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
外觀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5年12月3日) |
![]() |
國家評論協會獎最佳外語片是國家評論協會自1934年度開始頒發的獎項之一[1]。
獲獎影片
[編輯]- † 代表榮獲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193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34 | 孤島漂流記 | 冰島 | 羅伯·佛萊厄提 |
1936 | 弗蘭德狂歡節 | 法國 | 雅克·費代爾 |
1937 | 永恆的面具 | 奧地利、瑞士 | 沃納·霍克鮑姆 |
1938 | 大幻滅 | 法國 | 尚·雷諾亞 |
1939 | 霧港 | 法國 | 馬素·卡尼 |
194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40 | 麵包師之妻 | 法國 | 馬瑟·巴紐 |
1941 | 逃犯貝貝 | 法國 | 朱利安·杜維威爾 |
195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50 | The Titan: Story of Michelangelo | 西德 | 羅伯·佛萊厄提、理查德·萊福德 |
1951 | 羅生門 † | 日本 | 黑澤明 |
1952 | 一飛沖天 | 英國 | 大衛·連 |
1953 | 女皇加冕記 | 英國 | 克里斯托弗·弗萊 |
1954 | 羅密歐與茱麗葉 | 英國、意大利 | 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
1955 | 主教抗暴記 | 英國 | |
1956 | 七海獵奇 | 法國 | 雅克-伊夫·庫斯托、路易·馬盧 |
1957 | 詞語 | 丹麥 | 卡爾·西奧多·德萊葉 |
1958 | 小路之歌 | 印度 | 薩耶哲·雷 |
1959 | 野草莓 | 瑞典 | 英瑪·褒曼 |
196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60 | 大樹之歌 | 印度 | 薩耶哲·雷 |
1961 | 橋 | 西德 | 伯恩哈德·維基 |
1962 | 星期日與西貝兒 † | 法國 | 塞基·鮑格農 |
1963 | 8½ † | 意大利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1964 | 海底蓬萊 | 法國 | 薩耶哲·雷 |
1965 | 鬼迷茱麗葉 | 意大利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1966 | 火車情殺案 | 法國 | 哥斯達·加華斯 |
1967 | 今生今世 | 瑞典 | 波·維德伯格 |
1968 | 戰爭與和平 † | 蘇聯 |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
1969 | 烽火桃源 | 瑞典 | 英瑪·褒曼 |
197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70 | 野孩子 | 法國 | 法蘭索瓦·杜魯福 |
1971 | 克拉之膝 | 法國 | 伊力·盧馬 |
1972 | 悲哀和憐憫 | 法國 | 馬塞爾·奧菲爾斯 |
1973 | 哭泣與耳語 | 瑞典 | 英瑪·褒曼 |
1974 | 想當年 † | 意大利 | 費德里柯·費里尼 |
1975 | 情淚種情花 | 法國 | 法蘭索瓦·杜魯福 |
1976 | O侯爵夫人 | 西德 | 伊力·盧馬 |
1977 | 模糊的情慾對象 | 法國 | 路易士·布紐爾 |
1978 | 秋之奏鳴曲 | 瑞典 | 英瑪·褒曼 |
1979 | 一籠傻鳥 | 法國 | 愛德華·莫利納羅 |
198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80 | 錫鼓 | 西德 | 沃克·施隆多夫 |
1981 | 奧勃洛莫夫一生中的幾天 | 蘇聯 | 尼基塔·米亥科夫 |
1982 | 千面惡魔 | 西德 | 伊斯特凡·沙寶 |
1983 | 芬妮與亞歷山大 † | 瑞典 | 英瑪·褒曼 |
1984 | 鄉村星期天 | 法國 | 貝特朗·塔凡尼爾 |
1985 | 亂 | 日本 | 黑澤明 |
1986 | 奧賽羅 | 意大利 | 法蘭高·齊費里尼 |
1987 | 戀戀山城 | 法國 | 克勞德·貝黎 |
甘泉瑪儂 | 意大利 | ||
1988 | 女為悅己者狂 | 西班牙 | 貝德羅·艾慕杜華 |
1989 | 女人的故事 | 法國 | 哥羅迪·查布洛 |
199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1990 | 大鼻子情聖 | 法國 | 讓-保羅·拉佩諾 |
1991 | 歐洲歐洲 | 法國、德國、波蘭 | 安格尼茲卡·賀蘭 |
1992 | 情證今生 † | 法國 | 雷吉斯·瓦格涅 |
1993 | 霸王別姬 | 中國、香港 | 陳凱歌 |
1994 | 飲食男女 | 台灣、美國 | 李安 |
1995 |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 中國、法國 | 張藝謀 |
1996 | 荒謬無稽 | 法國 | 巴提斯·勒貢特 |
1997 | 談談情跳跳舞 | 日本 | 周防正行 |
1998 | 中央車站 | 巴西 | 沃爾特·塞勒斯 |
1999 | 論盡我阿媽 † | 西班牙 | 貝德羅·艾慕杜華 |
200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2000 | 臥虎藏龍 † | 台灣、中國大陸、香港、美國 | 李安 |
2001 | 狗男女的愛 | 墨西哥 | 艾力謝路·高沙里斯·依拿力圖 |
2002 | 對她有話兒 | 西班牙 | 貝德羅·艾慕杜華 |
2003 | 老豆堅過美利堅 † | 加拿大、法國 | 丹尼斯·阿坎德 |
2004 | 情流心海 † | 西班牙 | 亞歷杭德羅·阿梅納瓦爾 |
2005 | 立見天國 | 巴勒斯坦 | 哈尼·阿布-阿薩德 |
2006 | 浮花 | 西班牙 | 貝德羅·艾慕杜華 |
2007 | 潛水鐘與蝴蝶 | 法國、美國 | 祖利安·斯納貝爾 |
2008 | 蒙古王 | 哈薩克斯坦 | 謝爾蓋·波德羅夫 |
2009 | 先知 | 法國 | 積葵·奧迪亞 |
201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2010 | 人神之間 | 法國 | 札維耶·波瓦 |
2011 | 伊朗式分居 † | 伊朗 | 阿斯加·法哈迪 |
2012 | 愛‧慕 † | 德國 | 米高·漢尼卡 |
2013 | 伊朗式離婚 | 法國、伊朗 | 阿斯加·法哈迪 |
2014 | 無定向喪心病狂 | 阿根廷、西班牙 | 達米安·斯茲弗隆 |
2015 | 天堂無門 | 匈牙利 | 拉斯洛·尼美斯 |
2016 | 伊朗式遷居 | 伊朗 | 阿斯加·法哈迪 |
2017 | 戰地狐步舞 | 以色列 | 山謬·毛茲 |
2018 | 冷戰戀曲 | 波蘭 | 彭維·彭域高斯基[2] |
2019 | 上流寄生族 † | 韓國 | 奉俊昊[3] |
2020年代
[編輯]年份 | 影片 | 國家或地區 | 導演 |
---|---|---|---|
2020 | 哭泣的女詭[4] | 危地馬拉 | 傑羅·布斯塔曼特 |
2021 | 伊朗式英雄[5] | 伊朗 | 阿斯加·法哈迪 |
2022 | 親陌 | 法國、比利時、荷蘭 | 魯卡斯·當 |
2023 | 墮下的對證 | 法國 | 積絲汀·蒂耶 |
2024 | 一念菩提 | 伊朗、德國、法國 | 穆罕默德·拉穌羅夫 |
參考資料
[編輯]- ^ Best Foreign Language Film Archives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2 February 20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2-06).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Names 'Green Book' Best Film of 2018 - Variety.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1-27).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2019 Winners|IndieWire.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03).
- ^ 2021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Winners and Analysis - Variety.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4).
- ^ National Board of Review Winners 2021:|IndieWire. [2022-01-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