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蓮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浦東濱江白蓮涇與黃浦江匯合處,遠處為南浦大橋

白蓮涇,又稱白蓮涇港、蓮溪[1]上海浦東新區內的一條河流。東起牛角尖,向西於今白蓮涇公園以北匯入黃浦江,全長10.5公里,河寬10~20米。[2]

命名[編輯]

白蓮涇的名字最初來源於南宋初年創立的佛教淨土宗宗派之一的白蓮宗

水利[編輯]

白蓮涇是由宋元時期的鹽民所開挖,最早為了與灶門港溝通,便於航運。[3]

疏浚[編輯]

白蓮涇的疏浚可溯至明朝。明萬曆十年(1582),淞江通判劉師召浚白蓮涇。[4]乾隆二十年(1755),祝爾和浚白蓮涇。乾隆三十六年(1771),南匯縣事成汝舟疏浚白蓮涇。[5]道光十五年(1835年)十一月,南匯縣知縣朱清耀會同川沙同知何士祁疏浚白蓮涇,次年二月竣工。光緒三年(1876年)九月,知縣顧思賢會同川沙同知陳方贏詳浚白蓮涇。光緒五年(1879年),松江府疏浚白蓮涇等河道,知府陶澍等親臨現場,量驗河口底、寬、深及現有水勢,逐竿測量,按段標記。[6][7]民國14年(1925年),黃汝丹浚白蓮涇。[8]

解放後,1960年代開挖的三八河成為了黃浦江的干河,減輕了白蓮涇的排泄壓力。[9]1978年,用於擋潮、排澇、灌溉、引水和通航的「白蓮涇套閘」破土動工,於翌年1月20日竣工。並將下遊河道浚深加寬、截彎取直,從港口至船閘一段能通行100噸級船舶,自船閘至川楊河段可通行60噸級船舶,受益農田2萬餘公頃。[10][11]1986~1987年,完成曹家溝、白蓮涇及其他淤塞航道的疏浚,共清淤土方39.23萬立方米;清除洋涇、白蓮涇航道石塊等礙航物230噸;打撈沉船17艘,383噸。1991~1992年,清除白蓮涇航道六里航段300多噸礙航物和45噸水泥沉船1艘。[10]

治理[編輯]

1976年~1978年間,受到沿岸工業影響白蓮涇等河段水質已受中等污染。[12]據1985年監測,白蓮涇的污染尤為嚴重,夏季出現黑臭現象。1990年,川沙縣環境監測站開始對白蓮涇水環境質量進行監測。 2010年,對貫穿世博園區的白蓮涇實施了疏浚、植綠、水閘美化等綜合整治任務。[13][14]

碼頭[編輯]

周家渡至白蓮涇匯入黃浦江的區域歷史上為碼頭區,稱為白蓮涇碼頭。1930年至1940年,美國花旗大來洋行在該區域建立大來碼頭。同時期中興公司又在該區域建立中興碼頭。1950年這些碼頭合併並統稱白蓮涇碼頭。1974年至1975年,上海港務局對該區域改造。大來碼頭的泊位與中興碼頭的泊位連成一片。後來該區域成為交通部上海港務管理局第四裝卸作業區,簡稱上港四區。2007年10月8日,為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建設,白蓮涇港永久封港口,白蓮涇碼頭也不再使用。此地成為上海世博會園區之一。[15]

支流[編輯]

東支接呂家浜通川沙,南支接長浜橫沔港的諸灶港達南匯。[4]

跨河橋樑[編輯]

  • 白蓮涇慢行橋[16]
  • 世博大道橋
  • 白蓮涇路橋
  • 雪野路橋
  • 浦東南路橋
  • 東明路白蓮涇橋
  • 南碼頭路橋
  • 浦三路橋
  • 東三里橋路白蓮涇橋
  • 楊高南路橋
  • 前錦橋
  • 白蓮橋
  • 前程路白蓮涇橋
  • 高科西路白蓮涇橋
  • 滬南路白蓮涇橋
  • 虹橋南街橋
  • 蓮溪路白蓮涇橋
  • 鎮中心路橋
  • 羅山高架路
  • 華佗路白蓮涇橋
  • 達爾文路白蓮涇橋
  • 科苑路白蓮涇橋
  • 蔡倫路白蓮涇橋
  • 張衡路白蓮涇橋
  • 畢升路白蓮涇橋

河濱休閒[編輯]

人文[編輯]

清代詩人沈鑫有《白蓮涇晚渡》一詩:一葉舟如駛,蕭蕭荻秋洲。潮噴寒夜月,樹簇海天秋。擊揖添吟興,銜杯破客愁。誰今川上水,日夕向東流。[17]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人文浦东-古镇悠远. szb.pudong.gov.cn. 2012-02-22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2. ^ 川沙县续志->--第十一卷水利->--第二章河道->--骨干河道节. www.shtong.gov.cn. 2007-09-13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3. ^ 地方志资料库-第五节盐业影响. www.shtong.gov.cn. 2017-05-09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4. ^ 4.0 4.1 地方志资料库-古河道. www.shtong.gov.cn. 2017-05-09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5. ^ 地方志资料库-人物传略. www.shtong.gov.cn. 2017-05-09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6. ^ 地方志资料库-水上交通. www.shtong.gov.cn. 2018-04-04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7. ^ 上海测绘志->--第五篇工业、交通、水利测量->--第四章水利工程测量->--第一节 河道. shtong.gov.cn. 2003-02-25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27). 
  8. ^ 地方志资料库-河道疏浚. www.shtong.gov.cn. 2018-04-04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9. ^ 劳动妇女最光荣,“三八节”图说上海的“三八”系地名_湃客_澎湃新闻-The Paper. www.thepaper.cn. 2020-03-08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0. ^ 10.0 10.1 川沙县续志-第十四卷交通运输-第一章水上运输-第一节 航道、码头、通航水闸. www.shtong.gov.cn. 2007-09-14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1. ^ 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历史大事记(十六)——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 szb.pudong.gov.cn. 2016-09-23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2. ^ 上海专业志-上海蔬菜商业志-第四章蔬菜生产-第三节 菜田污染和治理. www.shtong.gov.cn.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3. ^ 川沙县续志-第十六卷城乡建设-第四章环境保护-第三节环境监测. www.shtong.gov.cn. 2007-09-14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4. ^ 浦东年鉴 >2011年 >城乡建设. 2012-02-03. [永久失效連結]
  15. ^ 《旧忆新说 上海世博园区地名备忘录》 钱娟主编;陈燮群丛书主编;王小明,胡江,郭青生,陈曾路副主编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0 第140页. [2021-1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6-30). 
  16. ^ 白莲泾桥主结构贯通,月底浦东滨江新增5公里贯通段--上观. www.jfdaily.com. 2017-09-24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 
  17. ^ 45公里双桥滨江纪行丨浦东 23公里 变身美丽公园和市民活动大客厅- 手机新民网. newsxmwb.xinmin.cn. 2016-09-30 [2020-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