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房暠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房暠
出生不詳
唐朝
逝世944年
後晉洛陽
職業後唐後晉官員

房暠(?—944年),中國五代十國時期政權後唐後晉官員,在後唐末帝李從珂年間任樞密使

家世[編輯]

房暠生年不詳,唐朝都城長安人氏。年輕時為宰相崔胤家臣,後因避亂(可能指天祐元年(904年)崔胤死於大軍閥宣武軍節度使朱全忠之手[1])客居蒲州[2]

後唐年間[編輯]

後唐明宗李嗣源天成元年(926年),李嗣源任養子李從珂為護國軍留後[3]李從珂赴任時,房暠迎謁於路左,請求做他的幕僚,李從珂感到高興,命他負責賓客。[2]

當時鳳翔有盲人張濛自稱懂術數,能通神,房暠很相信他。一天張濛到府,聽到李從珂說話聲,駭然說:「這不是人臣啊。」房暠詢問,張濛便傳神語說:「三珠並一珠,驢馬沒人驅,歲月甲庚午,中興戊己土。」房暠請求解釋,張濛又稱不知神言。長興四年(933年)五月,鳳翔府廨諸門無故自動,人們都驚異,派房暠問張濛,張濛說:「衙署有小異動不要奇怪,不出三日,當有恩命。」當夜報至,李從珂被封為潞王。[4]

應順元年(934年),房暠與節度判官韓昭胤、掌書記李專美、牙將宋審虔、孔目官劉延朗共佐李從珂推翻時任皇帝即他的養弟、明宗親子李從厚,成為皇帝。李從珂見冊曰「維應順元年歲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就回頭看房暠說:「張濛神言甲庚午,不也奇怪嗎!」又令房暠與術士解三珠一珠事,得出結論:「三珠指的是三位皇帝;驢馬沒人驅,指的是失位。」從此房暠愈發被李從珂親信,以巫祝用事,[5]被任為權知樞密院記,五月又被任為宣徽北院使,當月又以宣徽北院使、檢校工部尚書加檢校司空,行左威衛大將軍,仍為宣徽北院使。[4]清泰二年(935年)四月,為左衛上將軍,充宣徽南院使,九月,被任為刑部尚書,充樞密使,[6][7]與明宗女婿趙延壽為同僚。但劉延朗為宣徽南院使兼樞密副使,相比於房、趙兩位正樞密使,李從珂更聽從劉延朗和樞密直學士薛文遇,房暠的話只被聽取不足三四成。房暠幾乎不提建議,隨勢可否。每每朝廷有大事,如後唐與契丹邊境重鎮、由趙延壽養父趙德鈞管治的盧龍軍和由明宗另一女婿石敬瑭管治的河東軍遣使入奏時,房暠就睡覺。因此事務都由劉延朗決斷。劉延朗趁機向節度使、刺史們索賄,給行賄多的人分配好的任所,將領們因而怨憤於李從珂,李從珂卻不知道。[8][9]但房暠和端明殿學士給事中李崧呂琦力諫李從珂,阻止他將石敬瑭遷為天平軍節度使,認為一旦這麼做,石敬瑭將叛,不可。[10][11]

清泰三年(936年)五月庚寅夜,當時呂琦已不再是端明殿學士,李崧在外,只有薛文遇當值,與李從珂議河東事,趁機說服李從珂,石敬瑭必叛,不如現在就逼他叛了。李從珂同意了,下詔將石敬瑭從河東遷到天平。石敬瑭果然叛亂,在契丹援助下,打敗李從珂派去鎮壓的唐軍,進逼都城洛陽。李從珂舉家自殺,後唐亡。[11]

後晉年間[編輯]

契丹太宗立石敬瑭為新朝後晉的皇帝。石敬瑭進入洛陽,接管後唐領地。下詔大赦,只將行工部尚書充三司使張延朗、刑部尚書充樞密使劉延皓、劉延朗除外,下令將他們處死。他還另外列出,他認為並未與被他指為以養子身份篡後唐位的李從珂串通一氣的官員中書侍郎平章事馬胤孫、樞密使房暠、宣徽使李專美、河中節度使韓昭胤,將他們罷官,但並不處死。[11][12][13][14]

天福四年(939年),石敬瑭見自己之前罷免的後唐舊臣陷於貧困,任他們官職,其中房暠被任為右驍衛大將軍(《舊五代史》本傳作左驍衛大將軍),但立即命他們致仕[15]這樣他們就能在不需要回歸政府的情況下領取養老俸祿了。[16]石敬瑭侄石重貴繼位後,開運元年(944年)春,房暠卒於洛陽。[2]

註釋及參考文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