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北京金台飯店

座標39°55′55″N 116°22′45″E / 39.9319073°N 116.3790884°E / 39.9319073; 116.3790884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北京金台飯店,對內稱中直招待所,位於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西大街38號,是一家四星級酒店[1]。為副局級事業單位,隸屬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

歷史[編輯]

金台飯店的前身是中共中央辦公廳招待所,因位於廠橋,故又稱廠橋招待所。[2]1980年代時,廠橋招待所是一座三層建築。[3]

曾憲新回憶,1975年下半年,他從河南五七幹校回到北京,赴廠橋招待所參加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註釋工作,廖蓋隆時任毛澤東選集第五卷註釋組副組長。[4]

1978年6月1日,剛剛恢復的最高人民檢察院開始辦公,辦公地點在廠橋招待所。不久,最高人民檢察院遷到東華門,借用民政部的房屋辦公。[2]

1979年,王光美被釋放,住在廠橋招待所。當時四人幫殘餘勢力仍在,文化大革命中的「三種人」尚未得到清理。有人來對王光美說:「你現在雖然放出來了,但社會上還有很多人恨你。你不要隨便外出,否則安全不保。」這導致廠橋招待所很緊張。王光美的子女劉源等人很生氣,劉源回憶當時的心情時說:「這算什麼呀!人都放出來了,怎麼還限制自由?我們整天在群眾中,沒有這種感覺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完全是又一次解放的氣氛嘛!」劉源去找胡耀邦的女兒胡曼麗,托她向胡耀邦反映此情況,要求給王光美換個地方住。胡曼麗得知後也很生氣,隨即向胡耀邦反映。胡耀邦當即請王光美遷居翠明莊中共中央組織部招待所),當時胡耀邦兼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5]

1986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決定,由國務院總理趙紫陽主持制定政治體制改革方案。由趙紫陽胡啟立田紀雲薄一波彭沖五個人組成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研討小組下設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負責具體研究政治體制改革的措施與途徑。該辦公室人員共二、三十名,多數是30多歲的年輕人。[3]1986年10月4日,在廠橋招待所召開了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會議,與會者有該辦公室的四位負責人鮑彤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兼黨組副書記、趙紫陽總理秘書)、周杰中辦副主任)、賀光輝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嚴家其,還有該辦公室的兩位行政負責人陳一咨陳福今,以及首批從各單位抽調來的7個研究人員。第一次會議開完後,該辦公室隨即將其人員集中到廠橋招待所,開始工作。[6]1986年深秋,該辦公室奉命在廠橋招待所起草了中共十三大報告的政治體制改革部分,形成了《關於政治體制改革的總體設想》,並先後成立七個專題研討小組,即:黨政分開研討小組;黨內民主與黨的組織研討小組;權力下放與機構改革研討小組;幹部和人事制度改革研討小組;社會主義民主研討小組;社會主義法制研討小組;改革的基本原則研討小組。歷經總體研討、專題研究、政策決策,研討小組提出了政治體制改革的具體措施。這些措施獲鄧小平肯定,寫入中共十三大報告。[3]

1987年初,就在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辦公地點的樓下——廠橋招待所二層(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駐三層),進駐一新成立的「寫作班子」,據稱是鄧力群要求中共中央宣傳部組織的「反擊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中央寫作組」。該班子後被知情者稱作「廠橋大批判組」,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局長盧之超任負責人,成員有不少是知名的「反自由化」人士。該班子人員入住廠橋招待所後,和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人員在同一食堂吃飯,但不同桌;上下樓也常相遇,但從無交流。外人聽說後開玩笑稱,「你們這是『兩個基本點』對起來了啊。」[7]

1987年中共十三大後,在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的基礎上,中央正式成立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研究室一共留下17個研究人員,為中央的正部級機構,與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是並行的兩機構。鮑彤被任命為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鮑彤原任國家體改委的副主任兼黨組副書記,並且兼任趙紫陽總理秘書。中共十三大後,不再擔任這些職務,改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秘書兼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室主任,同時兼任中央宣傳小組、黨建小組成員)。[6]

1994年,由廠橋招待所改建而成的金台飯店開業。[8]

1995年12月1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在北京金台飯店召開「小秦嶺金礦區治理整頓工作會議」。[9]

2005年1月17日,趙紫陽逝世。有關部門在金台飯店向將要參加其追悼會的人士發放趙紫陽的「訃告」和「車證」。[10]

2005年12月28日下午,李昌夫婦來到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的金台飯店,同胡耀邦夫人李昭見面,范泓以及《新京報》記者陳遠陪同前往。[11]

設施[編輯]

金台飯店位於地安門西大街南側,與北京市第四中學相鄰。由於公交線路和北京地鐵6號線分佈在地安門西大街上,所以交通便利。[12]

金台飯店設有280間客房,分為標準間、單人間、豪華套間。飯店設有10個餐廳,菜餚匯集川菜魯菜粵菜黔菜淮揚菜以及金台特色菜。飯店設有十餘個大小會議場堂,可以承辦350人以下的宴會、酒會。飯店還設有康樂中心、商務中心、票務中心、購物中心、美容美髮等設施。[12]

參考文獻[編輯]

  1. ^ 星级饭店,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3-01-30.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2. ^ 2.0 2.1 共和国检察人物_检察日报社多媒体数字报刊平台. newspaper.jcrb.com. [2019-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3. ^ 3.0 3.1 3.2 穿越一代人的中国政改,FT中文网,2008年12月12日. [2013年12月2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年12月20日). 
  4. ^ 廖盖隆“文革”中拒绝“批邓”,文摘报,2002-02-21.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5. ^ “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嘉興在線. 2006-10-27 [2019-08-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6. ^ 6.0 6.1 吴伟,我亲历的80年代政治体制改革,胡耀邦史料信息网,2011-10-21.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1). 
  7. ^ 吴伟,中共十三大前“反自由化”背后的博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12年9月.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2-20). 
  8. ^ 北京金台饭店,中国旅游信息网,于2013-12-20查阅.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20). 
  9. ^ 中國地質礦產年鑑1996,地質出版社,1996年,第88頁
  10. ^ 吳國光、張偉國、鮑朴,紫陽千古: 趙紫陽紀念文集. 續編,太平洋世紀出版社,2006年
  11. ^ 范泓,黨內覺醒者: 李昌在中國改革年代(下),明報出版社有限公司,2008年,第239頁
  12. ^ 12.0 12.1 饭店简介,北京金台饭店官网,于2013-12-20查阅. [2013-12-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