支持各科分別排名。--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5月24日 (二) 05:21 (UTC)
如果大家沒有異議,今年就這樣辦吧。--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6月4日 (六) 09:06 (UTC)
頭銜要取甚麼名字呢?最好能在開始前就決定好。如果頭銜內不含主題名字,那麼這個頭銜能在同一次動員令內取得超過一次嗎?-Choihei留言2016年6月23日 (四) 15:31 (UTC)
本人不才,叫「健將」或「勇將」行嗎?-Choihei留言2016年6月23日 (四) 15:35 (UTC)
我認為「健將」好些,不知道其他人怎麼看?-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6月24日 (五) 06:42 (UTC)
頂樓上。--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6月24日 (五) 06:44 (UTC)

提升達標的資料來源數

有鑑於動員令達標標準與DYK相若,建議把達標所需的資料腳注數目從最少一條增加,個人建議加至兩條,老實說即使有三條參考的DYK要通過也不容易。加了參考腳注不加條目長度,其實某程度上把需要的長度減了一點,因為腳注也佔字節。-Choihei留言2016年6月30日 (四) 16:29 (UTC)

如果從條目質量來說,肯定是合格的參考資料越多越好,但是從動員令本身的目的出發又不能太多。那麼個人建議是兩條合適,而且兩條必須是合格的不同的參考資料,同一本書的不同頁碼只能算作同一個參考資料。--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7月1日 (五) 02:04 (UTC)
我會認為以條目篇幅來界定或許較妥?-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WikiNews2016年7月1日 (五) 02:38 (UTC)
在怎麼說只有一條腳註也太少了吧。-Choihei留言2016年7月1日 (五) 05:43 (UTC)
基本上是如此,就這麼辦吧。-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WikiNews2016年7月1日 (五) 06:24 (UTC)

其他

設置物質獎勵的草案

(原章節標題為「關於本年度暑假的動員令(暨第14次動員令)中設置物質獎勵的若干意見草案」,已於2016年4月18日 (一) 10:02 (UTC)由春卷柯南縮略。)

這個僅僅是個草案,但絕非愚人節活動。今年6月或者7月,我們按常規,要召開Wikipedia:動員令/第十四次動員令。今天我和幾位朋友溝通並梳理一些渠道,可以通過維基基金會,獲取一筆資金(很少,大概不足1000美元),可以在維基商店採購一批衣物、圍巾或者徽章等([ https://store.wikimedia.org/collections/men 比如男裝]),以獎勵在本年2016年中有傑出貢獻的編輯。現在牽扯到的一些問題,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請踴躍提出。

  • 首先是獲獎名額。這個有不同意見,比如選擇1-2名最傑出的編輯,可以在維基商店中任意選擇衣物(大概成本是在40美元/人內),比如男裝、女裝、或者給孩子買個童裝;其餘的10名編輯可以獲得一個package,包括有徽章和標誌(成本在10美元/人內)。我個人覺得多多益善,如果能夠在這個標準上,將人數翻倍,未嘗不是一件美事。本身對於有工作的編輯而言並不算是多少錢,但對學生編輯們有巨大的鼓勵意義。至於這個獲獎人數怎麼來定,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 其次是核算標準。可以預測的是按照積分的高低來去評價,因為每年我們的動員令核算分數方法不同,所以不知今年是否要更新?特別是涉及到物質獎勵,可能會有點爭議。
  • 再次是核算人,這名編輯可能需要同時兼顧動員令主持人兼物質獎勵的發放人。不知道大家有無舉薦的朋友?如果大家信任我,這次動員令我就毛遂自薦當主持人;如果大家有更好的人選,也請充分討論一下。這名核算人還需承擔將每個人的獎品都寄走的快遞費(加起來也只有200人民幣左右),也將會因此知道很多編輯的私人或工作地址,所以希望大家謹慎舉薦。

以上,謝謝。--🍌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2:39 (UTC)

這樣的話,何不讓基金會直接贊助商店的商品呢?--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4月1日 (五) 03:03 (UTC)
我們的想法是基金會直接給經費,因為衣物涉及到款式和性別,也會有費用的不同。--🍌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3:58 (UTC)
我覺得如果頒發個實體證書也不錯,因為我同學說這樣會大幅提升學生黨的參與。-和奮球0401不要按我!!!2016年4月1日 (五) 03:14 (UTC)
請問是可以寫入簡歷的那種證書麼?這個倒是對年輕編輯們找工作會有幫助……讓我想想…… --🍌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3:58 (UTC)
(+)支持物質獎勵和實體證書兩個建議,不過要注意拿捏得當,避免物質獎勵衍生的風險。--Carrotkit歡迎參與DC14非正式投票 2016年4月1日 (五) 03:16 (UTC)
(!)意見誰去支付運費?得獎者如何取得獎品?--Dragoon17cc留言2016年4月1日 (五) 03:17 (UTC)
取得方式可以像之前亞洲月那樣,至於支付問題可以再討論。-和奮球0401不要按我!!!2016年4月1日 (五) 03:22 (UTC)
運費就是自己攤牌吧,或者是從項目經費中索要。我個人傾向於前者,比較簡單,幾百元小錢的話我直接支付寶轉賬。--🍌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3:58 (UTC)
這還需要過路費,每人繳交一百元,話說幫大家整理一些配套措施。--Engle躍名字招牌快來買會動不用錢】 2016年4月1日 (五) 04:11 (UTC)
今天的動員令來搞噱頭,實體證書(到時證書請自行影印。)--Engle躍名字招牌快來買會動不用錢】 2016年4月1日 (五) 04:18 (UTC)
(-)反對,1.維基百科的百度百科化。2.挺單純的活動為什麼非要和金錢關聯?3.WG不要走Addiswang的老路,自古英名都是毀在一個錢上。綜上,Addiswang開了一個多麼惡劣的頭,以後的編輯都乾脆圍繞着錢轉好了。有錢拿就編輯,沒錢拿就不編輯。不知道Addiswang下一步是不是要修憲允許廣告贊助呢?當然WG閣下可以去申請紀念品,不要擔心衣服之類的尺寸問題,完全可以活動結束以後,由每個人報尺寸。再去領衣服。總之,WG不要上了Addiswang的老當,盡量用實物而不是金錢--SP RailwayGuest 2016年4月1日 (五) 04:37 (UTC)
兄台過慮了。我記得中文維基大概在十年前曾有過資金支持的編輯比賽,是台灣編輯做的,後來始終就沒有出現(估計是沒人吃得起茶葉蛋了吧)。物質獎勵是對年輕人,特別是沒有收入的學生黨而言是有意義的;換句話說這個物質獎勵和有償編輯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算,頂多算是以物質形式的精神獎勵。這個和誰無關,我更無意挑戰五大支柱(有這時間賺錢不是更好麼?)。我的動機是希望能夠把動員令繼續推進一個幾何級(無論參加人數和編輯量),特別是在這個封禁期。我相信這個激勵方式能夠使得動員令和百科全書的方向朝着更好的方向,而且贊助方既非我個人、又非第三方機構,而是基金會,這個從邏輯上說,應當不存在閣下擔心的原則問題了。還望兄台三思。--🍌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5:12 (UTC)
(:)回應:我理解閣下的苦衷。十年來維基變化太大,客觀條件也有很大的轉變。我認可實物的獎勵,同時設立專頁公示即可。對於現金部分,仍不贊成。恐閣下日後成為Addiswang為自己辯白的犧牲品。望閣下三思。--SP RailwayGuest 2016年4月6日 (三) 08:18 (UTC)
(-)反對物質獎勵。搞得和百度百科一個模樣了,為了獎品而做活動所導致的質量低下事故在百度那邊都多如牛毛了。像以前一樣給個線上LOGO就行。--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4月1日 (五) 04:54 (UTC)
我覺得維基百科的編輯基礎和百度的不是一個級別的;況且我們維基也沒有百度那麼闊綽送電器產品。動員令的目的是有條目質量的要求,也有數量的要求。另外真心覺得裏面沒有昂貴的獎品,不會引起一個編輯為了一件體恤衫在2個月內寫200個DYK。--🍌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07:44 (UTC)
會吐血的。。。在物質獎勵這方面保留意見,如果執意要執行,那麼如果我滿足情況請不要給我寄任何東西,包括刀片。--門可羅雀的霧島診所歡迎光臨神社的羽毛飄啊飄 2016年4月1日 (五) 08:17 (UTC)
我覺得這個仍然是自願,當然我甚至有想法建議所有的主編(包括執行主編和資深主編)主動放棄去領獎品,把這些獎勵優先給那些新晉的編輯,甚至是第一次參加動員令的新手們。如果是我負責寄送,我不會寄送違禁品的哈,把一些網絡恩怨帶到現實是無能的表現。--🍌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10:40 (UTC)

我確實有點想法,不過人在外,不便寫千字文,所以先留位。--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1日 (五) 06:09 (UTC)

可以先定好獎勵物品,然後和基金會協商好。結果出來後統計尺寸啥的報給基金會,再寄送不就好了。另,搞不懂有些人反對實物獎勵的理由。英文版也有很多的實物/現金獎勵的活動啊--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6年4月1日 (五) 06:20 (UTC)
也可以這樣,如果衣服不合適的話,我們也可以送杯子、帽子或者圍巾之類的,反正美國的size和中國的標準總差很多。--🍌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11:47 (UTC)
回應User:Shizhao,英文維基可以搞得好的東西,不代表弄到中文維基就適用。英文一邊維基物質獎勵一邊壯大社群,中文維基一邊是大陸的幾個人小圈子在撈物質好處,一邊大陸社群都完了,條目也沒了。不對,條目還是有的,比如「某某地方古蹟列表」這種搞笑的條目Galaxyharrylion留言2016年4月7日 (四) 04:28 (UTC)
同意使用維基商店的商品作為物質獎勵,再向基金會申請資金來填(感覺基金會會虧,左手口袋的錢流回右手口袋),但不建議超過商店範圍的商品。——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4月1日 (五) 10:04 (UTC)
這個就是問基金會要錢,我的觀念是資金如果不申請,也是別的維基項目去申請使用,為何不犒勞一下中文社群?--🍌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日 (五) 11:47 (UTC)
我個人覺得得不得獎可以看自願,畢竟大家寫條目不是為了拿獎品。-- 太子太保啦啦  有事找我  2016年4月2日 (六) 13:56 (UTC)

這兒我就把話說完,免得大家繼續搶位子(由於話擱了幾天,所以前幾天想過的一些論點一時想不出)。實質獎勵其實是鼓勵參與的一個大好途徑——這就類似於促銷活動中「購物換禮品,永不落空」。然而,我和上面某些同工一樣,對此我是有一點憂慮的。先說和平君的證書方案,我總覺得,不論是主持人親自寄送還是叫合格參與者自行打印,發放證書就和現在動員令完了以後掛在用戶頁的用戶框沒甚麼大分別,而且除了炫耀和留念,我想不出證書還有甚麼積極的用處(我記得劉嘉也曾經提出類似的觀點;利申:和平君審查過,他沒有面露難色)。再提WG的獎品方案,這是更吸引的,也是更具爭議的。接下來我會從兩個方面解釋。其一是如何操作:如何取得款項,如何發放獎品這些我大概沒有異議(仿效亞洲月模式,或者叫Addis6月去意大利的時候跟基金會搞定,勸服他們捐獻獎品),問題是出在上面太子君提到的一點:如果得主拒絕領獎,怎麼辦?玩「遞補機制」還是自動懸空?搞不好的話,還是會被人詬病,說甚麼浪費金錢,甚至引來斂財的指控。其二是背後的影響:我在亞洲月的時候就已經申述過帶有獎勵的條目競賽的潛在缺點:就是一旦大會要給表現最好的參與者一個名銜,某些人就不會「志在參與」了,他們會參與以爬頭為目標的惡性競爭(我覺得上次動員令下面樓的樓主說要以打敗Carrotkit為目標,而且成功的事蹟可以描述這一點,可是我總怕他不爽),產生一種(強烈的)競爭意識,這樣一來動員令就不再是一門輕鬆的玩意了(雖然動員令本身就不應該這麼緊湊)。雖然並不是所有人都會這樣,不過現實社會上就是有人會不惜一切(包括交情)來奮力爭取蠅頭小利。

PS. 我認為現在大家是時候移玉步到WT:DC14展開本次動員令的籌備討論了。前幾天我跟小夥伴們提過,他們都認為現在是適當的時刻,而且他們認為本次動員令的籌備討論可以繼續好像上次一樣,分開商議動員令的主持人選舉、主題、計分規則和美術等事宜。--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日 (六) 15:28 (UTC)

我的理解是將作品成為編輯者們的一個念想,用於留念或者炫耀這個是編輯們的權利,我們應當尊重這個權利,特別是學生黨,他們渴望名譽和獎勵去證明他們自己;我們應當去支持並為他們鼓掌,而不是拿着鞭子站在旁邊擔心他們誤入歧途。物質是一個好事,它能讓好的事情持續的更久、效率更高。同樣,我( ✓ )同意採用亞洲月模式,以一定方式去滿足要求,比如條目的質量、數量和所對應的分數。如果拒絕領獎,我會建議繼位填補;如果放棄領獎,我們也尊重對方的價值標準(但我更希望大家能夠留個紀念,having fun! )。說實話如果我們主持召開一個華語範圍的維基大會,其承辦成本要遠百倍大於這個獎品範圍;如果有斂財指控的風險,我來承擔這個風險就好,無需管理員或者其他主編承擔。物質獎勵所導致的系統性風險我們並沒有遇到,為什麼不願意嘗試(它的風險性真大於我們五年前爭議的IP用戶直接創建條目麼?),況且我們可以隨時控制——如果出問題我們可以終止、如果禮物過多我們可以留下以備下次使用、或者還給基金會;如果禮物過少,可以再向基金會申請,甚至我自己填補空缺;物質獎勵將對動員令的效率和速度產生正面的促進作用,我是被嚇到了 —— 為什麼大家對於一個單價不值200元人民幣的小贈品如此焦慮呢?動員令我們都經歷了13輪了,有太多的問題和情況我們都遇到,但是我們仍然每年地開始並完成它。各位,再往前邁一步好麼?--🍌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3日 (日) 08:50 (UTC)
  • weak(-)反對,感謝Walter Grassroot長年為了維基百科操心,他提出這個議案肯定是希望中文維基可以改變當前持續衰弱的現狀。但我們必須正視一個事實,正如上面的討論中有用戶指出:「中文維基已經和世界維基脫節了。」一個好端端的東西,英文維基搞得好,但搬到中文維基,馬上就走樣變質。這就是所謂的「中國特色」,比如,「傳銷」在外國包括港澳台可以正常發展,到了大陸完全變質。恕我直言,部分國人整體的素質尚不足以領會「維基」二字,至少目前是這樣。在英語維基,物質獎勵可以促進社群發展,反觀中文維基,自從2012年(至少我知道是2012年)被AddisWang引入了「錢」之後,就開始變得越來越不像話,條目和編輯者的成長速度和質量都趨於衰弱下滑。什麼亞洲月之類的,搞的和首頁颶風系列一副樣子,只是那些條目沒人認真去看罷了,巴別塔就更不談了,除了個別人撈點好處外,並沒有為中文維基帶來什麼實質性的起色。因此,還望Walter Grassroot慎重考慮。好心不一定能辦成好事,有的時候,善即是惡。Galaxyharrylion留言2016年4月7日 (四) 04:25 (UTC)
  • (-)反對,只是覺得沒人會在意這些,也違背我等作為「志願者」的信念。(&)建議和商店協商一下,發點優惠券?(這樣勉強接受)-- learningis1st留言|工作區|歡迎加入密碼學專題 ฿ 2016年4月13日 (三) 06:57 (UTC)
(!)意見我們要小心有人會為了獎勵而參加,這些參與是無助於維基的優化--|1233 | 有問題? 2016年4月21日 (四) 08:59 (UTC)
強烈(-)反對物質獎勵--(叮噹呀,誰都喜歡,小貓也自豪!) 2016年5月15日 (日) 07:42 (UTC)
更新

稍微更新了一下信息,基金會的態度:

  1. 獎勵模式,按照本地維基社群設立的積分或者方式去做。比如積分排名或者投票制。這個如果沒有太大異議,可以轉到動員令14裏面合併討論。
  2. 獎勵成本,基本上兩件衣服50美元+一盒可以用於獎勵10名編輯的紀念品50美元 = 100美元,這個是整體成本。成本可以繼續放大,也可以繼續縮小。基金會對這筆開支沒有異議。說實話,我也不希望大家這點毛毛錢爭論。
  3. 實體證書的獎勵現在局勢不太可行,對於未成熟的基金會贊助項目,基金會不願隨意釋放logo版權。
  4. 獎勵討論,應當是在動員令結束後才進行,比如今年9月我才能陸續發放完這些。
  5. 獎勵放棄,獲獎人有權放棄接受獎勵。就跟汽車加油時候可以放棄領洗車卡。

以上。--🍌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7日 (四) 00:01 (UTC)

@Walter Grassroot請問閣下是否介意我縮略本段的標題?如上所述,我認為如果標題太長,會影響閱讀,倒不如把段名縮短。當然這主要是看你怎麼想。--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9日 (六) 11:44 (UTC)
@Walter Grassroot如果說沒logo的證書呢?-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4月18日 (一) 04:48 (UTC)
@春卷柯南和平奮鬥救地球,我沒問題,合併到這裏討論,反而可以規避很多客棧爭論(那裏太亂了)。關於證書我認為本輪爭取到的概率過低,最主要原因是基金會對我們動員令並不熟悉,我建議先以這個物質獎勵開始,然後一步步來,讓基金會熟悉我們的操作,會進一步建立他們對我們的信任與信心。至於證書之類的,隨着信任建立好後,這些事情均好推廣。--🍌不吃香蕉的大猩猩🐒 (😂😂😂😂) 2016年4月18日 (一) 09:55 (UTC)
只是想反駁一個論點:之前亞洲月也是嶄新的項目,不也是能夠拿到標誌的版權嗎?更何況我們辦動員令已經10年了。我的看法是,如果我們的活動跟維基媒體運動有關,基金會是會釋出標誌的版權的。不過我對簽發證書的憂慮並沒有消失。--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16年4月22日 (五) 10:1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