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草稿:夢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夢核(英語:Dreamcore)是一種結合了超現實主義、幻想和潛意識等元素的亞文化美學。觀看者會擁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受,猶如在夢裏一樣,這源自對夢境、超現實和模糊記憶的視覺表達。

起源

[編輯]

夢核並無明確的起源,可能來源於一位名為jaaaaaim的Tumblr用戶[1]。2019年夢核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廣泛流行,2021年7月在中國大規模流行。

風格

[編輯]
  • 超現實與朦朧感:畫面常常帶有模糊、低清晰度的濾鏡,給人一種似真似幻的感覺,像是記憶中的碎片或模糊的夢境。
  • 復古與懷舊元素:使用90年代和00年代的數碼風格,如舊計算機界面、CRT顯示器、老式3D渲染等,營造出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氛圍。
  • 空曠與孤獨感:場景往往是空蕩蕩的房間、無限延伸的走廊、無人的遊樂場等,讓人感到神秘、迷失甚至略帶不安。
  • 象徵性意象:包括無重力空間、漂浮的物體、怪異的建築、重複的文字等,強調夢境邏輯的不確定性。
  • 情感導向:夢核作品通常帶有一種淡淡的憂鬱或超然感,讓觀者產生共鳴或思考現實與幻想的邊界。
  • 晴朗型:碧藍天空下廣闊的草坪、晴空下的城市或小鎮都可能有夢核感。
  • 懷舊型:如千禧年代的建築風格(藍色玻璃與白色瓷磚牆)
  • 荒廢型:本該熱鬧的地方卻沒有人,如無人的街道,無人的兒童樂園。
  • 日系型:取景地為日本,多數近似于晴朗型。如晴空下的日式街道,小巷。

圖集

[編輯]

拓展閱讀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