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石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趙武帝
統治334年-349年
出生295年
逝世349年5月26日(349歲—05—26)(53—54歲)
安葬
顯原陵
年號
建武:335年-348年
太寧:349年
諡號
武皇帝
廟號
太祖
政權後趙

趙武帝石虎(295年—349年5月26日),字季龍上黨武鄉(今山西榆社)人。中國五胡十六國時代中,後趙的第三位皇帝。廟號太祖,諡號武帝。石虎是後趙開國君主石勒兒。石虎生性殘忍,發家前,不僅用殘酷的手段先後殺死兩位妻子,即使在軍隊中如果遇到與他一樣強健的戰士,他會以打獵戲鬥為由,借機將對手殺死,以解心頭之快;戰鬥中,對俘獲的俘虜,不分好壞,不分男女一律坑殺,很少有俘虜生還。

333年,石勒駕崩,其皇位由兒子石弘繼承。因石虎掌握兵權勢大,石勒妻劉太后與養子彭城王石堪擁立石勒子南陽王石恢欲舉兵反對石虎,不幸事洩,劉太后被殺,石堪被捕活活烤死,石恢被召回,咸康元年(334年)十月石弘持璽綬向石虎表明願意禪位,石虎拒絕。十一月,石虎稱居攝趙天王,石弘被廢為海陽王,同年石虎殺海陽王石弘、弘母程氏、石弘弟秦王石宏、南陽王石恢。至335年,其首都由襄國(今中國河北邢臺)遷至(今河北邯鄲臨漳縣城西南20公里鄴城遺址),並特地派人到洛陽將九龍、翁仲、銅駝、飛廉轉運到鄴裝點宮殿。337年4月11日(二月辛巳),石虎稱大趙天王,349年2月4日(正月初一辛未朔)正式即皇帝位。同年5月26日(四月己巳),患病而死,隨後,他的兒子爭奪皇位,其死後僅兩年後趙滅亡。石虎在位期間,表現了其殘暴好色的一面,如史書載石虎曾經下達過一條命令:全國二十歲以下、十三歲以上的女子,不論是否嫁人,都要做好準備隨時成為他後宮佳麗中的一員,「百姓妻有美色,豪勢因而脅之,率多自殺」,因此被評為五胡十六國中的暴君。

登基前

[編輯]

滿手鮮血

[編輯]

生性殘暴的石虎,少年時喜歡用彈弓打人為樂。十八歲時,由於其武藝超凡且勇猛過人,因此受到石勒的寵信,被封為征虜將軍。石勒其後又為石虎納聘將軍郭榮的妹妹為妻,但石虎心儀的是當時的雜技名角鄭櫻桃。於是便把郭氏殺死,而後迎娶鄭氏。之後,石虎又娶了崔氏,但崔氏最後因鄭氏的挑撥而死於石虎手中。

在軍中,凡是比石虎有才藝或有武藝的,石虎就會設法把他們殺死,死於他手上的人不可計數。石虎是好殺的人,每次攻下一座城後,不論男女都一律殺死。一次,石虎攻下青州後又下令屠城。此次血腥屠城,僅餘七百多人保全性命。

奪位野心

[編輯]

太和三年(330年)二月,石勒稱大趙天王,行皇帝事;以妃劉氏為王后,世子石弘為皇太子,程遐為右僕射、領吏部尚書。中山王石虎怒,秘密對長子齊王石邃說:「我親冒矢石隨主上征戰二十餘年,是成大趙之業者,應該做大單于,主上卻授予『黃吻婢兒』,想起來就令人氣塞,不能寢食!待主上晏駕之後,我不會給他留種。」

石勒臨終前,石虎威迫太子石弘把曾勸石勒除掉自己的大臣程遐徐光逮捕入獄並殺死。又命兒子石邃率兵入宿衛,文武百官害怕不已,太子石弘也嚇得連忙對石虎說道自己不是治天下的人材,石虎才是真正的天子。但石虎明白石勒屍骨未寒,就這樣強登上皇帝只會眾叛親離,並受後世人的唾罵。因此寧願有點耐性,演齣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戲,由這位太子登位。

奪位稱王

[編輯]

石弘坐上寶座後,成為了傀儡皇帝。石弘登基後便被石虎所逼,將程遐、徐光論罪誅斬,封石虎為丞相、魏王、大單于,再封土地,封邦建土。而他的三名兒子都被封為擁有軍權的職位,至於他的親人和親信都放排在有大權的職位上,而之前石勒的文武百官就放置在毫無權力的閑職上。這時後趙已真正的形成「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劉太后與石勒養子石堪合謀起兵擁戴石弘的弟弟石恢為盟主,石堪兵敗被殺,石恢被徵召回京,劉太后被石虎廢黜殺害。石弘生母程氏被尊為太后,也沒有實權。延熙元年(334年)十月石弘持璽綬向石虎表明願意禪位。石虎說:「天下人自當有議,何為自論此也!」意思是只能自己逼石弘退位,而不能接受石弘禪位。石弘哭着回宮對程太后說:「先帝真要滅種了!」不久石虎稱石弘居喪不孝,廢為海陽王,自稱天王,並把石弘、程太后和石弘的弟弟石宏、石恢都幽禁於崇訓宮,旋即殺死他們。

登基後

[編輯]

窮奢極欲

[編輯]

石虎稱天王後,石邃為太子(之前為魏太子),並開始他極為奢侈的統治。石虎不顧人民負擔到處征殺,使人民的兵役和力役負擔相當重大,他又下令凡是有免兵役特權的家族,五丁取二,四丁取其二,而沒有特權的家族則所有丁壯都需服役。為了攻打東晉,在全國征調士兵的物品:每五人出車一乘、兩頭、穀五十斛、絹十份,不交者格殺勿論。無數的百姓為了安全,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賣掉。

後趙建武二年(336年),石虎為了裝飾鄴城,令牙門將張彌洛陽的鐘虞、九龍、翁仲、銅駝、飛廉等相生物運到去鄴城。在運送途中,一隻鐘虞沒入了黃河,於是張彌便下令三百多名人潛到水中,把鐘虞繫上繩,再利用百多頭和許多架轆轤把鐘虞拉上來,之後就地造了可裝萬斛的大船,把這些相生運過黃河。其後又製造了特大的車子以把相生運送到鄴城,這次的行動單是運送就足足用了人民千千萬萬的勞力和血汗了。

鄴城西,有石虎所建的桑梓苑,苑內臨漳水修建了很多座豪華的宮殿,下令從民間強行掠奪十三歲至二十歲的女子三萬餘人。僅在345年一年間,各郡縣官吏為搜羅美女上交差事,公然搶掠貌美的有夫之婦九千餘人,不忍受奪妻之辱而反抗的男人均遭殘殺,被奪女子為避免受辱也大多自殺,一大批家庭夫妻離散,家破人亡。但石虎徵集女人倒不完全是好色,石虎內置女官十有八等,教宮人星占及馬步射。置女太史於靈台,仰觀災祥,以考外太史之虛實(《晉書·石季龍載記》)。石虎還鑑於東漢太監專權的危害,不信任太監,因此宮中沒有太監,相關職務只能由女人充當。苑內養有奇珍異獸,石虎經常在此遊玩設宴。從襄國至鄴城的二百里內,每隔四十里使建一行宮,每宮都有一位夫人,數十位的侍婢居住,由黃門官守門。

而在浴室上,更是別出心裁:在皇后浴室中,門窗都是由刻成的鏤孔圖案,石虎就是在這兒和皇后梳洗。而每年的4月8日,在這裏精工製造的九吐水浴太子之像。在太武殿前,溝的中間有多層以紗等的「過濾器」。

「鳳詔」也是石虎的發明之一,石虎處理政事時會和皇后一起坐在高高在上的樓觀上,並用五色紙上寫下詔書,把詔書放在一隻由木雕刻成、外施漆畫、金的「鳳凰中。鳳凰繫在轆轤牽引的繩上。當下詔時,待人把轆轤搖動,「鳳凰」就像從天空飛下來般,大臣們都要跪下接詔。

每隔不久,石虎便會大會群臣,每次都頭戴通天冠、身佩玉璽、循周禮的規定禮樂一番,然後觀賞雜技表演,群臣大會幾乎都有美酒佳釀給自己和群臣所飲用。殿上掛着了大燈一百二十支。在燈下有數千戴金銀佩飾的宮女和石虎觀看表演。在殿外,三十部鼓吹同時演奏,鼓樂震天,場面極為震撼。

石虎好射獵,但因體胖而無法騎馬,因而改為用獵輦。而他的獵輦裝有豪華的華蓋羽葆,由二十人推行,座下有轉軸裝置,可以根據獵物的所在地轉動。在出獵時,石虎會戴上由金鏤織成的合歡帽、穿上合歡褲,手拿着弓箭。而石虎為了方便行獵,於是把黃河以北的大片良田為獵區,派御史監督,規定除自己外有敢在獵區獵獸者處死。而這「犯獸」的刑法,又被各官員用來欺壓百姓,若百姓家有美女或好的牛馬等家畜,官員要求不給,就誣陷其「犯獸」,因此被判死刑者甚多[1]

石虎像他伯父石勒一樣崇拜大和尚佛圖澄,石勒因信佛圖澄之言而減少了很多殺虐。有次石虎向佛圖澄問甚麼是佛法,佛圖澄只說了四字:「佛法不殺」.石虎沒有聽取佛圖澄的勸告,後來倒是聽了一個叫吳進的假和尚胡人的氣數已衰,而晉人的氣數開始恢復,一定要苦役晉人才能壓着他們的氣數。結果石虎下令強徵鄴城附近各郡的男女百姓十六萬多人、車十萬乘在鄴城東修華林苑,並圍苑建數十的長牆。

骨肉相殘

[編輯]

事緣石虎兒子石邃不滿父親寵愛其餘的兩個兒子石宣石韜,漸漸地,這種不滿轉化為仇恨,對父親石虎恨之入骨,恨不得弒父奪位。石虎得知後,把石邃的手下李顏捉來審問,李顏嚇得不知如何是好,便一五一十地都事情告訴石虎:石邃密謀殺石宣和弒石虎奪位。石虎得知後把李顏及其家人三十多人斬首處死,再把石邃幽禁於東宮。石邃被幽禁後仍然目中無人,石虎一怒之下,下令把石邃和他的妻子、家人殺死,再塞進同一口棺材內,同一時間又把石邃的黨羽二百多人殺死。

石邃死後,石宣為皇太子,石宣之母杜昭儀為天王皇后,鄭櫻桃廢為東海太妃。同時又讓石韜掌握軍政大權,打算讓石宣和石韜之間達成一定的平衡。結果卻引發新一輪內訌。

到了其後,石宣因不滿其父石虎較寵愛石韜而要除掉石韜。不久之後,兩兄弟經常發生衝突,石宣於是把石韜砍掉手足、雙刺爛、破肚慘死。石宣並計劃在石韜的喪禮上弒父,以奪皇位。

石虎得知愛兒石韜死了,昏迷了好一段時間,他本想出席兒子的喪禮,幸而大臣提醒,沒有出席喪禮。後來,石虎得到知情人的報告,得知皇太子石宣殺了石韜。憤怒到極點的石虎在設計控制石宣後,下令用鐵環穿透石宣下巴鎖著,又將他的飯菜倒入大木槽,使石宣進食時像豬、狗般。石虎逼石宣用舌頭舐著殺石韜的劍上的血,石宣發出了震動宮殿的哀聲。石虎下令在鄴城城北埋起柴堆,上面設置了木竿、竿上安裝了轆轤。並讓石韜生前最寵的宦官,郝稚和劉霸二人拽著石宣的舌頭和頭髮,沿着梯子拉上柴堆,之後用轆轤把他絞起來,再用一模一樣的方法向石宣施刑。當石宣已奄奄一息時在柴堆四處點火,石宣被燒成了灰燼。這還未能平熄石虎的怒火,再下令把灰燼分散到名門道中,任人、馬、馬車的輾踏,又將石宣的妻、子九人殺死,又把石宣的衛士、宦官等數百人車裂,將屍體投進漳河。石宣的一個年幼的兒子抱着石虎的大腿求饒,石虎心生憐憫想赦免但大臣們卻將其奪走處死,石虎的腰帶都被孫子扯斷。東宮衛兵十餘萬被流放邊疆,途中舉行暴動,石虎急忙調集重兵鎮壓了下去。但後趙統治基礎動搖了。

連殺兩位太子後,太尉張舉認為燕公石斌、彭城公石遵都有武藝文德,建議從二人中選擇儲君。但戎昭將軍張豺先前曾將劉曜的女兒獻給石虎,生有齊公石世,於是他說服石虎立石世,這樣劉氏成為太后,他可以輔政。石虎說:「太子二十多歲就想弒父,石世才十歲,等他二十歲了,我已經老了。」於是與張舉、李農定議,敕令公卿上書請立石世為太子,於是立石世為太子,其母劉氏為皇后。

石虎病重時,以石遵為大將軍,鎮關右,石斌為丞相、錄尚書事,張豺為鎮衛大將軍、領軍將軍、吏部尚書,同受遺詔輔政。劉皇后怕石斌輔政不利於石世,就與張豺合謀,派使者詐稱石虎病癒,石斌性好酒獵,於是又恣意而為。劉皇后便矯命稱石斌無忠孝之心,免其官,以王歸第,派張豺弟張雄率龍騰五百人看守。石遵從幽州來朝,被打發走,石虎知道後說「恨不見之」。一次石虎駕臨西閣,龍騰將軍、中郎二百餘人列拜於前,說宜令燕王石斌入宿衛,典兵馬,也有請求以石斌為皇太子。石虎不知石斌已被罷官囚禁,命召石斌來,左右說石斌飲酒得病不能入。石虎又命以輦迎之,要將其璽綬交給他,最後也沒人前去。不久石虎昏眩入內。張豺讓張雄等矯石虎命殺石斌,劉皇后又矯命以張豺為太保、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加千兵百騎,一依霍光輔漢故事。

石虎死後,石世繼位,不久就被推翻,石虎諸子石遵、石鑒石祗相繼登基,又相繼被殺。石虎死後三年,後趙就滅亡了。

軼事

[編輯]
  • 慕容儁曾夢見石虎咬他的手臂,令慕容儁十分厭惡,於是下令挖開石虎的墓穴,罵道:「死胡竟然敢夢中嚇天子!」於是命御史中尉陽約數其殘酷之罪,鞭屍後丟到漳水去。《資治通鑑》更謂慕容儁在石虎墓找不到石虎屍首,於是懸賞百金求屍;後因鄴城女子李菟報告,在東明觀找到石虎屍首,發現他竟僵硬不腐;石虎屍首被投進漳水後,更靠在柱邊不流走。
  • 麻襦曾經對石虎說,「陛下您最終為一柱殿下」。後來石虎的屍體被慕容俊投入漳水,屍體卡在橋的柱子中,當時人們以為這樣就是「一柱殿下」[2]

家庭

[編輯]
上黨石氏(石虎)世系
趙武帝
石㔨邪
趙元帝
石周曷朱
趙孝帝
石寇覓
趙武帝
石虎
太子
石邃
太子
石宣
義陽公
石鑒
秦公
石韜
沛王
石沖
彭城王
石遵
樂平王
石苞
燕王
石斌
梁王
石挺
汝陰王
石琨
新興王
石祗
樂安王
石炳
譙王
石世
魏高帝
冉瞻
太子
石衍
  • 石邃,長子,330年立為王。333年由於石虎立為魏王,石邃立為魏太子。337年立為皇太子,同年被處決
  • 石宣,次子,333年立為河間王,337年立為皇太子,348年被處決。
  • 石鑒,三子,333年立為王,337年為義陽公,349年為義陽王,同年登基,350年被冉閔所殺。
  • 石韜,333年立為樂安王,337年立為秦,348年被石宣暗殺。
  • 石沖,年長於石遵,封沛王,349年起兵討石遵,兵敗被俘被賜死
  • 石遵,九子,333年立為齊王,337年為彭城公,349年為彭城王,同年登基,不久被石鑒、冉閔所殺。
  • 石苞,333年立為樂平王,337年為樂平公,349年復立為樂平王,被當時皇帝石鑒派往刺殺冉閔,事敗後被石鑒滅口。
  • 石斌,330年立為平原王,333年為章武王,337年為公,349年立為燕王,旋即被劉皇后矯詔處決。
  • 石挺,初為王,333年被反抗石虎的將領郭權所殺。
  • 石琨,初為汝陰王,後趙滅亡後與妻兒投效東晉,352年全家被東晉政權處決。
  • 石祗,初為新興王,後登基稱帝,351年被將領劉顯所殺。
  • 石炳,石祗稱帝時,為丞相、樂安王。與石祗同死。
  • 石世,初為齊公,348年立為皇太子,349年繼石虎為君主,同年被石遵所殺。

養子

[編輯]
  • 冉良,石虎部下將領。被石虎收為養子後改姓,又名石瞻冉閔之父。咸和三年(328年),冉良在石虎和劉曜部隊交戰中戰死於新絳

養孫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晉書·卷106》,出自房玄齡晉書
維基共享資源閱覽影像

參考文獻

[編輯]
  1. ^ 晉書·卷一百六·載記第六》:「御史因之擅作威福,百姓有美女好牛馬者,求之不得,便誣以犯獸論,死者百餘家,海岱、河濟間人無寧志矣。」
  2. ^ 晉書·卷95
使用皇帝頭銜
上一位持有相同頭銜者:
明帝石勒
中國後趙天王
334年-349年
改用皇帝頭銜
前任:
堂弟海陽王石弘
中國後趙皇帝
349年
繼任者:
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