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赤安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赤安事件,是1937年陝西吳起鎮的一次反對中國共產黨中國工農紅軍的叛亂。

背景[編輯]

1936年4月14日,在東征的進軍途中,紅軍北路總指揮、紅二十八軍軍長劉志丹陣亡。為紀念劉志丹,中共中央改原赤安縣為志丹縣,同時在吳起鎮塔兒灣又成立了新赤安縣。

1937年4月30日,武文甫帶領武氏弟兄武文美、武文章、武文雄及姬善堂等30餘人,從吳水口村蔡澗出發,在藺砭子將鄉主席藺懷世扣押,封鎖了消息,於天黑後趕到劉渠子突襲了新赤安縣委、縣政府。縣偵察科長、指導員被打死,縣委書記持槍突圍,其他人員繞山逃走,匪徒將政府財物搶劫一空。事件發生後的第二天,武文英等將搶來的財物運回吳水口,並組建了反動武裝,武文英自稱隊長,武文甫任副隊長。隨後,水泛區盧嘴鄉主席高占仁帶領部分人員叛變[1]

中共慶環分區得知事件發生的消息後,立即撤職並關押了縣委書記賀恩寬、縣政府主席李天鵬、保衛局局長霍維福等人,下派組織部部長李景膺重新整頓赤安縣,並將縣址遷至吳起鎮宗灣子,由劉景瑞白國明惠士賢鄧華山李萬勝馬振邦等組成執行委員會,劉景瑞任縣委書記,白國明任縣主席。前來援助的定邊縣游擊隊指導員蔡永秀在藺砭子負傷,送往周灣鎮崔澗的紅三十軍醫院搶救無效犧牲。1937年農曆八月,赤安縣政府在吳起首批槍決了匪首武文美、項成斌、李寶善等五人。隨後在蔡澗活捉了武文英等人,後於長官廟境李溝口召開千人公判大會,槍決了武文英、武文甫、武義、武耀、姬善堂、童守珍六人。之後華池縣在水泛台公判,叛匪毛有萬、武文章及高占仁亦先後被槍決。至此,叛亂平息。1937年10月,新赤安縣撤銷,所轄五區分別劃歸志丹縣靖邊縣定邊縣和甘肅省的華池縣[2]

參考[編輯]

  1. ^ 吳起縣軍事志編纂委員會編. 吴起县军事志 公元前445年-公元2005年.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9.05: 99–100. ISBN 978-7-80628-330-1. 
  2. ^ 王寶瑩主編;《全景延安》編委會編. 长征会师 吴起县. 北京:朝華出版社. 2008.06: 47. ISBN 978-7-5054-1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