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阿拜多斯王朝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拜多斯王朝
約前1650年—約前1600年
第十五王朝、阿拜多斯王朝和第十六王朝時期的埃及地圖
第十五王朝、阿拜多斯王朝和第十六王朝時期的埃及地圖
首都阿拜多斯
常用語言古埃及語
宗教
古埃及宗教
政府絕對君主制
歷史時期青銅時代
• 建立
約前1650年
• 終結
約前1600年
前身
繼承
埃及第十三王朝
埃及第十四王朝
埃及第十七王朝

阿拜多斯王朝可能是古埃及第二中間期統治中埃及和上埃及部分地區的一個短命的地方王朝。阿拜多斯王朝與第十五第十六王朝同期,存在於約公元前 1650 年至公元前 1600 年。[1]阿拜多斯王朝可能位於阿拜多斯或其周邊地區,其王家墓地可能位於阿努比斯山(Anubis Mountain)腳下。阿努比斯山是阿拜多斯沙漠中的一座類似於金字塔的小山,靠近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的岩石陵墓。

關於存在的爭論

[編輯]

支持的證據

[編輯]
法老沃塞里布爾·塞內布凱的王名框,位於其陵墓內部。

阿拜多斯王朝最初由德特萊夫·弗蘭克(Detlef Franke)提出,[2]並在1997年由金·賴霍爾特(Kim Ryholt)進一步闡述。賴霍爾特指出,這一時期的兩位已知國王,威普瓦威特姆薩夫(Wepwawetemsaf,「威普瓦威特是他的保護者」)和潘特傑尼(Pantjeny,「提尼斯人」),他們的名字都與阿拜多斯有關。威普瓦威特是阿拜多斯的重要神靈,而提尼斯位於阿拜多斯以北幾英里處。此外,在阿拜多斯發現的石碑上還分別記載了威普瓦威特姆薩夫、潘特傑尼和同時期的另一位國王斯納伊布,表明阿拜多斯可能是他們的統治中心。 [3]最後,賴霍爾特認為,阿拜多斯王朝可以解釋都靈王表第十六王朝末尾的16條記錄。阿拜多斯王朝可能是在第十三王朝覆滅後,喜克索斯人征服孟菲斯以及喜克索斯人向南推進至底比斯之間建立的。[3]

2014年1月,阿拜多斯南部發現了一個未知法老塞內布凱的陵墓,可能為阿拜多斯王朝的存在提供了證據。這片區域在古代被稱為阿努比斯山。如果塞內布凱確實屬於阿拜多斯王朝,那麼他的陵墓可能預示着該王朝的王家墓地,與中王國統治者的陵墓相鄰。[1]之後發掘了至少8座可以追溯至第二中間期的無名王家陵墓,並且這些陵墓的風格和規模與塞內布凱的陵墓相似。此外還發現了兩座可以追溯至第十三王朝中期的陵墓S9和S10(可能是金字塔),這兩座陵墓可能屬於尼弗霍特普一世和他的兄弟索貝克霍特普四世[4] 2025 年,在阿努比斯山又發現了另一座王家陵墓。該陵墓略早於塞內布凱,但規模更大。然而,由於墓葬結構嚴重損毀,墓主人的名字至今仍未找到,可能與盜墓者的行為有關。[5]研究人員認為,這座陵墓建於該陵墓區的早期區域,因此發掘人員將這座陵墓與阿拜多斯王朝早期聯繫起來,並認為其可能屬於塞內布凱的前任。[6]

反對的證據

[編輯]

並非所有學者都認可阿拜多斯王朝的存在。例如,馬塞爾·馬雷(Marcel Marėe)指出,阿拜多斯的一個作坊曾為阿拜多斯王朝的兩位國王潘特傑尼和威普瓦威特姆薩夫製作石碑,該作坊也可能製作了第十七王朝法老拉霍特普 (Rahotep)的石碑。因此,如果阿拜多斯王朝確實存在,那麼這個作坊就會為兩個敵對的王朝製作石碑,但他認為這種情況不太可能發生。[7]然而,這兩個王朝是否曾在某個時期共存仍不清楚:例如,在賴霍爾特對第二中間期的重建中,這兩個王朝相隔約20年。[3]

對於塞內布凱的陵墓能夠支持阿拜多斯王朝的觀點,亞歷山大·伊林·托米奇 (Alexander Ilin-Tomich) 提出,一些中王國時期的法老,如辛努塞爾特三世索貝克霍特普四世,也在阿拜多斯擁有陵墓,但沒有人將這些法老歸入一個以阿拜多斯為基礎的王朝。與之相反,他認為塞內布凱可能是底比斯第十六王朝的一位君主。[8]

領土

[編輯]
紅色部分表示阿拜多斯王朝可能的權力範圍

如果阿拜多斯王朝確實存在,那麼其權力中心可能是阿拜多斯或提尼斯卡爾·理查德·萊普修斯貝尼哈桑發現了一個可能屬於威普瓦威特姆薩夫的塗刻痕跡。該塗刻位於第十二王朝總督阿蒙涅姆赫特(Amenemhat)的陵墓 BH2 中,距離阿拜多斯約250公里並位於中埃及。如果這幅塗刻的歸屬正確,並且威普瓦威特姆薩夫確實屬於阿拜多斯王朝,那麼其領土可能向北延伸到相當遠的地方。 [3]由於該王朝與第十六王朝同期,阿拜多斯王朝的控制範圍不可能超過距離阿拜多斯50公里的胡(Hu)。 [3]

統治者

[編輯]

以下是都靈王表中被金·賴霍爾特歸屬至阿拜多斯王朝的16處記載: [3]

阿拜多斯王朝的法老
王名 都靈王表位置 轉寫
Woser[...]re 11列16行 Wsr-[...]-Rˁ
Woser[...]re 11列17行 Wsr-[...]-Rˁ
(八位遺失的君主) 11列18至25行
[...]hebre 11列26行 [...]-hb-[Rˁ]
(三位遺失的君主) 11列27至29行
[...]hebre (不確定) 11列30行 [...]-ḥb-[Rˁ]
[...]webenre 11列31行 [...]-wbn-[Rˁ]

上述的部分統治者可能與四位據推測屬於阿拜多斯王朝的已知君主相關。以下為其歸屬,但未考慮其(未知的)時間順序:

阿拜多斯王朝的法老
王名 圖像 註釋
塞赫姆拉涅費爾考·威普瓦威特姆薩夫英語Wepwawetemsaf
可能屬於第十六王朝晚期[7]
塞赫姆拉庫塔維·潘特傑尼英語Pantjeny
可能屬於第十六王朝晚期[7]
門卡烏爾·斯納伊布英語Snaaib
可能屬於第十三王朝晚期 [9][10][11]
沃塞里布爾·塞內布凱英語Senebkay
可能與都靈王表中的 Woser[...]re 相對應
庫伊克爾英語Khuiqer
統治時間和時期不詳,德特萊夫·弗蘭克認為其屬於阿拜多斯王朝[12]

參考

[編輯]
  1. ^ 1.0 1.1 Giant Sarcophagus Leads Penn Museum Team in Egypt To the Tomb of a Previously Unknown Pharaoh. Penn Museum. January 2014 [16 Jan 2014]. 
  2. ^ Detlef Franke: Zur Chronologie des Mittleren Reiches. Teil II: Die sogenannte Zweite Zwischenzeit Altägyptens, In Orientalia 57 (1988), p. 259
  3. ^ 3.0 3.1 3.2 3.3 3.4 3.5 Ryholt, K.S.B.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Egypt During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C. 1800-1550 B.C.. Museum Tusculanum Press. 1997: 164. ISBN 8772894210. 
  4. ^ Josef W., Wegner. A royal necropolis at south Abydos: New Light on Egypt's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Near Eastern Archaeology. 2015, 78 (2): 68–78. S2CID 163519900. doi:10.5615/neareastarch.78.2.0068. 
  5. ^ Tom Metcalfe. Archaeologists found another Egyptian royal tomb—but who does it belong to?. National Geographic. 1 April 2025 [12 April 2025]. 
  6. ^ Archaeologists uncover an ancient Egyptian tomb belonging to a 'mystery king'. CNN. 5 April 2025. 
  7. ^ 7.0 7.1 7.2 Marcel Marée: A sculpture workshop at Abydos from the late Sixteenth or early Seventeenth Dynasty, in: Marcel Marée (editor): The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Thirteenth-Seventeenth Dynasties), Current Research, Future Prospects, Leuven, Paris, Walpole, MA. 2010 ISBN 978-90-429-2228-0. p. 247, 268
  8. ^ Alexander Ilin-Tomich: The Theban Kingdom of Dynasty 16: Its Rise, Administration and Politics, in: Journal of Egyptian History 7 (2014), 146; Ilin-Tomich, Alexander, 2016, Second Intermediate Period. In Wolfram Grajetzki and Willeke Wendrich (eds.), UCLA Encyclopedia of Egyptology, Los Angeles. http://digital2.library.ucla.edu/viewItem.do?ark=21198/zz002k7jm9 p. 9-10
  9. ^ Jürgen von Beckerath: Untersuchungen zur politischen Geschichte der Zweiten Zwischenzeit in Ägypten, Glückstadt, 1964
  10. ^ Jürgen von Beckerath: Chronologie des pharaonischen Ägyptens, Münchner Ägyptologische Studien 46. Mainz am Rhein, 1997
  11. ^ Jürgen von Beckerath: Handbuch der ägyptischen Königsnamen, Münchner ägyptologische Studien 49, Mainz 1999.
  12. ^ Schneider, T. Das Ende der kurzen Chronologie: Eine kritische Bilanz der Debatte zur absoluten Datierung des Mittleren Reiches und der Zweiten Zwischenzeit. Ägypten und Levante. 2009, 18: 275–314. ISSN 1015-5104. doi:10.1553/aeundl18s275. 

來源

[編輯]
  • Reid, Donald Malcolm. Whose Pharaohs? Archaeology, Museums, and Egyptian National Identity from Napoleon to World War I.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3. ISBN 9780520240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