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存檔10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編輯請求 2020-06-24

請求已處理

香港並不是「外國」,不能將大陸與香港的貿易稱為「對外貿易」,建議要麼刪除香港,要麼更改名稱為「大陸與其他地區貿易」悠穹落雪留言2020年6月24日 (三) 04:31 (UTC)

完成以及@悠穹落雪:本質上其實也沒有錯誤,過去這一塊屬於對外貿易部管理,現在屬於商務部管理,考慮到內容的問題,直接改成"商貿合作"可能比較恰當。~ƒ(方)^ρ2020年6月24日 (三) 05:52 (UTC)

關於「簡稱大陸」的表述

  • 之前的編輯請求沒有理會,我試圖直接編輯也被回退,在這裏再次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 「中華人民共和國」沒有「大陸」這一簡稱
  • 根據註釋,這一依據是來自《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條例」中對「大陸地區」一詞的定義是「指臺灣地區以外之中華民國領土」,請注意,是領土,是一塊地區、是一個地理概念。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政治概念,是一個國家、一個政權、一個政府。你不能說一個國家的簡稱是一塊地區。這是對「條例」的曲解。中華民國政府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存在,怎麼可能為她還發明一個簡稱呢?從這個角度,「紅色中國」「共產中國」「中共」都比「大陸」來得更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的稱號,起碼這幾個也是政治概念。
  • 註釋中還提到,這是為了避免地域中心。如果一定要加上「簡稱大陸」才能避免地域中心,不如也在中華民國條目中加上「簡稱中國台灣」,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官方條文中的確這樣稱呼中華民國政府,這兩者的性質是相同的。顯然各位編輯者不會認同。
  • 我提議,參考中華民國條目中「目前因其實轄領土的政治處境常通稱『台灣』」的表述,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條目中「簡稱大陸」的表述改為:「因其實際控制領土亦常以中國大陸稱之」。

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10日 (四) 07:51 (UTC)

很明顯,有很多可靠來源可以證明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政治實體,可以稱為大陸或中國大陸。正是因為要避免地域中心,避免受其片面政治態度的影響,所以添加「或大陸」是必不可少的。而「中國大陸」有兩個用法:一是指含港澳的大陸,二是指不含港澳的大陸。前者,共產黨和國民黨都用;後者,台灣陸委會用得多,大陸則用內地。雖然不必要用「兩岸條例」來詮釋這一點,因為將PRC稱為中國大陸經常在媒體見到。其實,中港矛盾、親中反中,這樣的詞都能出現時,還有甚麼是不可能呢?芄蘭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03:37 (UTC)

KMT周錫瑋:所謂的"中國",我們稱之為"大陸",我們是"台灣",他們是大陸。我們一起是一個"中國"。[1]

台灣聯合報:藝人出演大陸國慶 蘇揆重砲批[2]

新加坡聯合早報: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透過外交部官網提到,他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已要求日本作出澄清。[3]

美國Naval News:South Korea terminated its diplomatic relation with Taiwan in 1992 and asked the ROC embassy personnel to leave within 24 hours and the ROC properties to be transferred to PRC (mainland China).[4]

英國BBC: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31日就台北市長柯文哲受訪發表對兩岸關係看法應詢表示,我們注意到了相關報道。[5]

芄蘭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03:56 (UTC)

(*)提醒@芄蘭你所列舉的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被稱之為「大陸」或「中國大陸」的5個來源,全部涉及兩岸關係。可見,這並不是普遍的、一般意義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或通稱。我們並沒有否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特定條件下可以被稱為「大陸」或「中國大陸」。事實上,在該條目的國名章節已經有相關表述。我反對的是,強行在首段描述「正式簡稱」之外的稱號,這涉嫌地域中心。當然,如果你能找到可靠來源(類似這樣),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或通稱「中國大陸」或「大陸」,我們可以繼續討論。Cq521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10:36 (UTC)

  1. 就一個名詞概念的外延而言,中國大陸不可能不涉及兩岸關係,正如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能不涉及兩岸關係,新聞來源是否涉及兩岸關係,亦和「是否可將PRC稱為大陸」沒有直接聯繫。所以我想你所要求說明的是,單就其內涵而言,是否可以作為獨立的描述PRC的名詞。
  2. 很顯然,是。如果「大陸國慶」不夠明顯,不妨看看這幾篇:大陸強力回擊 美國還在觀望江啟臣:美陸變局 中華民國應避免淪為棄子蝗災疫情水災接踵而來 陸恐爆糧食危機 大陸嚴打資金外流引起恐慌 澳門賭業走資嚴重經濟雪上加霜大陸編劇披露抗日劇為何淪為「荒誕喜劇」
  3. 不用再拿聯合國的文件來解釋,1971年聯合國接納了大陸,所以聯合國的立場實際上與大陸的立場相同,而教廷還不承認PRC是個國家(可靠來源)。所以聯合國和大陸是相同的偏見,只認為這種立場是正確的,這就是地域中心。中文世界流行觀點要麼就是來自大陸,要麼來自台灣。對於親中華民國者而言,大陸才是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簡稱。
  4. 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實體的稱呼之法理依據,出自《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施行細則》 :本條例第二條第二款之施行區域,指中共控制之地區。可與《大陸委員會組織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互參。芄蘭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14:53 (UTC)
  • (*)提醒@芄蘭如果您認為您列舉的這些例子足以支撐「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大陸」,那我也可以舉出無數來自中國大陸的媒體報道、政府官員觀點來證明「中華民國簡稱中國台灣」。很顯然,這種證明並不能服眾。——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18:51 (UTC)
  • (*)提醒@芄蘭請您再仔細閱讀一下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它說的是『「大陸地區」指「中共控制之地區」』,這和『「大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有本質上的區別。「中共控制之地區」是一個「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國家、政府、政治實體,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概念,怎麼可以如此劃等號?如果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里明確指出「大陸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您的觀點才可以以此論據論證。
  • (*)提醒@芄蘭按照您「中文世界流行觀點要麼就是來自大陸,要麼來自台灣。對於親中華民國者而言,大陸才是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簡稱」的觀點,那麼中華民國這個條目是否應該存在都要重新評估,因為根據來自大陸的流行觀點對於親中華人民共和國者而言,這個國家根本就不存在,「中國台灣」才是對這個政權的稱呼。同樣地,蔡英文的職位不應該是「中華民國總統」,而應該是「中華民國總統或台灣地區領導人」。如果您認同中華民國的存在與否、中華民國的國號是什麼、中華民國總統的職位如何稱呼這類議題不應取決於其他人的觀點,那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也不應該由其他人定義。——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28日 (一) 19:04 (UTC)
      1. 無人可以否認在PRC的語境中,中華民國簡稱中國台灣。基於消除地域偏見的考慮,我支持你將這稱呼加入到對應頁面。
      2. 「中共控制之地區」是大陸地區,而大陸就是對政治實體——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慣用稱呼。此點已被我給出的多個可靠來源論證,完全不需要《條例》明確指出甚麼東西。你並未給出「大陸不是該政治實體的常見稱呼」的直接論證,因而也不構成有效的論證(根據WP:RS)。
      3. 你的第三條建議是不可行的——因為WP:PB明確地將二者作為平等的政治實體對待,並且對於主權爭議保持沈默。我也完全接納你在中華民國總統或蔡英文條目,加入PRC的相應稱呼,這正是維基百科海納百川、保持中立的精神,就像對李登輝的介紹也是有兩面。「事物的簡稱,不應該由其他人定義」,顯然沒有根據,維基百科關於外國名人,甚至中國名人的介紹可以提供大量反例,蔣介石稱呼自己「老蔣」嗎?
      4. 再者,你說「事物的簡稱,不應該由其他人定義」,豈不與Cq521提出的聯合國下屬組織對PRC的闡釋,互相矛盾?依此假設,Cq521的論證完全無效。
      5. 「或大陸」在該句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正是因為存在「簡稱中國」這樣一種片面、單一的論述。換言之,除非中華民國的聲索完全消失,否則這兩種立場應當被同時介紹(根據WP:NPOV)。芄蘭留言2020年9月29日 (二) 01:09 (UTC)

註:此處原有文字,因為與本討論頁面無關,已由芄蘭留言)於2020年9月29日 (二) 01:09 (UTC)刪除,尚祈見諒。若有異議請至互助客棧或向管理員反映。

        1. 「中華民國」和「中國台灣」字數相同,怎麼會是簡稱呢?您對簡稱一詞的理解有誤。「中國台灣」是「中華民國」在中國大陸的別稱、代稱,絕非「簡稱」。同樣地,「中國大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的別稱、代稱,這沒有人可以否認,但絕非「簡稱」。別稱多了,「中共」「共匪」「支那」「我兔」這些都是啊,使用人數都不少啊,這些要是都放在首段首句可放不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只有一個:「中國」。再給您舉個例子,「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的唯一簡稱是「朝鮮」,而不是「北朝鮮」或「北韓」,後者是俗稱、別稱、代稱。您需要給出的論據是明確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大陸」的可信參考來源,而不僅僅是提供一堆使用「大陸」代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實例。
        2. 不是您接納我去修改「中華民國總統」條目,這明明是您自己的論點,是您覺得所有的別稱都應該寫在第一句的。如果您認為您的論點是有理有據的,您應該負責把這些條目全部修改掉,而不是只盯着「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條目。您想出來一套論點,只在和自己利益相關的領域拿出來據理力爭,卻在和自己利益衝突的領域置之不理,這叫雙標。我從頭至尾都不覺得應該在首段首句註明其他人常用的稱呼,我認為對於稱呼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名從主人WP:名從主人
        3. 總結一下,在正文下面單獨開一節「世界各地對xxx的稱呼」,並在其中介紹「台灣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大陸」,我完全接受,而且其實類似內容已經存在了;但是在首段首句寫「簡稱大陸」,我不接受。——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29日 (二) 02:18 (UTC)
        4. 您「『中共控制之地區』是大陸地區,而大陸就是對政治實體——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慣用稱呼」的論據就更奇怪了,這種稱呼還能等號兩邊互相抵消的嗎?那如果這麼說,「北京當局」這個詞也經常用來指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其中「當局」和「政府」是同義詞,那是否意味着在您眼裏「北京」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所以您覺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可以寫作「北京北京」?——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29日 (二) 17:38 (UTC)
          1. 「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簡稱「北韓」,非常合理。「中共」「共匪」「支那」「我兔」等代稱在WP:NPOV所規定的「少數但重要的觀點」中,遠不如「大陸」重要,並且該等詞語還有進一步的人種和政權歧視問題。而「簡稱中國或大陸」則是相輔相成,是一個問題的兩方面。根據WP:RS,我所給的很明顯就是可靠來源,如不服可請行政員仲裁。
          2. 維基百科沒有這種義務。名從主人是標題,這裏是文內的敘述。
          3. 根據避免地域中心和WP:RS,「簡稱中國」是立場偏頗的論述,不接受修訂說明存在政治偏見。不過可以想出一個讓你也覺得順口的方案,比如「在台灣以外的大多數場合被簡稱中國」或者「又稱中國,台灣泛藍陣營稱其為大陸,海外華人常以中共代之」。
          4. 我未說抵消,只是說你之前的論證「大陸地區是一個地理概念→這個實體不能簡稱大陸」不合理。北京是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的簡稱,你覺得中央政權+地名是否合適?芄蘭留言2020年9月30日 (三) 03:02 (UTC)
          • (?)疑問:討論的主題是「關於『簡稱大陸』的表述」,為什麼閣下煮着煮着就把「簡稱『中國』」刪了?(就很怪)--SEX! 2020年9月30日 (三) 05:01 (UTC)
          • 「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整個名字裏有「北」字和「韓」字嗎?它連簡稱都不是啊,又怎麼可能合理呢?「北韓」的稱呼來自「大韓民國未實際統治的北部地區」,這個稱呼就隱含了幾個觀點。第一,使用這個稱呼的人不認同朝鮮政府的合法性;第二,使用這個稱呼的人認同韓國政府的合法性;第三,使用這個稱呼的人認為朝鮮半島北部地區的主權是屬於韓國的。「北朝鮮」同理。但「朝鮮」一詞僅僅是文字上的縮略,沒有對這個詞添加以任何字面意義以外的理解,這才叫「簡稱」。同樣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唯一簡稱就是「中國」,它是完全忠於字面的縮略,其他諸如「中共」「中國大陸」之類的都夾雜了私貨,夾雜了與原詞無關的額外個人觀點。這也是為什麼,「中華民國國軍」的簡稱是「國軍」而不是「台軍」;「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簡稱是「解放軍」而不是「共軍」,即使的確有很多中文使用者使用後者的稱呼。
          • 您說「『簡稱中國』是立場偏頗的論述」,這是無稽之談。我重申一下,「中國」是唯一一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面簡稱,是唯一一個沒有立場、沒有夾雜個人觀點的簡稱。既然都沒有立場,何來偏頗一說?反而是您試圖添加的每一個詞語,都有着向不同程度偏頗的立場。
          • 北京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的簡稱」,同樣地,這個長詞組裏都沒有「北京」這兩個字,怎麼會是簡稱呢?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所以有人用它來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就像我們會說,「幾位紅領巾去照顧老奶奶」,這裏的「紅領巾」是在代稱「少先隊員」,從文學角度說是一個「借代」的修辭手法,你能說「『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簡稱『紅領巾』」嗎?不能。
          • 「中國少年先鋒隊隊員」的簡稱是「少先隊員」,不是什麼「大陸少年先鋒隊隊員」,更不是「紅領巾」。當然,這個世界上也許有很多中文使用者使用這後兩個名字來稱呼同樣的一群人,但這不代表這兩個名字也是它的「簡稱」。同樣地,的確很多人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大陸」,但它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只有一個,就是「中國」。——Glenxoseph留言2020年9月30日 (三) 07:41 (UTC)
            • 「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簡稱北韓」,一符合「簡」,二符合「稱」,所以這是簡稱。「沒有對這個詞添加以任何字面意義以外的理解,這才叫簡稱」是你的原創觀點。
            • 錯誤。「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文簡稱是由說中文的人賦予的,簡稱其為中國完全彰顯了相應的認知和立場,違背WP:NPOV
            • 沒有「北京」這兩個字,也可以是簡稱。「安徽省」簡稱「皖」,你知道嗎?你的第4點論證也犯有相同錯誤,就不再重複了,只是提醒一下「中華人民共和國」還有一個簡稱「華」。芄蘭留言2020年9月30日 (三) 18:22 (UTC)
              • 1.「皖」是代稱,就像部分人用「中國台灣省」、「台灣」代稱目前的中華民國,部分人用「蔣介石為首的反革命份子」代稱「國民黨」一樣,只是個代稱。
              • 2.如果閣下還是無法理解的話,請問「北歐四國」是簡稱嗎,「外蒙古」、「外蒙」是簡稱嗎?另外,還真沒多少人叫過「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這個名字,如果真的有簡稱,「朝鮮」跟隔壁的「韓國」似乎才是簡稱。
              • 2.特朗普:CHINA!
              • 3.提醒一下,此討論的主題是「大陸」一詞的合理性,閣下為何刪了簡稱「中國」之後還把我的疑問刪了我暫且蒙在鼓裏。不過還是請指出哪裏違反了討論頁指引,謝謝。--SEX! 2020年10月1日 (四) 02:19 (UTC)
                • 1.皖是簡稱,約有 10,700,000 項結果佐證這一點,自然也是代稱。否認皖是安徽的簡稱,就好像硬凹屈原不是中國人一樣,依據雪球原則,請你不要再在這一點上浪費時間。
                • 2.和第1點的道理相同,北韓和朝鮮都是對那個實體的簡稱。
                • 3.你寫錯了編號。不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 4.就像你說的,這是討論「大陸」問題,那和我刪去「中國」有何關係呢?芄蘭留言2020年10月1日 (四) 06:00 (UTC)
                  • 1-1.昨日份的名人名言:達成共識之前,刪去片面表述——芄蘭
                  • 1-2.今日份的名人名言:就像你說的,這是討論「大陸」問題,那和我刪去「中國」有何關係呢?——芄蘭
                  • 1-3.你的討論也是關於簡稱中國的。根據閣下所著的《常識》,很明顯,這是有關係的;如果沒關係的話,則代表閣下完全只在討論「大陸」的問題,就如閣下所著的《常識》一文中舉出的一樣,閣下既然沒有發起討論,當然更不能以「達成共識之前,刪去片面表述」為理由修改了;當然了,還是《常識》一文中提到的,「達成共識」之前先進行更改,本身就是錯誤的。
                  • 2.懶
                  • 3.安徽當然可以說是簡稱,不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權』跟「安徽」兩個詞相對應的稱呼是否一樣呢?就像部分人用「中國台灣省」、「台灣」代稱目前的中華民國,部分人用「蔣介石為首的反革命份子」代稱現如今在台灣的「國民黨」一樣,這些跟「皖」是一個概念嗎?
                  • 4.還是問一下,「外蒙古」、「外蒙」是簡稱嗎?既然閣下的祖國也承認了蒙古的地位,我想回答這個問題也無妨(畢竟蒙古國本身也才3個字)--SEX! 2020年10月1日 (四) 06:53 (UTC)
                    • 我寫的是達成(大陸)共識之前,刪去(簡稱中國)片面表述,二者互無掣肘。
                    • 我說皖是簡稱和代稱,你卻說只是代稱,為何現在你又說是簡稱?
                    • 「祖國」與「承認地位」是風牛馬不相及的概念,請先了解甚麼是祖國。勿須更多討論,作兩個判斷即可:一、你是否承認「大陸」是對本條目所描述事物的稱呼?二、「大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哪個字數少?芄蘭留言2020年10月1日 (四) 11:20 (UTC)

一、你是否承認「大陸」是對本條目所描述事物的稱呼?


二、「大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哪個字數少?


芄蘭留言2020年10月1日 (四) 11:20 (UTC)

    • 1、「「祖國」與「承認地位」是風牛馬不相及的概念」,沒錯,所以這跟我說的閣下的「祖國」承認了「蒙古國」的「地位」有什麼關係呢?閣下作為哲學博士,不至於看不懂這句話,我只是想問,對於蒙古國的這幾個稱呼,是什麼看法,謝謝。
    • 2、閣下都說了「二者互無掣肘」,那豈不是承認了你刪內容跟討論沒有關係。所以你為什麼要刪?
    • 3、「當然可以說是簡稱」閣下可以當做我對這個問題妥協了,不過,還請看後半句。
    • 4、不承認,維基百科具有普世價值,全世界(起碼很大部分,當然得除了除了芄蘭國民)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有「中國」這個簡稱(特朗普:CHINA!),然而很明顯,任何一國人(還是得除了閣下祖國)看到了「大陸」一詞都會愣着,若是不在後面再加個「中國」一詞,可能誰都不知道在說誰,不過加上中國一詞,似乎再怎麼着也跟「簡稱」沾不上邊了。--SEX! 2020年10月1日 (四) 12:25 (UTC)
      • 1、我並非哲學博士,請勿訛傳。維基百科不是為沒有規管的自由言論而設的論壇,請直截地作二關鍵判斷,解決核心爭議,對討論大有裨益。
      • 2、我刪是依據合適的理由,但與本討論無關,你可另闢一節討論。
      • 3、「大部分人稱呼中國,少部分人稱呼大陸」,我感謝你。依據WP:NPOV,應當避免片面表述,所以中國、大陸應當出現在同一段論述中(有普世價值——姑且認為這是衍生自WP:NPOV的判斷——就應是兼顧不同立場的表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觀點和世界很多國家都不同,如果排斥它的觀點,是否仍符合你說的普世價值)。芄蘭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1:09 (UTC)
        • 1.?
        • 2.根據《常識》,芄蘭語維基百科的理由不適用於此
        • 3.我說過?(我甚至都沒提到過「簡稱」,我們這裏把縣城之外的地方稱作「上鄉」,「上鄉」的人來縣城叫做「下來」,請問縣城可以簡稱「下面」嗎)--SEX! 2020年10月3日 (六) 04:32 (UTC)
          • 「大部分人稱呼中國,少部分人稱呼大陸」,係由「除了閣下祖國)看到了「大陸」一詞都會愣着」得出,感謝閣下的表態。芄蘭留言2020年10月4日 (日) 12:15 (UTC)
            • 可以,《理解》滿分(懂不懂什麼是默許.jpg)。不過在芄蘭國受到聯合國承認之前,請將這句話理解成,「除閣下一人」,謝謝。也請注意,刻意歪曲他人發言並不能證明閣下的論述多清晰,於漢服的討論如此,這裏的討論也如此,請不要到哪裏都這麼《義憤》。--SEX! 2020年10月5日 (一) 01:17 (UTC)
      • 芄蘭可是曾經在本年6月26日至7月11日當了半個月的哲學博士,至於那個亂刪他人留言的所謂「合適的理由」,有如「芄蘭的事實」和「芄蘭的論證」一樣,除了芄蘭本人以外沒有其他人會認為是那一回事。--No1lovesu2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2:18 (UTC)
  • 「大陸」一詞確實可以做為所謂「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稱,但我對是否要把這個稱呼放在導言有所保留。如果真的要放的話,必須像中華民國條目導言中提到的「臺灣」通稱一樣,較完整的敘述為什麼「大陸」一詞可以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通稱,不然肯定會被反對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10月1日 (四) 02:09 (UTC)
  • 我的意思是說,簡稱是一個複雜名詞的縮略稱呼,它來源於這個複雜名詞本身才叫簡稱。「中國」這個簡稱是來自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但「大陸」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毫無關係的另一個詞,只是部分語境下指代同一個東西。
  • 舉個例子,「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這個詞是過去三四十年才出現的,在此之前,一戰時期對於這個症狀的命名是「Shell shock」。他們的意思是非常接近的,指代同一個病症,且「Shell shock」無論從拼寫還是發音的角度都比「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短很多。難道「Shell shock」是「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簡稱嗎?當然不是,他們是兩個來源完全不同的詞彙,只是有時可以指代同一個東西而已。「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唯一簡稱是「PTSD」,這才是基於這個複雜全稱縮略而來的簡稱。
  • 「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也一樣,「朝鮮」是由這個複雜全稱縮略而來的簡稱,而「北韓」則是完全另外一個來源的詞彙,和「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毫無關係,只是可以指代同一個東西而已。
  • 同理,「墨鏡」也不是「太陽眼鏡」的簡稱,但「陽傘」是「太陽傘」的簡稱;「話筒」也不是「麥克風」的簡稱,但「立麥」是「站立式麥克風」的簡稱;「米高積遜」也不是「米高傑克遜」的簡稱;「民國」也不是「共和國」的簡稱;「月黑高飛」也不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簡稱;「土豆」也不是「馬鈴薯」的簡稱。雖然他們說的是同一個東西。
  • 您說『一符合「簡」,二符合「稱」,所以這是簡稱』,我不能苟同。這個問題您可以查閱自己祖國的詞典,《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它對於「簡稱」一詞的定義是「泛指較為複雜之名詞的簡略表示形式」,明確說了,把一個複雜的詞本身簡略地表示的,才叫簡稱,而不是您說的只要是表達同一個意思的、更短的詞就是簡稱。
  • 至於您提出的省份縮寫,在辭典上也有答案,它對於「簡稱」一詞的定義第二條就是『特指地名的簡易稱呼。如「安徽省」簡稱為「皖」、「山東省」簡稱為「魯」等。』。這是特指,特殊情況,而上一個情況才是泛指,普遍情況。也就是說,除了這種省份地名以外,簡稱必須是縮略自複雜名詞本身的。

——Glenxoseph留言2020年10月3日 (六) 03:27 (UTC)

    • 你們認為簡稱中,字的構成,必須來自於名詞本身(從而符合某種縮略的形式),是原創觀點。事實是,皖是安徽省的簡稱、閣揆是行政院院長的簡稱,而北韓就是朝鮮人民民主主義共和國的簡稱,這可以被大量可靠來源印證,或許你們的觀點可以這樣表述:「由詞語組成文字直接得出的簡稱是...比如安徽省、行政院院長由字面直接得出的簡稱分別是安徽、院長。」簡稱的含義就是簡易、簡單的稱呼,國語辭典說「簡略表現形式」,還是一樣的意思,它雖然把地名抽出,但表達的都是相同的意思。我之前從字數上比較「中華人民共和國」與「大陸」不夠嚴謹,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構詞上至少有「中國、中華、人民、共和」這四層含義,而「大陸」則只有一層含義,所以「大陸」是更為簡易的稱呼,它是複雜名詞的簡略表現形式,只是中文使用者了解中華民國相關知識後才使用這一簡稱,正如他們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相關知識後,才會使用「中國」簡稱一樣。漢典:「簡稱」的解釋在此(包括新華、國語、百度),足以證明你們認為字的構成,必須來自於名詞本身,是毫無道理的。芄蘭留言2020年10月4日 (日) 11:52 (UTC)
        1. 我從來沒有說過「簡稱中,字的構成,必須來自於名詞本身」。我說的是「簡稱必須來自於全稱」,而「簡稱中的字來自全稱」指是「簡稱來自全稱」的一種體現形式,即,如果「簡稱中的字來自全稱」,則一定「簡稱來自全稱」,反之未必。「簡稱來自全稱」還有很多其他的體現形式。
        2. 這也不是我的原創觀點,我已經告訴您來源了,《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明確說了「簡稱」一詞的含義是「泛指較為複雜之名詞的簡略表示形式」,將一個複雜名詞簡略表示的才是簡稱,而不是「在某種情況下指代可以同一個東西的兩個詞中,較短的那個詞,是較長的那個詞的簡稱」。「安徽省」的例子我也已經給您解釋了,您視而不見,我再說一遍。至於您提出的省份縮寫,在辭典上也有答案,它對於「簡稱」一詞的定義第二條就是『特指地名的簡易稱呼。如「安徽省」簡稱為「皖」、「山東省」簡稱為「魯」等。』。這是特指,特殊情況,而上一個情況才是泛指,普遍情況。也就是說,除了這種省份地名以外,簡稱必須是縮略自複雜名詞本身的。
        3. 您可能不了解字典詞典的編撰的流程,我這麼說吧,字典應該是嚴厲杜絕不同義項的交叉重複的。如果兩個義項是重複的,原則上是不可能分成兩個不同的義項的。所以您說的「還是一樣的意思,它雖然把地名抽出,但表達的都是相同的意思」才是個人原創觀點。
        4. 您說「閣揆是行政院院長的簡稱」,這是錯誤的。「閣揆」是「行政院長」的雅稱。您喜歡雅稱可以去<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3681477>這裏欣賞,這裏有一堆比原名短的雅稱,但是它們不是簡稱
        5. 您舉例的漢典裏面說「複雜名稱的簡化」,這更能印證您的理解是錯誤的。複雜名詞本身的簡化必須是基於複雜名詞本身的,這才叫「簡化」,而不是另外起一個來源完全不同的字數短的字。
        6. 台灣地區稱呼「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大陸/大陸」,本意並不是為了簡化這個名詞,而是為了規避使用這個有主權性質的稱呼,這和大陸地區稱呼「中華民國總統」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的目的是一樣的,去除名詞中的主權含義。如果1949年國號定為「中國」兩個字,台灣還是會稱呼為「中國大陸」的,這個稱呼本身就不是為了簡化。這條我懶得找來源了,您可以聲稱是我的原創研究,但您內心知道我說的是對的。
        7. 我給您類比一下,您的意思如果放在單個的漢字裏,就好像在說,只要是意思一樣的字,筆畫少的字就是筆畫多的字的簡體字。不是的,簡體字必須來源於某個繁體字才叫簡體字。按照您的意思,「炎」和「熱」含義是一樣的,在表達「hot」的時候是可以通用的,其中「炎」的筆畫比「熱」要少的多了,所以「炎」是「熱」的簡體字。怎麼可能呢?「炎」和「熱」是來源完全不同的兩個字。必須要基於這個字本身簡化的字才能叫簡體字,就像「熱」的簡體字是「熱」一樣。
        8. 您可以先回答一下這幾個問題:「墨鏡」是「太陽眼鏡」的簡稱嗎?「話筒」是「麥克風」的簡稱嗎?「米高積遜」是「米高傑克遜」的簡稱嗎?「月黑高飛」是「肖申克的救贖」的簡稱嗎?「土豆」是「馬鈴薯」的簡稱嗎?「智能手機」是「智能手機」的簡稱嗎?「李登輝」是「岩里政男」的簡稱嗎?「令尊」是「你爸爸」的簡稱嗎?「爹」是「爸爸」的簡稱嗎?
        9. 我就要求一點,您找出一個可靠的(不能是那種三流媒體)來源,裏面明確寫着這一句話「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大陸」的,而不僅僅是找一堆民間用例。如果僅僅是民間用例多就可以算數,那「唐納德特朗普」在華人區最常用的簡稱應該是「懂王」,請問您是否接受。
        10. 現在這個條目在被保護期間,無法修改。如果您真的認為自己的理論是站得住腳的,您也是真的為了避免中文維基百科地域中心,您應該負責把這些相關條目全部修改掉,比如台灣各種領導人,各種行政機構的頁面,順便在「中華民國」條目第一句寫「簡稱台灣省」之類的。而不是只盯着「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條目,當別人邀請您修改其他條目是輕描淡寫地回一句「樂觀其成」。您想出來一套論點,只在和自己利益相關的領域拿出來據理力爭,卻在和自己利益衝突的領域置之不理,這叫雙標。哦對了,「雙標」是「雙重標準」的簡稱,這才叫簡稱。
      • ——Glenxoseph留言2020年10月4日 (日) 21:41 (UTC)
          1. 首先,我們取得了一點共識:「簡稱來自全稱」有很多體現形式,不必要每個字都來自於全稱。其次,你的第一點論述存在漏洞:你說除省份地名外如何如何,然而原文只是說地名,而未說一定要是省份地名。
          2. 我先前已經修正了只以字數判斷的意見,麻煩你認真看看上一段回復。
          3. 基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本身,得出中國這一簡稱,是基於中文使用者對這個詞與對世界的認知(否則你將得出中華或什麼其他的簡稱),得出大陸亦然(這當然是基於詞語本身,只是並非直接採納原詞用字,道理與閣揆有相似之處,你說閣揆不是行政院院長的簡稱,恐貽笑大方)。無論你認為起源如何,均不改變中文使用者以大陸作為該政治實體簡稱的事實。
          4. 來源問題:你們以聯合國組織將China釋為PRC為來源,我也給出了將mainland China釋為PRC的來源。
          5. 其他意見,與討論主題無關,更非維基方針要求,恕不贅述。芄蘭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03:21 (UTC)
            1. 其他意見雖與討論主題無關,但是完全符合您對「簡稱」的定義。無論你認為起源如何,均不改變中文使用者以「懂王」作為「唐納德特朗普」簡稱的事實,那麼您應當認同「唐納德特朗普」的簡稱為「懂王」,包括我舉出的所有其他例子。如果您對這些例子避而不談,僅僅堅持「大陸」這一孤例,那麼您的論點存在雙重標準的邏輯謬誤,根據歸謬法,您的論點是不成立的。——Glenxoseph留言2020年10月5日 (一) 05:48 (UTC)
              1. <必須要基於這個字本身簡化的字才能叫簡體字>,那為何图是圖的簡化字,冬和地圖有什麼關係?<我先前已經修正了以字數判斷的意見>,並且無論該人名簡稱為何,不影響地名的判斷。芄蘭留言2020年10月10日 (六) 04:27 (UTC)
                1. 「圖」是「圖」的草書楷化,裏面有個「冬」不代表和冬天有關。就像「澀」里還有個「刃」,但這個「刃」是倒過來的「止」,與刀刃毫無關係。辭典中說的是「地名」,「中國」不是地名,因此不屬於此義項,屬於第一條義項。——Glenxoseph留言2020年10月10日 (六) 12:57 (UTC)
                • <必須要基於這個字本身簡化的字才能叫簡體字>,图裏的「冬」與「冬天」無關,但图仍然是圖的簡化字
                • <必須要基於這個名稱本身簡化的字才能叫簡稱>,中國大陸裏的「大陸」與「國家」無關,但「大陸」仍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
                • 謝謝,我們終於達成一致看法。
                • 不過仍有一點補充:中國當然是個地名,就像杭州、歙縣一樣,PRC當然也是,就像華盛頓特區、楚雄州、關新里一樣。
                • 基於閣下在反台獨之誤導性編輯作出的貢獻,我可妥協方案為簡稱中國、華,台灣及海外地區也稱之為中國大陸、大陸。芄蘭留言2020年10月11日 (日) 05:56 (UTC)
                    1. 我沒有和您達成共同意見,您不要意淫好嗎。您也不要因為我的政治偏好妥協,我支不支持台獨和大陸能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簡稱毫無關聯,更與您無關。我再說一遍,「圖」是基於「圖」的草書簡化而來的,它裏面的「冬」形和「冬天」的「冬」毫無關係,同一個字形當然可以有多種來源,這是最基本的漢字知識。「必須要基於這個字本身簡化的字才能叫簡體字」的說法沒有任何問題。
                    2. 關於這一點您唯一可以反駁的論據,我都幫您想好了,就是為什麼「蝦」是「蝦」的簡化字,為什麼「讓」是「讓」的簡化字,這兩個字的聲旁和原來毫無關係,他們並不是基於原字簡化的,所以我的論點有漏洞。其實這的確不是簡化過程,只是選了另一個筆畫更少的異體字來代替原字,在學術界,這種現象更確切的叫法叫作「重選正字」。但是呢,這兩個字是被收錄進《簡化字表》裏的,是有來源支持的,所以我們可以稱它為簡化字,俗稱簡體字。同樣地,如果您能找出明確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大陸」的可信來源,我也可以接受。——Glenxoseph留言2020年10月14日 (三) 05:50 (UTC)

請恕我遲未參與此討論。現時我對有關中國稱呼的意見如下:

  1. infobox裏不使用native_name參數,「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為官方語言的國家長名;現時放置簡稱與該參數本意完全不同,即移除infobox裏有關簡稱的表述。
  2. 保留此版本中首句內容,或許增加「中華民國臺灣)方面稱之為『中國大陸』」之類的敘述。

以上。--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0年10月4日 (日) 22:16 (UTC)

@芄蘭,在內容達成共識前請勿對有爭議內容進行修改。||留言2020年10月14日 (三) 07:3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