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輕巡洋艦列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塞爾韋拉海軍上將」號1928年在航速測試中

西班牙輕巡洋艦列表收錄所有西班牙海軍旗下的輕巡洋艦。西班牙海軍在美西戰爭中失敗後,曾一度一蹶不振。之後因工業實力大幅落後,就開始仿照英國海軍同時期所建的輕巡洋艦自行設計建造了多艘艦隻。這其中包括仿照城級巡洋艦建造的以偵察為名實則更為強大的「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之後仿製C級輕巡洋艦並略有升級的布拉斯·德·萊索級(門德斯·努涅斯級)以及模仿E級輕巡洋艦的設計建造的布拉斯·德·萊索級(亞豐素親王級)。

除了「布拉斯·德·萊索」號,其他幾艘輕巡洋艦都經歷了西班牙內戰並存活到了二戰之後。前者則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一次演習中不幸觸礁沉沒。在內戰中,幾艘軍艦都各侍其主並參加了多次海戰。內戰後都統一被移交回西班牙。此後,幾艘輕巡洋艦都沒有參加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被逐步除籍並拆解。

表頭內容說明
建造者 艦隻的建造者的名稱以及建造時的所在地
主炮 主炮的數量和類型
裝甲 側舷裝甲的最大厚度
排水量 完工後的標準排水量
推進器 傳動軸的數量,推進系統的類型、可提供的最高航速和功率
服役 艦隻開建和結束建造的日期以及其最終結局
開建 開始安放龍骨的日期
下水 艦隻下水的日期
完工 艦隻完成建造、交付使用的日期
結局 艦隻最終結局(例如沉沒、拆解)

概述[編輯]

西班牙曾經在海上世界稱霸一時,後來在較量中敗給了依靠工業革命而崛起的英國。由此,在很多方面尤其是技術和生產力等開始逐漸落後於對手。這其中,造艦工程相關就不得不向英國學習[1]

在輸了美西戰爭後,西班牙海軍陷入了長期的發展停滯,此後的一段時間內,重建海軍的議題被一再的否決[2]。直到身為海上力量狂熱分子的安東尼奧·毛拉上台後,興建西班牙海軍艦隊的動作才得以加速[2]。其中就包括通過了一系列刺激本國造船業發展的法案以及成立皇家西班牙海軍建造公司英語Sociedad Española de Construcción Naval[a][2]。在毛拉下台後,後繼者依然保持推進海軍建設這條路[2]

在一戰之後,各海洋強國一起先後簽訂了《華盛頓海軍條約》和《倫敦海軍條約》。由此規定了將主炮口徑小於6.1英寸(155毫米)的巡洋艦劃分為「輕巡洋艦」[3]。在這之前,西班牙海軍也開始發展自己的輕巡洋艦戰力,這其中最早的就是以英國城級輕巡洋艦英語Town-class cruiser (1910)[b]範本的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級輕巡洋艦[b][1]。在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級僅建造了一艘之後,西班牙海軍又開始仿造英國海軍C級輕巡洋艦英語C-class cruiser[c],計劃建造4艘布拉斯·德·萊索級(或稱門德斯·努涅斯級[5])輕巡洋艦[1][4]。最終僅有兩艘建造完成,後兩艘改為仿造英國皇家海軍E級輕巡洋艦[d],也就是後來的亞豐素親王級輕巡洋艦[7][8]

「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編輯]

「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從帕薩亞港航行到非洲海岸

1913年,時任海軍部長阿瑪利亞·希門尼提出用3.43億比索建造一系列的軍艦以及相關配套設施[2]。然而這套方案最終未得到議會的完全批准[2]。而為了不使得已有的造船台閒置,以為特別批准建造在亞豐素十三世級無畏艦英語España-class battleship[e]下水後再建造一艘偵察艦,這就是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級[2][9]。然而最終建造的只有一艘,就是「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1]。本艦以西班牙國王亞豐素十三世妻子巴登貝格公主維多利亞·尤金妮亞命名[1]

在設計上,「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更多的借鑑了城級輕巡洋艦中的第四批——伯明翰級[b][1]。伯明翰級是一種非傳統意義上的偵察巡洋艦,是為當時英軍最先進的輕巡洋艦,因此被毛拉內閣選用以遮掩其巡洋艦設計的本來面目[10]。本艦在包括艦艏形狀,艏樓式樣等方面,都與伯明翰級相近[1]。但是艦艉形制卻與城級輕巡洋艦中的前兩批次相近[1]。而設計上最大的改動就是主鍋爐部分,建成的「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只有3個鍋爐艙[1]。因此在伯明翰級的基礎上減掉了一根煙囪,變為3根[9]。而在1937年維修期間又拆除了一個鍋爐艙,使得煙囪進一步減少到只有2根[9]。動力輸出部分則與城級第三批次查塔姆級[f]一樣採用雙軸推進式[1]。但是最終測試得到的時速卻超過設計的25.5節,達到26.9節[9]

本艦服役後先是作為艦隊旗艦並參加了發生在北非地區的里夫戰爭[11]。1931年,西班牙爆發資產階級革命,並建立起了共和政府,本艦也因此更名為「共和」號(Republica)[g][9][11]西班牙內戰後期,本艦又被改成了浮動炮台[11]。在戰爭中本艦受損並在1937年進廠大修,因此在外觀上進行了較大的改動[9]。改造後本艦更名為「納華拉」號(Navarra)[h],擁有高高的塔型艦橋和與建成時完全不同的上層建築[9]。原本9座主炮被拆除了3座並對剩下的艦炮進行了重新佈局[9]。因國民政府海軍旗下「巴利阿里」號重巡洋艦英語Spanish cruiser Baleares[i]損失,本艦重新加入艦隊[11]。二戰末期本艦被改為訓練艦,直至1956年除籍[9][11]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開建 下水 完工 結局
「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英語Spanish cruiser Navarra (1923)
(西班牙語:Reina Victoria Eugenia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9] 9門152毫米(6英寸)/50倍徑單裝艦炮[9] 76毫米(3.0英寸)[9] 5,502公噸(5,415長噸)(建成時)[9][11]

5,590公噸(5,502長噸)(1938年)[9]

2軸,12台亞羅式油煤混燒型水管鍋爐[j]驅動2台帕森斯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25.5節(47.2公里每小時;29.3英里每小時),25,500匹軸馬力(19,000千瓦特)[9] 1915年3月31日[13] 1920年4月21日[13] 1923年1月15日[13] 1956年除籍[1]

布拉斯·德·萊索級[編輯]

「布拉斯·德·萊索」號1923年在海上試航中

1914年,時任海軍部長米蘭達中將又提出了一個海軍建造法修改案,其中包括2艘偵察巡洋艦,到了1915年,議會又批准了2艘巡洋艦[10]。這4艘巡洋艦將分兩批花費6000萬比塞塔在6年內建造完成[10]。在1915年造艦計劃中,設計方案要求為比「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稍小一點的輕巡洋艦[5]。這次被選中的設計藍本是英國海軍C級輕巡洋艦中的第5批卡利登級[k][10]。但是在具體設計圖上,不論是艦體尺寸、排水量還是主機功率都有所提升[5]

1917年,本級第一批兩艘軍艦在皇家西班牙海軍建造公司位於費羅爾的船廠開始建造[8]。兩艦分別以19世紀西班牙歷史上最年輕的海軍上將卡斯托·塞昆迪諾·瑪利亞·門德斯·努涅斯英語Casto Méndez Núñez[l]對英國防禦西印度群島卡塔赫納英語Battle of Cartagena de Indias布拉斯·德·萊索和奧拉瓦列塔[m]命名[4][8]。因開工時一戰正激烈進行中,作為原材料出口國的英國優先滿足本國需求,兩艦的建造工作進展緩慢[8]。為了慶祝門德斯·努涅斯的百年誕辰,西班牙政府1922年下令兩艦艦名對掉,以確保在1924年完工努涅斯同名軍艦[8]

兩艦建成後與之前完工的「維多利亞·尤金妮亞王后」號組成三艦偵察編隊[14]。1925年時,兩艦都被編入巡洋艦中隊並參與了里夫戰爭[15]。1926年「布拉斯·德·萊索」號中途支援拉蒙·佛朗哥駕駛飛機從帕洛斯德拉夫龍特拉橫跨大西洋飛往布宜諾斯艾利斯[16]。甚至在1927年參與了國際社會干預廣東革命政府北伐的活動[16]。1931年,該艦進廠大修[16]。1932年7月與「門德斯·努涅斯」號一起在菲尼斯特角附近演習時觸礁沉沒[16]

「門德斯·努涅斯」號入役後先是從事訪問和護送要人的任務[16]。之後在西班牙內戰中加入了共和政府海軍並參加了戰鬥[16]。在被國民政權接收後,該艦被改裝為防空巡洋艦,這次改裝一直持續到1949年[15]。之後,本艦一直四處遊走參加演習和武力展示[16]。1963年,「門德斯·努涅斯」號回到西班牙並於該年年底退出現役[16]。1964年,該艦被公開拍賣售出[16]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開建 下水 完工 結局
「門德斯·努涅斯」號西班牙語Méndez Núñez (1924)
(西班牙語:Méndez Núñez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5] 6門152毫米(6英寸)/50倍徑單裝艦炮[5] 76毫米(3.0英寸)[5] 4,650公噸(4,577長噸)(建成時)[5][n]

4,680公噸(4,606長噸)(1947年時)[5]

4軸,6台亞羅式油煤混燒型水管鍋爐、6座亞羅式燃油型水管鍋爐驅動4台帕森斯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29節(54公里每小時;33英里每小時),45,000匹軸馬力(34,000千瓦特)[5] 1917年9月28日[17] 1923年3月3日[17] 1924年5月[8][4][o] 1963年除籍[18]
「布拉斯·德·萊索」號西班牙語Blas de Lezo (1924)
(西班牙語:Blas de Lezo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5] 4,650公噸(4,577長噸)[5][p] 1917年4月9日[17] 1922年7月27日[17] 1925年3月[17] 1932年7月11日觸礁沉沒[17]
- 1919年取消建造計劃[4]
- 1919年取消建造計劃[4]

塞爾韋拉海軍上將級[編輯]

「塞爾韋拉海軍上將」號正在行進中

在西班牙海軍建造布拉斯·德·萊索級輕巡洋艦期間,英國方面不斷的更新輕巡洋艦的設計,因此原定接續建造的後兩艘布拉斯·德·萊索級不得不取消原有設計方案,改以E級輕巡洋艦為仿製對象[8]。這兩艦被歸為另一,就是塞爾韋拉海軍上將級[8]。該級由菲臘·瓦茨爵士設計,在E級輕巡洋艦的基礎上以西班牙海軍自己的需求進行了優化[7][19]。從外觀上看,這些優化包括增加了1門主炮,在中軸線上新增了一些單雙聯副炮[7][6]。變動最大的地方是將間隔式動力艙佈局改為集中式,使得原型的三根煙囪變成了只有兩根[7][19]。此外,該級的艦體也較E級輕巡洋艦更長,舷寬更窄[7]

最終,該級一供建造了3艘,分別以西班牙王位繼承人的封號、19世紀西班牙海軍將領帕斯夸爾·塞爾韋拉和托佩特[q]以及《唐吉柯德》的作者命名[20]

服役後,「亞豐素親王」號多次作為國王座艦參加外事活動[20]。隨着內戰爆發,1931年,「亞豐素親王」號和「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號加入共和國政府海軍[20]。前者被共和國政府更名為「自由」號(西班牙語:Libertad[r][6]。1939年撤退到法國後,兩艦被移交回西班牙[20]。此時的「自由」號再度更名為「加里西亞」號(西班牙語:Galicia[s][6]。1940年「塞爾韋拉海軍上將」號進行了現代化改裝,極大的提升了火力[20]。另兩艘則在重新設計了上層建築的同時加裝了彈射器,使其具備了搭載水上飛機的能力[20]。1960年,三艦都被拆除了魚雷武器[6]。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幾艘軍艦都被逐步除籍拆解[7]

艦名 建造者 主炮 裝甲 排水量 推進器 服役
開建 下水 完工 結局
「亞豐素親王」號西班牙語Príncipe Alfonso (1927)
(西班牙語:Príncipe Alfonso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6] 3座152毫米(6英寸)/50倍徑雙聯艦炮(建成時)[6] 75毫米(3.0英寸)[6] 7,475公噸(7,357長噸)(建成時)[6][20]

8,250公噸(8,120長噸) (1947年改裝後)[6]

4軸,8座亞羅式燃油型水管鍋爐驅動4台帕森斯式齒輪傳動蒸汽渦輪機,33節(61公里每小時;38英里每小時),80,000匹軸馬力(60,000千瓦特)(建成時)[6]31.5節(58.3公里每小時;36.2英里每小時)(1947年後)[6] 1917年2月1日[19] 1922年7月27日[19][t] 1925年8月30日[19] 1970年2月2日退役,1972年3月拆解出售[19]
「塞爾韋拉海軍上將」號英語Spanish cruiser Almirante Cervera
(西班牙語:Almirante Cervera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6] 7,475公噸(7,357長噸)(建成時)[6]

7,976公噸(7,850長噸) (1947年改裝後)[6]

1922年11月25日[7] 1925年10月25日[7][u] 1927年5月[7] 1966年除籍[v],1970年3月拆毀[7]
「米格爾·德·塞萬提斯」號英語Spanish cruiser Miguel de Cervantes
(西班牙語:Miguel de Cervantes
 西班牙費羅爾造船廠[6] 7,475公噸(7,357長噸)(建成時)[6]

8,250公噸(8,120長噸) (1947年改裝後)[6]

1926年8月27日[7] 1929年5月17日[7][w] 1930年2月10日[7] 1958年退役,1964年7月1日除籍並拆解[7][22]

腳註[編輯]

註釋[編輯]

  1. ^ 譯名參考自《西班牙門德斯·努涅斯級輕巡洋艦》[2]
  2. ^ 2.0 2.1 2.2 譯名參考自《世界輕巡洋艦全集》[1]
  3. ^ 譯名參考自《世界輕巡洋艦全集》[4]
  4. ^ 另有來源譯作「綠寶石級輕巡洋艦」[6]
  5. ^ 譯名參考自《西班牙門德斯·努涅斯級輕巡洋艦》[2]
  6.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艦史》[1]
  7.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艦史》[9]
  8.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艦史》[9]
  9. ^ 譯名參考自《世界重巡洋艦全集》[12]
  10. ^ 另有來源記載為「燃煤鍋爐」[11]
  11. ^ 譯名參考自《西班牙門德斯·努涅斯級輕巡洋艦》[10]
  12. ^ 譯名參考自《世界輕巡洋艦全集》[4]
  13. ^ 譯名參考自《世界輕巡洋艦全集》[4]
  14. ^ 另有來源記載為「4,780公噸(4,705長噸)」[4]
  15.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25年5月」[17]
  16. ^ 另有來源記載為「4,780公噸(4,705長噸)」[4]
  17. ^ 譯名參考自《世界輕巡洋艦全集》[20]
  18.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艦史》[6]
  19. ^ 譯名參考自《世界近代巡洋艦史》[6]
  20.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25年1月23日」[21]
  21.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25年10月16日」[19]
  22.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65年8月31日」[22]
  23. ^ 另有來源記載為「1928年5月19日」[21]

引文[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Barabanow, M.; Daszjan, A.; Bałakin, K.; Barabanow, M.; Jegorow, K.; Patianin, S. Ispanija. Крейсера Второй мировой. Охотники и защитники. Moskwa: Kollekcyja, Jauza, EKSMO. 2007. ISBN 5-699-19130-5 (俄語). 
  • Gardiner, Robert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06–1921.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0. ISBN 0-85177-245-5 (英語). 
  • Chesneau, Roger (編). Conway's All the World's Fighting Ships 1922–194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2. ISBN 0-85177-146-7 (英語). 
  • Whitley, M. J. Cruisers of World War Two: A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London: Amrs & Armour. 1994. ISBN 1-86019-874-0 (英語). 
  • 陳悅. 民国海军舰船志 1912-1937 第1版. 濟南: 山東畫報出版社. 2013-09. ISBN 978-7-5474-0949-7. OCLC 861653530 (中文(中國大陸)). 
  • 日本海人社 (編). 世界近代巡洋舰史. 世界艦船 第1版. 青島: 青島出版社. 2012-04. ISBN 9787543681934 (中文(中國大陸)). 

期刊來源[編輯]

  • 愛瀾. 西班牙门德斯·努涅斯级轻巡洋舰. 艦船知識 = NAVAL & MERCHANT SHIPS (艦船知識雜誌社). 2013, (8): 82-87.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國大陸)). 
  • 愛瀾. 内战中的龙套“门德斯·努涅斯”号. 艦船知識 = NAVAL & MERCHANT SHIPS (艦船知識雜誌社). 2013, (8): 88-90.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國大陸)). 
  • 王義山. 世界轻巡洋舰全集. 艦船知識 = NAVAL & MERCHANT SHIPS (北京: 艦船知識雜誌社). 2011, (增刊).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國大陸)). 
  • 王義山. 世界重巡洋舰全集. 艦船知識 = NAVAL & MERCHANT SHIPS (北京: 艦船知識雜誌社). 2010, (增刊). ISSN 1000-7148 (中文(中國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