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普遍管轄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普遍管轄權(Universal jurisdiction)或普遍性原則國際法「原則」之一。根據這一原則,無論被控犯罪之人的國籍、居住國或與起訴國關係如何,即使該罪行是在起訴國領土之外犯下的,該國也可以對該人行使刑事管轄權。由於所犯罪行被認為是危害全人類的,並且罪行極為嚴重,不容有管轄權投機,因此任何國家都有權對其加以懲罰。某些國際規範具有普遍性,這一觀點與普遍管轄權概念以及強行法概念密切相關,整個國際社會都負有義務,某些國際法義務是所有國家都必須承擔而且不受條約調整的。

隨着1993年比利時頒佈《萬國管轄權法》,這一概念受到極大重視。2002年國際刑事法院的創立減少了制定普遍管轄法的預期需求,但國際刑事法院無權審理2002年以前犯下的罪行。

一國所維護的普遍管轄權還必須與國際刑事法庭的管轄權區分開來,包括設立於2002年的國際刑事法院、盧旺達國際刑事法庭(1994年)和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1993年)或紐倫堡審判(1945-1949年)等。在這些情況下,刑事管轄是由一個國際組織來行使,而不是由某個國家行使的。國際法庭的法律管轄權來自設立法庭的國家賦予它的權利。

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情報特務局阿根廷綁架前黨衛軍中校阿道夫·艾希曼出境並公開受審,而引發國家主權司法管轄權的爭議,6月23日,經聯合國安理會第 138 號決議 (S/4349) 以 8:0(2票棄權)通過艾氏罪行應受懲,惟以國應依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規則向阿國賠償。8月3日,兩國發表聯合聲明,以國向阿國為其入境拘捕行動致歉後,德國與阿根廷皆未主張管轄權;翌年,以國以15項公法罪名起訴;艾氏皆以相同的「奉命行事」理由辯護並上訴,經再審維持原判,1962年5月31日伏法[1][2][3]。國際人權觀察組織執行長肯尼思‧羅斯​(英語援此為普遍管轄權具體實踐案例,並引證1949 年《日內瓦公約》和1984 年《聯合國禁止酷刑公約》等條約要求各簽署國通過於其國內法導入普遍管轄權法理的條款,明示國際社會的廣泛接受[4]。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則顧慮,由於任何國家皆可設立普遍管轄權法庭,此原則可能迅將退化成為政治驅動的作秀公審,試圖以建立準司法機構​(英語的途徑來給其敵人或反對者烙印標籤。

2011年11月,由馬來西亞前首相马哈迪·穆罕默德於2007年創立的私人機構吉隆坡戰爭罪行委員會[5],行使了其認為具有普遍管轄權的審判權,對入侵伊拉克美國前總統喬治·沃克·布殊英國前首相托尼·貝理雅進行缺席審判和定罪[6][7]。2012年5月,法庭再次根據其所認為的普遍管轄權,聽取了阿布格萊布監獄關塔那摩監獄酷刑受害者的證詞,並缺席宣判美國的前總統布殊、前副總統迪克·切尼、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前司法部高級官員柳約翰和傑·拜比(Jay Bybee)、前司法部長阿爾貝托·岡薩雷斯以及前顧問戴維·愛丁頓和威廉·海恩斯二世犯有共謀實施戰爭罪[8]。法庭將調查結果提交給海牙國際刑事法院首席檢察官[9]

參見[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 Resolution 138 (1960) / [adopted by the Security Council at its 868th meeting], of 23 June 1960.. 聯合國數字圖書館. 1965 [2022-09-18] (英語). 
  2. ^ Mulisch, Harry. Criminal Case 40/61, The Trial of Adolf Eichmann: An Eyewitness Account. 費城: 賓夕法尼亞大學出版社. 2005. ISBN 978-0-8122-3861-7. 
  3. ^ Tong, Billy. 「平庸之惡」主角艾希曼的一生. CUP媒體電子報. 香港. 2020-07-12 [2022-09-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08). 
  4. ^ Roth, Kenneth. The Case for Universal Jurisdiction. Foreign Affairs. 2001-09-01 [2023-12-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1-21) (英語). 
  5. ^ Malaysia's Mahathir announces war crimes tribunal. web.archive.org. 2007-01-31 (英語). 
  6. ^ Yoong, Sean; Press, Associated. Symbolic 'war crimes' tribunal to try Bush, Blair. San Diego Union-Tribune. 2011-11-15 (美國英語). 
  7. ^ AFP. Bush, Blair guilty in Malaysia 'war crimes trial'. Deccan Herald. 2011-11-23 (英語). 
  8. ^ Are George W. Bush and Dick Cheney war criminals? Malaysian court says 'yes'. www.npwj.org. 2012-05-15 (英語). 
  9. ^ Ridley, Yvonne. Bush Convicted of War Crimes in Absentia. Foreign Policy Journal. 2012-05-12 (美國英語). 

延伸資料[編輯]

  • Archibugi, Daniele, Pease, Alice. Crime and Global Justice. 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unish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Polity Press, 2018, ISBN 978-1-50951-262-1.
  • Köchler, Hans, Global Justice or Global Reveng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 at the Crossroads (2003)
  • Reydams, Luc. Universal Jurisdiction: International and Municipal Legal Perspectiv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19-927426-6. 
  • Lyal S. Sunga, The Emerging System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Developments in Codific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Kluwer, 1997, 508 pp. ISBN 90-411-0472-0
  • Lyal S. Sunga, Individual Responsibility in International Law for Serious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Nijhoff, 1992, 252 pp. ISBN 0-7923-1453-0
  • Jerusalem Center for Public Affai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Diane Morrison and Justus Reid Weiner Curbing the Manipulation of Universal Jurisdiction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