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艾寒松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艾寒松(1905年—1975年)原名逸塵,又名滌塵江西高安人。中國報人、編輯,鄒韜奮的得力助手,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官員。[1]

生平[編輯]

民國19年(1930年)艾寒松自復旦大學政治系肄業,因投稿及與鄒韜奮通信而獲得後者賞識。民國20年(1931年)初,艾寒松任《生活》周刊總務主任。民國22 年(1933年)7月,鄒韜奮被迫流亡海外,艾寒松受其委託主持《生活》周刊編輯工作。[1]

民國23年(1934年)2月,艾寒松和杜重遠創辦《新生》周刊,艾寒松負責具體編輯工作,併兼任《太白》雜誌編輯委員。民國24年(1935年)5月,艾寒松以筆名「易水」在《新生》上發表了《閒話皇帝》一文,觸怒了日本方面。日本駐上海領事要求國民黨當局查封《新生》周刊社並懲辦作者與編者,釀成新生事件。在杜重遠的保護下,艾寒松得以倖免,赴莫斯科吳玉章等編輯《救國時報》(該報在巴黎發行)。[1]

抗日戰爭爆發後,民國27年(1938年)1月艾寒松回到漢口,到生活書店總管理處任職。同年3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民國28年(1939年)9月,他回到上海,任中共上海文委委員。民國31年(1942年)春,他進入蘇北抗日根據地,任《鹽阜日報》總編輯兼社長。[1]

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民國35年(1946年),他回到上海,化名「何仁甫」,從事中共地下工作,並任《群眾》、《民主》、《新文化》雜誌編輯委員。民國37年(1948年),他撤往華北解放區,此後他先後在華北大學人民大學任職。[1]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歷任江西省教育廳副廳長、中共中央中南局黨校副教務長、江西省委黨校校長、江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江西省科委主任等職。[1]

1975年,艾寒松逝世。[1]

著作[編輯]

  • 《怎樣做一個共產黨員》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艾寒松(1905~1975),上海通,于2012-5-15查阅. [2019-04-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