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風暴韋帕 (2025年)

![]() | 這是Weather Synchronize的用戶頁。使用者沙盒是使用者頁面的子頁面,屬於使用者的測試區,不是維基百科條目。 公用沙盒:主沙盒 | 使用指南沙盒一、二 | 模板沙盒 | 更多…… 此用戶頁的子頁面: 外觀選項: 用字選項: 如果您已經完成草稿,可以請求志願者協助將其移動到條目空間。 |
熱帶風暴韋帕 | |||||||
---|---|---|---|---|---|---|---|
Tropical Storm Wipha(英語) | |||||||
| |||||||
| |||||||
概況 | |||||||
形成日期 | 2025年7月15日 | ||||||
影響 | |||||||
影響地區 | 菲律賓 | ||||||
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熱帶風暴韋帕(英語:Tropical Storm Wipha,國際編號:2506)是2025年太平洋颱風季第6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韋帕」一名由泰國提供,是婦女的名字[1][2],此名稱為第5次使用。
發展過程
[編輯]2025年7月初的熱帶氣旋丹娜絲肆虐台灣及華南過後,熱帶輻合帶仍然活躍,一道季候風槽在南海至西北太平洋發展。早在丹娜絲的殘餘尚未徹底消散,仍為華南帶來大雨期間,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的傳統電腦數值預報、以及人工智能預報模式都已顯示季候風槽當中會有一個廣闊低壓區在菲律賓以東海域生成,並大致移向南海北部[3]。這個預報中的低壓區在7月15日形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其熱帶擾動編號96W。受惠於水溫超過攝氏30度的炎熱海水供應龐大能量,該低壓區快速組織,日本氣象廳在7月16日早上8時把該系統升格為熱帶低氣壓,隨即對其發佈烈風警報,即表示系統可能於1日內增強為熱帶風暴。與此同時,台灣中央氣象署亦把該低壓區升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TD09。香港天文台亦於下午4時15分表示菲律賓以東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4],至晚上8時45分把該低壓區升為熱帶低氣壓[5]。日本氣象廳在7月17日凌晨12時15分把該系統升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韋帕」,給予國際編號2506[註 1]。此時歐洲中期預報中心電腦數值預報的運算結果顯示,隨着副熱帶高壓脊向西伸展,韋帕移入南海北部並大致移向廣東西部至海南沿岸的機會甚高,且會在南海北部進一步增強,不過實際登陸位置及最終強度仍存有變數[6][7]。
影響
[編輯]菲律賓
[編輯]臺灣
[編輯]香港
[編輯]澳門
[編輯]中國大陸
[編輯]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
[編輯]註釋
[編輯]參考文獻
[編輯]- ^ 香港天文台.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2025-07-06].
婦女的名字
(繁體中文) - ^ 日本氣象廳. Original meanings of the names [熱帶氣旋名稱的意義]. WIS Portal – GISC Tokyo. [2019-06-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5-28).
A fresh water fish with small climbing perch
(英文) - ^ Met Warn天氣預警. 料菲東季風槽內將有廣闊低壓區發展. 2025-07-13.(繁體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03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25-07-16.(繁體中文)
- ^ 香港天文台. 天氣稿第145號-本港地區天氣預報. 2025-07-16.(繁體中文)
- ^ Met Warn天氣預警. 潛在風暴週末至下週初靠近. 2025-07-15.(繁體中文)
- ^ 黃逸雋、林家輝、楊逸朗、郭於庭. 天氣隨筆:大暑前打風. 香港天文台. 2025-07-16.(繁體中文)
參見
[編輯]外部連結
[編輯]
- (英文)颱風2000:各氣象部門對丹娜絲的預測路徑集合
- (日語)日本氣象廳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聯合颱風警報中心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簡體中文)國家氣象中心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繁體中文)臺灣中央氣象署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繁體中文)香港天文台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實時天氣稿(7月16日)
- (繁體中文)澳門地球物理氣象局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首頁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英文)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 惡劣天氣公告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