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頓涅茨克代表大會
2004年11月28日舉行的北頓涅茨克代表大會是橙色革命引發的2004年秋季社會政治危機期間,烏克蘭各級親亞努科維奇代表在盧甘斯克州北頓涅茨克冰宮召開的一次全烏克蘭代表大會,旨在制定穩定國家局勢的共同戰略。該會議討論建立「東南共和國」的可能性,甚至計劃舉行全民公投,以尋求更大的自治權或與中央政府分離。會議成員有莫斯科市市長尤里·盧日科夫代表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 [1]
起因
[編輯]此舉是對烏克蘭西部部分地區(利沃夫、沃倫、捷爾諾波爾和伊萬諾-弗蘭科夫斯克)地方當局,以及基輔市議會和基輔州當局不服從根據初步結果選出的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並宣布尤先科為2004年大選的總統當選人的行為作出的回應。
大會組織
[編輯]大會召開之前,烏克蘭南部和東部地區已經發表了一系列聲明、決定和決議。 2004年11月26日,盧甘斯克州委員會常務會議以多數票決定建立烏克蘭東南自治共和國。同日,盧甘斯克代表向俄羅斯總統普京呼籲支持。第二天,即11月27日,哈爾科夫州議會特別會議決定成立哈爾科夫州地區和區議會執行委員會,並賦予其國家權力。會議選舉州州長葉夫根尼·庫什納列夫為地區執行委員會主席。哈爾科夫州已停止向共和黨預算轉移資金,直至基輔的政治局勢穩定下來。決定在盧甘斯克州北頓涅茨克舉行抗議橙色基輔的公眾和政治力量的全體會議。哈爾科夫州州長葉夫根尼·庫什納列夫的果斷行動對大會的組織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004年11月28日星期日,全烏克蘭各級人民代表和地方議會代表大會召開,來自烏克蘭17個地區的約35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頓涅茨克、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日托米爾、扎波羅熱、基洛沃格勒、盧甘斯克、尼古拉耶夫、敖德薩、波爾塔瓦、蘇梅、哈爾科夫、赫爾松、切爾尼戈夫地區、克里米亞自治區和塞瓦斯托波爾市。據組織者介紹,切爾卡瑟和外喀爾巴阡地區的代表因技術原因無法參加大會。 [2]
大會進程
[編輯]一位出席大會的記者對大會的第一份記錄做了如下描述: [3]
由於天氣不佳,那位成為與會人員旗幟的人未能參加大會的開幕式。前排有人高呼:「亞努科維奇是烏克蘭總統!」全場觀眾起立鼓掌、歡呼。一位來自蘇梅州的年輕人第一個登上領獎台。我認為是來自市議會。 「一群『橙色革命派人士』封鎖了市議會大樓。他們甚至連一輛救護車都不放過。他們要求我們承認自封的救世主。我們拒絕承認後,就被稱為人民公敵。我們不會放棄」,這是這位年輕人的話。一位來自阿爾切夫斯克的冶金學家走上舞台。 「朋友們,我剛從基輔回來。那裏正在發生可怕的事情。他們不會停止任何行動。在我看來,一切自由都已結束。他們想要權力,而我們只是他們的暫時障礙。我們需要做點什麼。」我記得一位代表引用了捷爾任斯基的名言,他說尤先科及其隨行人員沒有犯罪記錄並不是他們的功勞,而是內務部工作不力的表現。克里米亞自治區代表稱,他們已經選擇亞努科維奇為總統,不會允許基輔的某些勢力推翻這一切。 「克里米亞居民,三百萬韃靼人,我們一心一意地支持頓巴斯。這裏沒有不同國籍,沒有誠實的人和不誠實的人。我們是誠實的,我們與亞努科維奇站在一起,與東南部地區站在一起,」克里米亞穆斯林社區的一位代表說。但到目前為止,這只是情緒而已……每個人都明白,庫什納列夫和科列斯尼科夫會說出主要的話……
出席大會的主要政界人士和社會各界人士有:烏克蘭總統第一輪選舉獲勝者維克多·亞努科維奇、代表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的莫斯科市市長尤里·盧日科夫、哈爾科夫州州長葉夫根尼·庫什納列夫、頓涅茨克州委員會主席鮑里斯·科列斯尼科夫、盧甘斯克州委員會主席維克多·季洪諾夫、頓涅茨克州州長阿納托利·布利茲紐克等。 頓涅茨克州委員會主席鮑里斯·科列斯尼科夫首先發言,概述了召開這次代表大會的原因,並為代表大會的工作定下了基調: [3]
今天烏克蘭出現緊急狀態。最高拉達跟隨反對派政客違反了法律,違反了國家憲法。局勢正在逐漸失控。直到最後一刻,我們都希望衝突能夠和平解決。但現在很明顯,這在原則上已經變得不可能了。我們有義務保護選民的利益。如果不允許我們保護自己的選擇,我們準備採取極端措施。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提議:「『對所有違反法律的最高國家當局表示不信任。以聯邦共和國的形式建立一個烏克蘭東南部新國家。哈爾科夫將成為新國家的首都,從而恢復獨立烏克蘭共和國的第一個首都。』」為了保護我們自己免受針對我們同僚州長的非法行動,根據烏克蘭地方自治法,我們不再將權力委託給地區行政當局,而是在此基礎上建立地區執行委員會。我們代表頓巴斯向中央選舉委員會主席謝爾蓋·基瓦洛夫表示感謝,並表達我們的支持。我們知道他承受了怎樣的壓力,以及他的原則立場讓他付出了怎樣的代價。新國家的經濟繁榮和穩定將確保其強大的工業潛力和成為CES成員國。我們還向國際社會保證,新的國家實體將擁有世界上最民主的憲法。
據目擊者稱,演講結束後,大廳里先是一片死寂,隨後情緒爆發。 [3] 值得注意的是,大會上最生動、最感人的講話是繼科列斯尼科夫之後走上講台的哈爾科夫州州長庫什納列夫的講話: [1]
尊敬的維克托·費多羅維奇!親愛的朋友們!我們都毫不懷疑,在過去的一周里,烏克蘭發生了一場精心策劃、準備充分且資金充足的反國家政變。他們利用最先進的愚弄人民的技術,試圖不惜一切代價,包括武力,將自封的總統推上王位。這並不新鮮。我們知道,這不能怪今天站在那裏的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像統一教這樣的魅力型教會能把數百萬人帶到廣場,他們會聽從一個手勢。人民沒有錯,控制這些人民的可怕的手才是罪魁禍首。但他們的計劃並沒有成功!雖然他們打了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但還是失敗了。最重要的是,烏克蘭的權力沒有淪陷,無論如何,我們仍然有一位在憲法框架下行事的總統,我們有一位完全合格的總理。我們有一半的烏克蘭支持我們的政府!今天,世界絕不會承認一個冒名頂替者,這一點已經很明顯了。這也是我們的勝利!最重要的是,我們頂住了沉重的一擊。我們原以為是在按公平的規則行事,但我們站了起來,已經完全站直了身子。我們團結在一起,我們是不可戰勝的!因此,從這艱難的一周得出的主要結論是:為了使我們的勝利獲得合法的結果,為了捍衛我們的選擇,我們必須團結在一起,我們必須堅強,我們必須堅定不移!我們必須堅定而明確地說:我們在 1991 年投票支持一個獨立、自主、民主、繁榮的烏克蘭,不是為了今天把它撕成碎片。我們支持一個統一的烏克蘭!我們支持一個民主和繁榮的烏克蘭!但不要試圖挑戰我們的耐心。我們有能力對任何攻擊做出應有的回應,直至採取最極端的措施。我想提醒那些橙色旗幟下的頭腦發熱的人:從哈爾科夫到基輔有 480 公里,到俄羅斯邊境有 40 公里!我們希望生活在一個每個人的權利、文化、語言、歷史、傳統和習俗都受到保護的國家。我們明白,烏克蘭東部與加利西亞有非常嚴重的差異,我們不會將我們的生活方式強加於加利西亞,但我們也絕不允許加利西亞教我們如何生活!我們必須維護團結我們的主要精神核心,我們的信仰。我們不會接受強加於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不會接受別人的象徵,我們的象徵是東正教!我們應該怎麼做?我們必須再次堅決而堅定地宣布,我們絕不會在任何情況下承認一個自封的總統。維克托·費多羅維奇將成為總統,他將通過所有法律程序!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堅持到最後!親愛的朋友們!我們希望和平地生活、工作、創造、建設,但一場可怕的橙色威脅正懸掛在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未來之上。因此,我再次敦促大家堅定不移,站穩腳跟,捍衛我們的選擇。起來,遼闊的國土,起來進行殊死的戰鬥,與黑暗的納粹勢力,與橙色的瘟疫作鬥爭!上帝與真理與我們同在!
頓涅茨克州州長阿納托利·布利茲紐克代表庫什納列夫提出了就建立東南部自治實體舉行全民公投的想法。莫斯科市長尤里·盧日科夫在大會上也發表了講話: [4]
目前,烏克蘭存在兩種截然相反的力量。一方面是(某些人)對烏克蘭事務的粗暴干涉,另一方面是完全尊重烏克蘭主權的俄羅斯。作為莫斯科市長,我願意摘下我最喜歡的帽子,向維克托·亞努科維奇學習。
其他政治家的評價比較克制,也只是在所提出的想法和行動方向的框架內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出席大會的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的言論相當克制,這在很多方面注定了這次大會的失敗: [2]
我永遠不會背叛你們,我會一直與你同在們。而你們所接受的將成為我的法律......再多一點,一切都會崩潰。讓我們嘗試找到解決辦法,但不要採取激烈的措施。即使流出一滴血,也無法阻止這種流淌。保護法律和人權是我們的目標。請做出確保國家完整和國家秩序的決定……
大會決議
[編輯]大會的主要聲明是一份最後通牒,根據大會與會者的說法,如果總統尤先科以非法方式上台,他保留採取適當行動的權利,以保護其所在地區公民的權利,直至建立東南部自治區。決定成立烏克蘭各地區地方自治機構跨地區理事會。該協調委員會和執行局的工作地點由哈爾科夫確定,哈爾科夫原定為烏克蘭東南自治共和國的首都。盧甘斯克州和頓涅茨克州決定於2004年12月上半月就在烏克蘭聯邦內獲得獨立共和國地位的問題舉行全民公決。此外,繼哈爾科夫州議會之後,盧甘斯克州議會和頓涅茨克州議會也宣布將警察和其他國家機構重新分配給自己,並停止向國家預算轉移資金。
結果
[編輯]由於國大黨領導層猶豫不決,選擇與橙色革命力量談判,國大黨的理念並未受到歡迎,也沒有被以亞努科維奇為中心的最高政治精英所接受。結果,國會提出的戰略倡議未能得到實施。同時,橙色革命派指控該會議是俄羅斯嚴重威脅烏克蘭統一的證據,並迫使最高法院宣布選舉重新進行。
參考
[編輯]- ^ 1.0 1.1 Голгофа Евгения Кушнарева [Golgotha Evgeniy Kushnareva].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4-21).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auto1」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2.0 2.1 Русская линия / Библиотека периодической печати: Съезд в Северодонецке — предвестник новой Переяславской Рады?.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auto」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3.0 3.1 3.2 Северодонецкий съезд: Правда очевидца [Severodonetsk Congress: Eyewitness Truth].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9). 引用錯誤:帶有name屬性「auto2」的
<ref>
標籤用不同內容定義了多次 - ^ Грани.Ру: Янукович и Лужков приехали в Северодонец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