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用戶:葉又嘉/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第四次學科評估各省a+學科數
各地級市武漢肺炎確診數

節日意義[編輯]

除了以下列出的院系,清華大學官網上還列出、、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1]燃燒能源中心[2]、、全球創新學院[3]深圳研究生院等科學研究單位[4],三個教學單位體育部[5]藝術教育中心[6][7]語言教學中心,培訓機構繼續教育學院[8],以及「住宿制文理學院」。

書院
新雅書院[9] 日新書院 未央書院 探微書院 致理書院 行健書院 求真書院
實體科研機構
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10] 高等研究院[11] 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12] 航空發動機研究院 低碳能源實驗室
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 未來實驗室 腦與智能實驗室 智能產業研究院

摘要[編輯]

授權協議[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概况. 清華大學周培源應用數學研究中心.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化工电大楼(伟清楼)二层. 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 ^ About GIX.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英語). 
  4. ^ 教学场所.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 ^ 院系简介概述. 清華大學體育部.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 ^ 办公地点.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7. ^ 艺术教育中心简介.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8. ^ 学院简介.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9. ^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简介-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新雅书院拒绝平庸,拥抱梦想,是志向远大者的学习生活共同体. 清華大學招生辦. 2015-04-28 [2017-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6) (中文(中國大陸)). 
  10. ^ 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辦公地址:能科樓 
  11. ^ 高等研究院院系简介概述.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科學館 
  12. ^ Contact. Yau Mathematical Sciences Center.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英語).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近春園西樓131室 
  13. ^ 錢浩君. 清华大学统计资料简编(2020年) (原始頁面僅清華大學校內網訪問). 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兩辦內部辦公室. 2021-04-08 [2021-06-25] (中文(中國大陸)). 

教學科研機構[編輯]

<div style="-moz-column-count:

葉又嘉/沙盒在琉球群島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Keelung
Keelung
The four vertices (red) (23°13′N 122°20′E, 25°13′N 122°40′E, 24°57′N 122°40′E, 24°57′N 122°20′E) of the announced quadrilateral area reserved for the military exercise off Keelung (orange) between Mar. 8 and Mar. 15, 1996.[1]

; -webkit-column-count:

葉又嘉/沙盒在琉球群島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Keelung
Keelung
The four vertices (red) (23°13′N 122°20′E, 25°13′N 122°40′E, 24°57′N 122°40′E, 24°57′N 122°20′E) of the announced quadrilateral area reserved for the military exercise off Keelung (orange) between Mar. 8 and Mar. 15, 1996.[1]

; column-count:

葉又嘉/沙盒在琉球群島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Keelung
Keelung
The four vertices (red) (23°13′N 122°20′E, 25°13′N 122°40′E, 24°57′N 122°40′E, 24°57′N 122°20′E) of the announced quadrilateral area reserved for the military exercise off Keelung (orange) between Mar. 8 and Mar. 15, 1996.[1]

; -moz-column-width:auto; -webkit-column-width:auto; column-width:auto; -moz-column-gap:0; -webkit-column-gap:0; column-gap:0; -moz-column-rule:; -webkit-column-rule:; column-rule:;">

葉又嘉/沙盒在臺灣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Kaohsiung
Kaohsiung
The four vertices (red) (22°38′N 119°25′E, 22°38′N 119°45′E, 22°22′N 119°45′E, 22°22′N 119°25′E) of the announced quadrilateral area reserved for the military exercise off Kaohsiung (orange) between Mar. 8 and Mar. 15, 1996.[1]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分省市區15歲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省分 平均受教育年限
中國大陸 9.91
北京 12.64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蒙古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河南
湖北
湖南
廣東
廣西
海南
重慶
四川
貴州
雲南
西藏
陝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傳統[編輯]

黃紀生性侵案台灣一件教育性平事件。臺中市大墩國中校長黃紀生,被指控自在擔任教師期間,長期性侵多名16歲以下未成年女學生。

人物[編輯]

黃紀生,臺灣國中數學教師,曾任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資優班導師、教務主任及代理校長[2],後轉任漢口國中校長,再調任大墩國中校長,期滿卸任校長申請退休遭暫緩中。

曾獲頒資深優良教育行政人員[3]。2022年,涉及權勢性侵事件,數名受害學生向臺中市政府教育局提出申訴。[4][5]

而此案件也引來監察院注意,監察委員王美玉、葉大華日前申請自動調查,葉大華受訪時表示,將深入調查性侵疑雲,以及台中市府此次行政調查是否積極。[6]

性侵指控[編輯]

2022年8月17日,A女(化名)在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陪同下,召開記者會控訴黃紀生在1997年擔任國中資優班班導時,多次權勢性侵,時間長達4年。[7][8][9]

調查[編輯]

2022年4月,A女向台中市政府教育局提出申訴,進入行政調查階段,期間黃紀生試圖聯繫A女家人,要求見面,黃並指稱本案在刑法上已過20年的法定追訴期,要求不得公開。A女表示:「黃師並不理會教育局的制止,持續對我的家人電話騷擾威脅,也造成我對自身安全的恐懼。」,因而A女決定將此案委託人本教育基金會共同發聲。[10]

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表示,台中市政府接獲舉發後,未將黃姓校長停職,「只是請他請假迴避,且黃姓校長也未確實請假」。黃先後5月參與母親節活動、6月主持畢業典禮,7月騷擾性平案件證人。[11]

台中市教育局表示,黃紀生在3月時提報8月退休,因此案進行調查已暫緩退休。[12]

2022年8月17日,黃紀生受蘋果新聞網電話訪問,否認曾與A女交往或發生性關係,「名譽是教育者第一生命」,目前靜待調查,且不排除對A女提告名譽毀損[13]

截至2022年8月26日已出現三名受害者指認,臺中市政府教育局卻主動向臺灣臺中地方檢察署告發早已超過20年追訴期的刑事案件。[14][15]

此案經記者會公開後,黃紀生已自校長身分轉任教師,留職停薪。台中市教育局展延調查期限至同年9月。[16]

結果[編輯]

9月2日下午,台中市教育局召開性平會審議調查小組報告,性平會同意調查報告及懲處建議,黃紀生予以解聘、永不錄用、沒有退休金,但依法黃師還能申請申復,故全案尚未明朗。[17]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 1.1 硝烟滚滚震慑"台独"——东南沿海演习始末(下).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15) (中文). 
  2. ^ 4. 歷任校長 - 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cjjh.tc.edu.tw. [2022-08-24] (中文(臺灣)). 
  3. ^ 臺中市資深暨優良教育人員資料庫. tcgp.hldes.tc.edu.tw. [2022-08-24]. 
  4. ^ 台中資優狼師「性侵還當上校長」 受害者父沉痛後悔信曝. TVBS. [2022-08-24] (中文(臺灣)). 
  5. ^ 人本教育基金會. 這是犯罪,不是愛!. [2022-08-25]. 
  6. ^ 台中房思琪案 監委王美玉葉大華申請自動調查. 中央社. 2022-09-02. 
  7. ^ 涉嫌20餘年前性侵學生未釐清 台中某國中校長提退休「被暫緩」 -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 2022-08-22 [2022-08-25] (中文(臺灣)). 
  8. ^ 【新聞稿】這是犯罪,不是愛!名師操控資優生成禁臠.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2022-08-17 [2022-08-25]. 
  9. ^ 資優班導師是狼!國二女遭性侵 「台中房思琪」忍25年控明星校長. ETtoday新聞雲. [2022-08-25] (中文(繁體)). 
  10. ^ 這是犯罪不是愛!名師操縱資優生成禁臠. 人本教育基金會. 2022-08-24 [2022-08-25] (中文(臺灣)). 
  11. ^ 李芯. 台中黃姓校長涉性侵女學生,人本教育基金會質疑教育局不擴大調查、未將校長停職.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2022-08-22 [2022-08-25] (中文(臺灣)). 
  12. ^ 忍20幾年! 女子國二起遭狼師性侵4年 還被威脅憂恐不只1人受害. 自由時報. 2022-08-17 [2022-08-25] (中文(臺灣)). 
  13. ^ 台中房思琪!國二女遭狼師逼交往性侵長達4年多 25年後勇敢申訴. 蘋果日報. 2022-08-17 [2022-08-25] (中文(臺灣)). 
  14. ^ 「台中房思琪」增至3人!學姐、學妹相繼挺身 教育局今主動做這事. 蘋果新聞網. [2022-08-26]. 
  15. ^ 不等行政調查!「台中房思琪」增至3人 市府告發狼校長涉嫌性侵. ETtoday新聞雲. [2022-08-26]. 
  16. ^ 台中房思琪?資優生控狼師性侵 忍了20年終舉報. 中廣新聞網. 2022-08-17 [2022-08-25] (中文(臺灣)). 
  17. ^ 台中資優班性侵案 黃姓教師遭解聘沒有退休金. 中央社. 2022-09-02. 

也」;唐《五臣注文選李周翰註:「湛,澄,華麗也。」;但按照《說文解字》所載:「湛,沒也。從水甚聲」,按照上下文,一般認為更正確的理解為「與上文『昃』對應,應為『沉』意,表沉沒於暮色中」,這與全詩表達感嘆時光流逝意境相同</ref>[1]

後引申出「水木清華」一詞,並賦予「池水清澈,樹木華美」之意,今日工字廳後匾額即為「水木清華」四字。

萬曆年間建皇家園林清華園(今暢春園),後廢。康熙年間建熙春園,後分為近春園熙春園兩部,咸豐帝熙春園親書匾額改為「清華園」。

thumb|250px 1910年,遊美學務處將附屬肄業館改為學堂,依據所在地而定名「清華學堂」(Tsing Hua College),後沿襲更名「清華學校」(Tsing Hua School)。

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掌控北京後準備改辦大學,由於清華接收美國退還庚款,對羅家倫校長的委任狀中定名為「清華大學」,未加「國立」二字,後經羅家倫多次爭取,最終定名為國立清華大學[2]

譯名[編輯]

「清華」二字按照晚清流行的威妥瑪拼音寫為「ts'ing hua」[3]。但「清華園」作為地名,採用了建立在威妥瑪拼音基礎的郵政式拼音拼寫,而地名習慣省略送氣符作tsinghua,後來尖團合流,「清」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但依然沿襲舊稱不作改變。在1949年之前,校名一般寫為「Tsing Hua」。漢語拼音「Qīng Huá」推行後,校方也依舊沿用原名。1981年,校方正式確定校名英文寫為「Tsinghua University」[4][5][6]

譯名「tsing hua」是與「清華」二字的傳統漢語發音最接近的英文拼寫。若採用拼音,「清」的傳統發音應拼寫作「cing」(對應於英文的「tsing」,但比英文讀音的送氣程度強;聲母發拼音「c」的音從中古時代就已如此,一直延續到民國初年),而非「qing」。現代漢語拼音將「cing」與「qing」2個音加以合併是尖團合流的典型實例。尖團合流會使漢語發音減少,因此曾引起長期爭論。中華民國政府曾頒佈「老國音」以區分尖團音,但後來又合併了尖團音,並得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沿襲。

1977年第3屆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使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地名,1987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並發佈了《關於地名標誌不得採用威妥瑪式等舊拼法和外文的通知》。所以從譯名規範性的角度講「清華大學」的翻譯應為「Qinghua University」。但出於對約定俗稱的習慣尊重、減少宣傳成本,尤其是上述採用郵政式拼音的學校幾乎都是百年老字號了,其郵政式拼音名稱早已深入人心,尤其在海外比漢語拼音令人更容易識別,故而清華大學官方仍然沿用傳統譯名「Tsinghua University」。不過仍然有人對此持有不同意見[7][8]

其他[編輯]


校旗、校色[編輯]

清華校旗(底色為紫,圖案為白)(右)與五色旗

清華早期確定的校旗與校色均對應英文Colors一詞,指以特定顏色制定的學校旗幟、綬帶等。

1916年秋,清華學校為增強學生體魄,實行準軍事化操練。1916年12月28日《清華周刊》刊登消息:「兵操軍旗式現已繪定。旗系紫色,中間置白色圓圈,內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圈下繪槍兩支,亦系白色。光彩奪目,頗壯觀瞻。」

1917年6月,《清華年刊》(Tsinghuapper)刊登了兵操軍旗式,兵操軍旗即成為清華校旗,在隆重場合懸掛使用。

清華校旗(長三角型)
(顏色復原)

但在一般場合或印刷品上,通常採用長三角型校旗,該校旗依舊為紫、白兩色,印有中文、英文校名。校旗深受學生尊重,經常被歌頌[9]

時至今日,老校旗不再被使用,一般活動中懸掛旗幟即為今校徽與毛體清華中英文校名圖樣。

清華事實上一直以紫色、白色作為校色,但1949年前無準確學校規定。在建校初期的英文校歌中,即有

O Tsing Hua, fair Tsing Hua, college bright,
May we be loyal to the purple and the white. 這樣的詞句,說明最初已形成紫、白校色文化

當時的中文譯文是: 噫清華,嘻清華,吾校巋巍,美哉吾校旗,願日增汝之光輝。

如今在北京清華官網上,規定了準確的校色[10]

顏色 CMYK色彩 RGB色彩
紫色 C=58%,M=90%,Y=0,K=0 #82318E
白色 C=0,M=0,Y=0,K=0 #FFFFFF

校徽[編輯]

1918年第13-14期《清華周刊》封面,用上徽標

1916年秋,學校為增強學生體魄,成立兵操訓練營,但此時少一面軍旗。1916年12月28日《清華周刊》的消息稱:「兵操軍旗式現已繪定。旗系紫色,中間置白色圓圈,內有『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字。圈下繪槍兩支,亦系白色。此消息並沒有提到此旗如何創造的,創意緣由和設計者也沒提及。

1917年6月出版的《清華年刊》刊登了這面軍旗。同時,軍旗的圓圈圖案還被單獨刊印在1917年年刊的封面上。另外,這個圓形圖案還出現在1918-1919年《清華周刊》總138-172各期的封面上,但是《年刊》和《周刊》都沒有對這個圖案作任何文字說明[11]

1926年11月25日,校評議會議決:「通過校徽之格式:圓形、斜十字」[12]

1928年,清華學校改為國立清華大學,調整校徽字樣與圖示[13]

1949年,改為清華大學,後調整校徽至今。清華現有校徽為圓形,最中心為五角星,中間層為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最外層為「清華大學」及英文與建立年份「1911」字樣[10]

清華學校校徽
顏色復原
·
國立清華大學校徽
顏色復原
新竹清華大學沿用至今
[[:File:Tsinghua University Logo.svg|none|thumb|200px|清華大學校徽
北京清華大學沿用至今
註冊商標]]
清華老校徽(佩戴用)
清華老校徽(佩戴用)

校標[編輯]

葉又嘉/沙盒在琉球群島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基隆
基隆
1996年3月8日至3月15日,中共宣佈在基隆外海演習,演習分佈如圖4個紅點之內,座標分別為(23°13′N 122°20′E, 25°13′N 122°40′E, 24°57′N 122°40′E, 24°57′N 122°20′E) [14]


貿易戰加徵關稅過程
時間 金額 加徵比例 國家
2018年7月6日 340億美元 25% 美國
2018年7月6日 340億美元 25% 中國
2018年8月23日 160億美元 25% 美國
2018年8月23日 160億美元 25% 中國
2018年9月24日 2000億美元 10% 美國
2018年9月24日 600億美元 5%~10% 中國
2019年5月11日 2000億美元 從10%增至25% 美國
2019年6月1日 600億美元 從5%~10%加徵到5%~25% 中國


葉又嘉/沙盒在臺灣的位置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葉又嘉/沙盒
高雄
高雄
1996年3月8日至15日,中共宣佈在高雄外海演習範圍,座標分別為(22°38′N 119°25′E, 22°38′N 119°45′E, 22°22′N 119°45′E, 22°22′N 119°25′E)。[14]

院系[編輯]

清華大學共有20個學院、59個系,除了以下列出的院系,清華大學官網[15]上還列出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16]高等研究院[17]燃燒能源中心[18]丘成桐數學科學中心[19]全球創新學院[20]深圳研究生院等科學研究單位[21],兩個教學單位體育部[22]藝術教育中心[23][24],培訓機構繼續教育學院[25],以及「住宿制文理學院」新雅書院[26]

清華大學航空發動機研究院,清華大學西主樓。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蒙民偉人文樓。清華大學成立了腦與智能實驗室、未來實驗室

學院 系館 學院 系館 學院 系館
建築學院
[27][28]
建築系 梁銶琚樓 美術學院
[29]
藝術史論系 美術學院大樓 航天航空學院
[30]
航空宇航工程系 蒙民偉科技大樓
城市規劃系 工業設計系 工程力學系
建築技術科學系 環境藝術設計系 機械工程學院
[27][31][32]
[33][34]
機械工程系 李兆基科技大樓
景觀學系 陶瓷藝術設計系 基礎訓練中心
社會科學學院
[35][36][37][38]
社會學系 熊知行樓 視覺傳達設計系 精密儀器系 曾憲梓樓
心理學系 偉清樓 服裝藝術設計系 能動工程系 動力機械館
政治學系 明齋 信息藝術設計系 車輛與運載學院 汽車樓
國際關係學系 工藝美術系 工業工程系 舜德樓
經濟學研究所 繪畫系 人文學院
[39][40][41]
[42][43]
中國文學系 新齋
經濟管理學院 會計系 偉倫樓[44] 雕塑系 哲學系
經濟系 理學院
[45][46]
數學系 理科樓
[47][48]
歷史系 文北樓
金融系 物理系 外國語文學系 文南樓
市場營銷系 化學系 何添樓 科學史系 蒙民偉科技大樓
組織管理系 地球系統科學系 蒙民偉科技大樓 醫學院 基礎醫學系 醫學科學樓
[49][50]
創業戰略系 天文系 生物醫學工程系
管理科學系 土木水利學院
[27][51]
土木工程系 何善衡樓 臨床醫學院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52][53][54][55]
電子工程系 羅姆樓 建設管理系 公衛研究中心
微納電子系 東主樓 水利水電工程系 新水利館 藥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 環境學院 環境工程系 環境節能樓[56] 材料學院[57] 逸夫技術科學樓
軟件學院 環境科學系 生命科學學院[58] 生命科學館
自動化系 中央主樓 環境規劃與管理系 電機工程系[59] 西主樓
信息技術研究院 信科大樓 新聞與傳播學院[60] 宏盟樓 工程物理系 劉卿樓[27]
網絡研究院[61] 中央主樓 法學院[62] 明理樓 化學工程系 英士樓[27]
馬克思主義學院[63] 善齋 公共管理學院[注 1][64] 伍舜德樓[27] 交叉信息研究院[65] 信科大樓
五道口金融學院[66] 蘇世民書院[67] 教育研究院[68] 文南樓

現行校歌歌譜與歌詞[編輯]

清華大學校歌
汪鸞翔詞 何林一夫人曲
(一)
西山蒼蒼,東海茫茫,吾校莊嚴,巋然中央。[校歌 1]
東西文化,薈萃一堂,大同爰躋,祖國以光。
莘莘學子來遠方,莘莘學子來遠方,
春風化雨樂未央,行健不息須自強。
自強,自強,行健不息須自強。
(二)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致知窮理,學古探微。
新舊合冶,殊途同歸,肴核仁義,聞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無違,服膺守善心無違,[校歌 2]
海能卑下眾水歸,學問篤實生光輝。
光輝,光輝,學問篤實生光輝。
(三)
器識為先,文藝其從,立德立言,無問西東。[校歌 3]
孰紹介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視,泱泱大風。[校歌 4]
水木清華眾秀鍾,水木清華眾秀鍾,
萬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無窮。[校歌 5]
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


  1. ^ 北京清華、新竹清華官網和大多數地方常寫為「然中央」,原稿應為「然中央」。
  2. ^ 「服膺守善心無」有被誤做「服膺守善心無」。
  3. ^ 「器識先」有被誤做「器識先」。
  4. ^ 「孰紹介是」有被誤做「孰介紹是」。
  5. ^ 「赫赫吾校名無」有被誤做「無」。

\transpose c ees \relative c' { \key c \major \time 4/4 \tempo 4 = 100 \repeat volta 3 { c4 c8( e) g4 g | a4 c8( a) g4 g | e4 e g8( e) c4 | a4 c8 d g2 | \break a4 a a8( c) g4 | e4 d e8( d) c4 | d4 g g8( fis) g4 | a4 a b8( a) g4 | \break c4. c8 a4 c | g4. a8 g2 | a4. a8 g4 e | d4 d8( e) g2 | \break c,4. c8 c4 e | d4 e8( d) c2 | a'4. a8 g4 e | d4 d8( e) c2 | \break c'4 c2 r4 | a4 a2 r4 | g4 g a g | d4 e g2 | \break c4 c2 r4 | a4 a2 r4 | g4 g a g | d e8( d) c2 | }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一)" 西 山 蒼 蒼, 東 海 茫 茫, 吾 校 莊 嚴, 巍 然 中 央, 東 西 文 化, 薈 萃 一 堂, 大 同 爰 躋, 祖 國 以 光。 莘 莘 學 子 來 遠 方, 莘 莘 學 子 來 遠 方, 春 風 化 雨 樂 未 央,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自 強, 自 強,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自 強, 自 強,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二)" 左 圖 右 史, 鄴 架 巍 巍, 致 知 窮 理, 學 古 探 微, 新 舊 合 冶, 殊 途 同 歸, 肴 核 仁 義, 聞 道 日 肥。 服 膺 守 善 心 無 違, 服 膺 守 善 心 無 違, 海 能 就 下 眾 水 歸,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光 輝, 光 輝,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光 輝, 光 輝,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三)" 器 識 為 先, 文 藝 其 從; 立 德 立 言, 無 問 西 東。 孰 紹 介 是, 吾 校 之 功, 同 仁 一 視, 泱 泱 大 風。 水 木 清 華 眾 秀 鍾, 水 木 清 華 眾 秀 鍾, 萬 悃 如 一 矢 以 忠,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無 窮, 無 窮,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無 窮, 無 窮,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
\transpose c ees \relative c' { \key c \major \time 4/4 \tempo 4 = 100 \repeat volta 3 { c4 c8( e) g4 g | a4 c8( a) g4 g | e4 e g8( e) c4 | a4 c8 d g2 | \break a4 a a8( c) g4 | e4 d e8( d) c4 | d4 g g8( fis) g4 | a4 a b8( a) g4 | \break c4. c8 a4 c | g4. a8 g2 | a4. a8 g4 e | d4 d8( e) g2 | \break c,4. c8 c4 e | d4 e8( d) c2 | a'4. a8 g4 e | d4 d8( e) c2 | \break c'4 c2 r4 | a4 a2 r4 | g4 g a g | d4 e g2 | \break c4 c2 r4 | a4 a2 r4 | g4 g a g | d e8( d) c2 | }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一)" 西 山 蒼 蒼, 東 海 茫 茫, 吾 校 莊 嚴, 巍 然 中 央, 東 西 文 化, 薈 萃 一 堂, 大 同 爰 躋, 祖 國 以 光。 莘 莘 學 子 來 遠 方, 莘 莘 學 子 來 遠 方, 春 風 化 雨 樂 未 央,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自 強, 自 強,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自 強, 自 強, 行 健 不 息 須 自 強!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二)" 左 圖 右 史, 鄴 架 巍 巍, 致 知 窮 理, 學 古 探 微, 新 舊 合 冶, 殊 途 同 歸, 肴 核 仁 義, 聞 道 日 肥。 服 膺 守 善 心 無 違, 服 膺 守 善 心 無 為, 海 能 就 下 眾 水 歸,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光 輝, 光 輝,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光 輝, 光 輝, 學 問 篤 實 生 光 輝! } \addlyrics { \set stanza = "(三)" 器 識 為 先, 文 藝 其 從; 立 德 立 言, 無 問 西 東。 孰 紹 介 是, 吾 校 之 功, 同 仁 一 視, 泱 泱 大 風。 水 木 清 華 眾 秀 鍾, 水 木 清 華 眾 秀 鍾, 萬 悃 如 一 矢 以 忠,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無 窮, 無 窮,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無 窮, 無 窮, 赫 赫 吾 校 名 無 窮! }

1930年5月4日,國立清華大學19周年校慶遊藝晚會上,校長羅家倫宣佈製作新歌,楊振聲吳宓修正,趙元任譜曲,但半個月後羅家倫被部分學生驅趕而辭職,新校歌不了了之[69]

1939年,西南聯大常委會核定《滿江紅》(羅庸作詞,張清常作曲)為聯大校歌

清華大學二校門

清華優勝歌[編輯]

建校初期,產生拉拉隊歌「清華優勝歌」(Tsinghua Fight Song),即清華戰歌,或 Cheer for old Tsing Hua/歡呼清華。原本為1914年8月《清華年刊》上刊載的《Tsing Hua Song》,作者不詳,採用「Old Amherst」樂譜,歌詞為[69]

Cheer for old Tsing Hua,
Tsing Hua must win.
Fight to the finish,
never give in.
You do your best, boys,
we'll do the rest, boys.
Fight for the victory, Rah, Rah, Rah!

當時中文譯文:

歡呼我清華,清華必勝。
再接再勵兮,無退有進。
君盡全力兮,予圖未竟功,
同心同力爭雄,攻,攻,攻!

早年清華與比鄰的燕京大學為競技場宿敵。在大禮堂放電影前,必有取笑燕京的動畫,以壯聲勢。

大學[編輯]

頂尖大學
校名 國家 城市 公私 排名
哈佛大學 美國 波士頓 1
史丹佛大學 美國 三藩市灣區 2
麻省理工 美國 波士頓 3
牛津大學 英國 牛津市 4
劍橋大學 英國 劍橋市 5
加州理工 美國 大洛杉磯 6
柏克萊分校 美國 三藩市灣區 7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 普林斯頓市 8
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 紐約 9
耶魯大學 美國 紐黑文市 10
帝國理工 英國 倫敦 11
芝加哥大學 美國 芝加哥 12
賓州大學 美國 費城 13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 倫敦 14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美國 巴爾的摩 15
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 瑞士 蘇黎世 16
康乃爾大學 美國 伊薩卡 17
清華大學 中國 北京 18
多倫多大學 加拿大 多倫多 19
洛杉磯分校 美國 大洛杉磯 20
密歇根大學 美國 底特律 21
北京大學 中國 北京 22
紐約大學 美國 紐約 25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美國 聖地牙哥 27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 新加坡市 28
華盛頓大學 美國 西雅圖 29
東京大學 日本 東京 33
巴黎薩克雷大學 法國 巴黎 45
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 美國 三藩市灣區

校呼[編輯]

建校初期,產生「校呼」(Tsinghua School Cheer),為校際球賽上為校隊加油的呼號[70][71]

「Ri-ri-ri, Rah-rah-rah! 清華,清華,清華! Rah-rah-rah!」
「嘶……砰,叭,清華,清華,清華。」

校花[編輯]

紫荊花——清華校花之一

清華大學的校花是紫荊花和丁香[72]。早在1916年的除夕聞一多及其班上同學公開表演莎士比亞演劇「Much Ado about Nothing」,中文題名為《紫荊魂》[73]

之所以將其看做校花,首先紫荊花為紫色、丁香花有紫和白兩種,與校色、校旗相同;再者,紫荊花和丁香花均在校慶日(4月底)前後開放[74];在中國古代,紫荊象徵着和睦、團結之意[75]

清華校內有眾多設施、機構被以「紫荊」或「丁香」命名,目前供部分本科生、全體博士生與留學生居住的公寓群被稱為「紫荊學生公寓」[76],還有紫荊園丁香園食堂等。

校慶日[編輯]

李健在回母校開演唱會
李健在清華校慶開演唱會

清華大學目前公認的校慶日為四月最後一個星期日,追溯到1911年清華學堂建立[77]

對於清華學堂開學日,歷來說法各異,通常有「1911年4月29日(四月初一)」[78][79]、「1911年4月1日」[80][81]、「1911年4月29日(陰曆三月初一日)」[82]、「三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即陽曆四月二十九日」[83]、「1911年3月30日(三月初一)先行開學」[84]

根據清宮檔案《外務部為訂立清華學堂章程事奏摺稿[85]、《吳宓日記》[86] 等記載,清華學堂於1911年3月30日(陰曆三月初一,星期四)上午11時舉行暫行開學儀式(可能只有中等科),4月1日(星期六)高等科在工字廳舉行開學儀式,並計劃暑假後的10月16日(陰曆八月二十五日)舉行正式開學儀式,但由於辛亥革命而未能舉行。4月3日(星期一)開始上課[87]

建校初期,由於民國改換公曆紀年,將陽曆四月初一混作陰曆,即以為4月29日(星期六),校內書刊誤傳,各類慶祝活動均定於四月末舉行,又因美式傳統,定做4月最末的星期日,延續至今[88]

校慶日活動通常為校友返校[89],各實驗室開放參觀[90],舉行「馬約翰運動會」等等。早年還有開放女生宿舍供男生參觀的節目[91]

行政體制[編輯]

隸屬[編輯]

左圖是位於廈門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右圖是為位於金門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

1909年所建遊美學務處及其附設肄業館,隸屬清政府外務部學部共同管轄。1911年,肄業館改名清華學堂後,隸屬關係未變。1912年5月23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教育部撤銷遊美學務處,同期北洋政府教育總長范源濂提議清華歸外交部,不再隸屬教育部。1928年6月,南京國民政府進入北京後,宣佈接管清華,更名「國立清華大學」,幾經磋商後由中華民國大學院會同國民政府外交部共同管理,聘任董事會管理學校。

1929年4月,董事會宣佈集體辭職,後召開全體學生大會和教授會議,最終報批南京國民政府,清華僅隸屬教育部。

1949年1月10日,北平軍管會文化接管委員會宣佈接管清華大學,6月,隸屬華北高等教育委員會,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後,隸屬教育部。1952年,國家成立高等教育部,清華隸屬之;1958年,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合併為教育部;1963年,再次分設教育部和高等教育部,清華隸屬高等教育部;1966年,兩部再次合併;1970年6月,撤銷教育部,成立國務院科教組,清華隸屬之;1975年1月,撤銷國務院科教組,恢復教育部,清華隸屬之;1985年6月,撤銷教育部,設立國家教育委員會,清華隸屬之;1998年,撤銷國家教育委員會,恢復教育部,清華隸屬之[92]

校長[編輯]

文革後的校長與校黨委書記[93]
校長 任期 校黨委書記 任期
劉達 1978年 6月 - 1983年 5月 劉達 1977年 4月 - 1982年 7月
高景德 1983年 5月 - 1988年10月 林克 1982年 7月 - 1984年 2月
李傳信 1984年 2月 - 1988年 9月
張孝文 1988年10月 - 1994年 1月 方惠堅 1988年 9月 - 1995年 9月
王大中 1994年 1月 - 2003年 4月 賀美英 1995年 9月 - 2002年 2月
顧秉林 2003年 4月 - 2012年2月 陳希 2002年 2月 - 2008年12月
陳吉寧 2012年 2月 - 2015年3月 胡和平 2008年12月 - 2013年11月
邱勇 2015年 3月 - 陳旭 2013年12月 -

經費[編輯]

清華科技園

清華前身遊美學務處本因庚子賠款的美國「退款」而立。根據1901年八國聯軍迫使政府簽署的《辛丑條約》,共賠償各國白銀45,000萬兩,分39年還清,年息4厘,本息合計98,223.815萬兩,其中美國分得32,939,055兩,按當時1:0.742折算,合美金24,440,778.81元,39年本息合計美元53,551,551.15元。美國總統羅斯福、國務卿海約翰認為賠款「實屬過多」,最終美國國會於1908年5月25日決定賠款限定為13,655,492.69美元,年息4%,後確定其中差額全部用於辦學和赴美留學。

從1909年到1914年,每年約還款50萬美元,1915年到1931年,每年近80萬美元,1932年至1937年,每年約138萬美元。1916年之前,清華方面支出無定額,剩餘部分存至外交部,作為「清華基金」。1917年後經費定額每年約70萬美元。1929年8月,清華全部基金移交「中華教育文化基金會」(中基會)代管。當年確定的校務進行計劃大綱規定:美國退款除留美經費外,全部作為清華經費,每年約40餘萬美元。1932年後,限定清華經費為國幣120萬元。

1932年,國民政府停付美國庚款一年,清華經費突然中斷,後由財務部墊付國幣100萬作為維持。1933年7月起,中基會開始每月撥付清華經費國幣10萬元。此期間,加上少量直接收入,學校每年收入約124萬元,經常支出約100萬元,故剩餘部分費用增建建築。

長沙臨大西南聯大時期,國民政府因抗戰將各院校經費按七成支付,長沙臨大的日常費用由各校七成經費中抽出一半支付。1938年西南聯大初期,三校撥付七成經費中4/7撥至聯大,剩餘3/7上交教育部它用。1939年後西南聯大完全由政府負擔,三校不再單獨撥款。此時期,聯大每年預算約為國幣180萬,但國幣不斷貶值,預算猛增致使政府無法撥付,校方只好向銀行高額借貸。同時,清華除併入聯大外的留美學務與特種研究所仍需經費,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學校在美存款又被凍結,只得由政府擔保不斷向銀行貸款,每年高達數百萬。

1946年7月,學校遷回清華園,由政府撥款,但由於貨幣貶值而極度困難,學校不得不動用清華基金利息。1946年底政府撥款39.22餘億元(折戰前國幣45萬餘元);1947年撥款276億餘元(折戰前國幣46萬餘元);1948年撥款金圓券255萬餘元(折戰前國幣約24萬元)。存於美國銀行的清華基金每年約十三四萬美金。1949年,學校向北平軍管會報告稱「基金存於紐約華美協進社及銀行」,由梅貽琦親自經管,無從查考支付。後於1950年,梅貽琦先生在美國繼續經營清華基金,並於1955年使用清華基金在台灣籌辦「清華原子能科學研究所」,後發展為台灣清華大學

1949年初,整理結款共200餘萬元,折合人民券20餘萬元。從1949年底到1979年,清華經費均依賴政府撥款。其中教育事業費方面,從建國初到1958年大躍進期間,政府撥款迅速從108.9萬元上升到800.8萬元,1959年增至1437.9萬元。由於三年自然災害,1962年撥款降至971.9萬元,之後迅速恢復。1966年「文革」開始後,經費逐漸降至1969年的677萬元。改革開放後,政府撥款逐步增加,從1978年的2195.2萬元到1990年的5247.5萬元。

1981年至1991年,世界銀行向清華貸款四次,其中1981年到1987年的大學發展項目貸款實際執行1.52億美元,用於重點學科實驗室;1989年的教材開發項目貸款,實際執行65.1萬美元;1991年的重點學科建設貸款約140萬美元,重點學科發展項目信貸約853萬美元。[94]

1980年後,學校逐步通過校辦企業、校辦工廠、科技成果轉化、對外服務等獲得收入。到2000年,學校產業經營收入65億元,利潤6.45億元,總資產達到122億元,科研經費收入7.3億元。到2009年,科技經費收入達到24.45億元[95]

2014年,清華年度決算175.6億人民幣,年度收入123.57億人民幣,辦學經費82億人民幣,科研經費近40億人民幣,居兩岸四地第一,經費來源大多來自政府[96][97]

著名校友[編輯]

結果 學科代號 學科 參評大學數 結果 學科代號 學科 參評大學數 結果 學科代號 學科 參評大學數
A+ 0305 馬克思主義理論 231 A+ 1202 工商管理 240 A- 1304 美術學 93
0703 化學 150 1204 公共管理 143 B+ 0101 哲學 84
0710 生物學 161 1305 設計學 94 0201 理論經濟學 90
0801 力學 80 A 0301 法學 144 0401 教育學 101
0802 機械工程 189 0701 數學 182 0403 體育學 78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73 0702 物理學 127 0501 中國語言文學 148
0805 材料科學與工程 172 0809 電子科學與技術 106 0602 中國史 82
0807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84 0810 信息與通信工程 137 0713 生態學 100
0808 電氣工程 84 0814 土木工程 134 0714 統計學 120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162 0817 化學工程與技術 144 0803 光學工程 80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38 0835 軟件工程 165 0837 安全科學與工程 52
0813 建築學 54 A- 0202 應用經濟學 155 B- 0603 世界史 58
0815 水利工程 49 0302 政治學 76 0825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5
0827 核科學與技術 20 0303 社會學 65 C+ 0706 大氣科學 14
08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155 0502 外國語言文學 163 0712 科學技術史 21
0833 城鄉規劃學 51 0503 新聞傳播學 81 C- 0402 心理學 51
0834 風景園林學 56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70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52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187 1301 藝術學理論 50 其他 0704 天文學 8

參見[編輯]

清華建築列表https://rikaapi-1301813191.file.myqcloud.com/tsinghua-map/dist/index.html#/map

教學樓:1至6教、清華學堂、西階教室樓(高田芳行館)、東階教室樓

科研樓:科學館、生物館、老土木館、氣象台、舊水利館、工物館、人環樓、富士康奈米科技大樓、建築設計中心、焊接館、泥沙實驗室、汽車研究所、汽車碰撞實驗室、建築設計研究中心(伍舜德樓)、未來媒體實驗室、工程力學系流體力學實驗室、化學工程實驗樓、高電壓及絕緣技術研究所、加速器實驗室、

圖書館:清華大學老館、文圖、北館、法圖、逸夫館

室內體育設施:西區體育館、東區體育館、綜合體育館、北體育館(建設中)、氣模館、西湖游泳池、陳明游泳館、射擊館(維學館)

行政樓:工字聽、古月堂、校史館

系館:梁銶琚樓、熊知行樓、偉清樓、偉倫樓、羅姆樓、主樓、FIT樓、美術學院大樓、蒙民偉理科樓、何添樓、蒙民偉科技大樓、何善衡樓、新水利館、環境節能樓、宏盟樓、明理樓、伍舜德樓、李兆基科技大樓、曾憲梓樓、動力機械館、舜德樓、文北樓(松山金炯珠樓)、文南樓(黃松益樓)、醫學科學樓(鄭裕彤醫學樓、醫學樓由以下部分組成:清華-裕元醫學科學樓,李文達醫學圖書館,伍舜德樓和鄭裕彤醫學樓)、逸夫技術科學樓、生命科學館(偉倫樓)、劉卿樓、英士樓、能科樓、微電子新所、蒙民偉人文樓、五金學院樓

師生活動樓會堂:大禮堂、蒙民偉樓、蒙民偉音樂廳、新清華學堂、校團委廣播台

學生宿舍:清華八齋、清華老樓、紫荊學生公寓、老留學生樓、供熱中心

教師宿舍: 普吉院、三所、 新林院、照瀾院、勝因院、西院、北院、荷清苑小區、西北小區、藍旗營、

食堂:紫荊園、桃李園、玉樹園、丁香園、芝蘭園、聽濤園、清芬園、萬人食堂:北園、荷園、熙春園、家園、寓園、南園、融園、瀾園、聞馨園(改建中)、近春園餐廳、荷清園(未在地圖上)、飲食服務中心

後勤等其他:同方部、藝術博物館、清華科技園、C樓、清西文化長廊、大五金庫、印刷廠、編教中心、舊航空館(現在是聯通營業廳)、工會

校門:北門、快遞門、西北門、西門、南門、西南門、東門、東三門、東北門

註釋[編輯]

  1. ^ 紫色代表院沒有本科。

參考文獻[編輯]

  1. ^ “水木湛清华”辨惑. 紫苑網. 2008-10-20 [2010-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4) (中文). 
  2. ^ 孟凡茂. 关于国立清华大学的定名. 清華校友網. 2010-07-13 [2010-11-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8) (中文). 
  3. ^ 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
  4. ^ 張清常. 比比看——“汉语拼音方案”跟罗马字母斯拉夫字母几种主要汉语拼音方案的比较. 世界漢語教學 (北京語言學院). 1990, (01). ISSN 1002-5804. 
  5. ^ Tsinghua 而不是 Qinghua?
  6. ^ Peking北京 Tsinghua清華 之類譯名是怎麼來的?
  7. ^ 朱凌青. “清华”不能 翻译成 Tsinghua. 語言文字網. 2011-10-25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9). 
  8. ^ 張放. 质疑:清华北大凭什么不改英文名(图). 2008年12月16日 [2016-09-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09). 
  9. ^ 黃延復. 清华园风物志(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15–17 [2016-09-11]. ISBN 978-730-21155-4-0 (中文). 
  10. ^ 10.0 10.1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組織委員會辦公室. 校标、校徽、校色. 清華大學百年校慶網. 清華大學. 2010 [2010-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11. ^ 孟凡茂. 清华校徽——源于何处,定于何时?. 騰訊教育.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11年3月28日 [201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12. ^ 賀崇鈴. 清华大学九十年.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38 [2016-09-10]. ISBN 978-730-204-316-4 (中文). 
  13. ^ 孟凡茂. 关于清华的校徽的雏形、确定和调整.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2009-10-26 [2010-11-01] (中文). 
  14. ^ 14.0 14.1 硝烟滚滚震慑"台独"——东南沿海演习始末(下). China Central Television. [2019-07-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3 September 2015) (中文). 
  15. ^ 院系设置. 清華大學.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6) (中文(中國大陸)). 
  16. ^ 院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辦公地址:能科樓 
  17. ^ 高等研究院院系简介概述. 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科學館 
  18.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化工电大楼(伟清楼)二层. 清華大學燃燒能源中心.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19. ^ Contact. Yau Mathematical Sciences Center.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英語).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近春園西樓131室 
  20. ^ About GIX. 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 Institute.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英語). 
  21. ^ 教学场所. 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2. ^ 院系简介概述. 清華大學體育部.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3. ^ 办公地点.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4. ^ 艺术教育中心简介.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2016-12-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5. ^ 学院简介. 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26. ^ 清华大学新雅书院简介-欲求超胜,必先会通新雅书院拒绝平庸,拥抱梦想,是志向远大者的学习生活共同体. 清華大學招生辦. 2015-04-28 [2017-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6) (中文(中國大陸)). 
  27. ^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有這樣一種方式可以留名清華. 清華小研在線. 2016-09-14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2-28) (中文(中國大陸)). 
  28. ^ 你都知道吗?郑裕彤等清华“楼主”们的故事. 北京市: 物理系團委. 2016-10-15 [2017-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20) (中文(中國大陸)). 
  29. ^ 院系介紹.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0. ^ 蒙民伟科技大楼. 清華大學. 2014-05-23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01) (中文(中國大陸)). 
  31. ^ 行政机构. 清華大學工業工程系. [2017-05-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2. ^ 机构设置调整.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 [2019-03-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9-17) (中文(中國大陸)). 
  33. ^ 本系地圖. 清華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4. ^ 劉蔚如. 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系名揭牌仪式举行 同期举办学科发展研讨会和“能源动力讲坛”. 清華大學新聞網. 2017-12-30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0) (中文(中國大陸)). 
  35. ^ 社会学系工作和学习环境.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6.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伟清楼. 清華大學心理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7.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明斋. 清華大學政治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8. ^ 學校各部門電話.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2016-0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39. ^ 機構設置. 清華大學歷史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0. ^ 王曉珊. 清华大学出版社外语分社:充分借助清华资源 让科技引领外语教学. 中國日報社. [2017-03-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1. ^ 联系我们. 清華大學中文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2. ^ 機構設置. 清華大學哲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3. ^ 概况. 清華大學科學史系. [2018-0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1-10) (中文(中國大陸)). 
  44. ^ 联系方式.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中文(中國大陸)). 
  45. ^ 化学系介绍. 清華大學化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6. ^ 联系方式. 清華大學地球系統科學研究中心.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7. ^ 清华大学物理系地址. 清華大學物理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48. ^ 2016年“清华大学丘成桐中学生数学夏令营”报名通知. 清華大學科學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1) (中文(中國大陸)). 
  49. ^ 联系我们 (原始頁面僅清華校內網訪問). 清華大學醫學院.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中文(中國大陸)). 
  50. ^ 关于我们学院概况. 清華大學藥學院. [2016-10-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1. ^ 历史沿革. 清華大學水利水電工程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2. ^ 行政办公信息.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3. ^ 联系方式 (原始頁面僅清華校內網訪問). 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 [2017-03-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2) (中文(中國大陸)). 辦公地點: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大樓(100084) 
  54. ^ 朱曉光. 清華之旅. 北京: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155. ISBN 9787213045462 (中文(中國大陸)). 
  55. ^ 朱文一. 中國大學校園指南清華大學 (PDF).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10-10-01: 60 [2019-07-17]. ISBN 9787302239987 (中文(中國大陸)). 
  56. ^ 环境学院院馆(中意清华环境节能楼)位置示意图.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7. ^ 地址:清华大学材料学院 逸夫技术科学楼. 清華大學材料學院. 2010-06-19 [2016-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8. ^ 清华生命科学馆(伟伦馆)落成. 中新社. 2000-06-19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59. ^ 管理机构.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0. ^ 联系我们.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1. ^ 领导致辞. 清華大學信息化技術中心.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2. ^ 联系我们. 清華大學法學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3. ^ 崔麗. 清华大学思政课因材施教“读历史 搞创作”. 中國青年報. 2013-11-01 [2017-02-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9) (中文(中國大陸)). 
  64. ^ 本科专业. 清華大學.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5. ^ 本科生概况(姚班).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2016-10-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10-21) (中文(中國大陸)). 
  66. ^ 学院简介.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 [2017-08-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7. ^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 [2017-06-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8. ^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文南楼四层.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 [2016-10-2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8-12) (中文(中國大陸)). 
  69. ^ 69.0 69.1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初沐美风,继承儒典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70. ^ 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 校呼.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國立清華大學. [201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71. ^ 國立清華大學. 精神標誌. [201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72. ^ 清華大學. 清华校花.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文). 
  73. ^ 黃延復. 清华园风物志(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17–18. ISBN 978-730-21155-4-0 (中文). 
  74. ^ 清華大學. 新生手冊 (PDF).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中文). 
  75. ^ 清華大學圖書館. 校花. 國立清華大學數位校史館. 清華大學. 2010-08-27 [2016-09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76. ^ 清華大學招生辦. 住宿环境. 北京: 清華大學.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77. ^ 郭少峰,劉昶. 清华大学启动百年校庆年. 新浪教育 (新京報). 2010-05-26 [2016-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78. ^ 方惠堅,張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册)(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2 [2016-09-10]. ISBN 7-302-04319-1 (中文). 同年4月29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此後,學校規定每年4月最末的星期日為清華校慶紀念日 
  79. ^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 清华漫话(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6: 5 [2016-09-10]. ISBN 978-730-212-865-6 (中文). 1911年4月29日(清宣統三年四月初一日),清華學堂在清華園正式開學,這就是清華歷史的開端,以後,學校規定每年四月最末的星期日為校慶日,延續至今 
  80. ^ 孟凡茂. 1911年的清华——日期与事件. 清華校友網. 2015-12-03 [201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81. ^ 孟凡茂. 1911年的清华——日期与事件. 清華校友網. 2012-08-12 [2016-08-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82. ^ 黃延復. 清华的校长们(M). 北京: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3: 9–11 [2016-09-10]. ISBN 7-5017-5799-2 (中文). 1911年4月29日(陰曆三月初一日)清華學堂正式開學,因為這天恰好是星期天,所以以後即定4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天為清華的校慶日 
  83. ^ 吳宓. 吴宓自编年谱(M). 北京: 三聯書店. 1995: 100 [2016-09-10]. ISBN 978-710-800-764-3 (中文). (清宣統三年)三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即陽曆四月二十九日,清華學堂舉行開學禮,即日上課。入民國後,改用陽曆。清華學校及清華大學遂永以四月二十九日為其校慶紀念日。 
  84. ^ 蘇雲峰. 从清华学堂到清华大学1911-1929(M). 北京: 三聯書店. 2001: 17 [2016-09-10]. ISBN 978-710-801-505-1 (中文). 清華學堂於1911年3月30日(清宣統三年三月初一日)先行開學 
  85. ^ 方裕謹. 清政府开办清华学堂史料选. 歷史檔案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1987, (03). ISSN 1001-7755. 已傳示諸生分起入堂,於三月初一日暫行開學,俟其餘工程一律完竣,於暑假後再訂期舉行開學禮式 
  86. ^ 吳宓. 吴宓日记(第一册)(M). 北京: 三聯書店. 1998: 46–60,157–161 [2016-09-10] (中文). 三月三十日,(陰曆三月初一),星期四。……十一時舉行開學禮,職員、學生俱在。禮堂設於甲所,即高等科學生之住所也。管理人分學生為六排,依次入,行謁見至聖禮(三跪九叩)及謁見職員禮(三揖)而退。旋由總辦周、職員某某、監督范先後演說,言此校亦以退還之賠款成立,凡學生一切皆系官費云云。 
  87. ^ 孟凡茂. 兼职总办 未任监督——谈谈清华学堂的创始人周自齐兼及清华学堂创办经过. 清華校友網. 2010-10-18 [201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88. ^ 仰之. 清华学堂首次开学日考证. 紫苑網. 2009-03-26 [2010-11-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89. ^ 羅印沖. 胡錦濤低調返清華 見字不見人. 中國時報. 2015年4月29日 [2016年8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90. ^ 清华校庆开放百个实验室 记者看到—— 智能自行车 自己找主人(图). 法制晚報(北京). 2016-04-23 [2016年8月7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91. ^ 女生节:给“她们”被宠溺的一天和被尊重的一生. 清華大學. 2015年4月29日 [2016年9月10日].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0) (中文). 
  92. ^ 方惠堅,張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册)(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17–60. ISBN 7-302-04319-1 (中文). 
  93. ^ 历任领导. 北京: 清華大學. 2016 [2016-09-01] (中文). 
  94. ^ 方惠堅,張思敬. 清华大学志(上册)(M). 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1: 650–674. ISBN 7-302-04319-1 (中文). 
  95. ^ 清华大学统计资料汇编. 清華大學官網. [2010-11-05] (中文). 
  96. ^ “首富”清華辦學經費過百億 遠不及哈佛. 
  97. ^ 陸校富豪榜四強 收入400億起. 

外部連結[編輯]

Hi teacher, my name is YeYuChia. I graduated from the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now work as an electronic engineer at hsinchu science park. I apply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I choose this institute because l like physical related research. Therefore, I entered the lab in the junior year to study some research dire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photonics. When I joined the lab group meeting during the junior year, I listened to the report of the 「 integrated Cherenkov radiation emitter eliminating the electron velocity threshold」 written by liu fangs(劉仿) teacher group. This is a major scientific breakthrough and let me know that even if I don’t go abroad, I have a great chance to make major(significant ) scientific achievements.

In the summer of junior year, I took an internship at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I was respon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superconductor. When I was a senior, I started writing the graduation paper . The topic is based on photoacoustic crystal microcavity mass sensor chip. (Improve mass sensitivity by two orders of magnitude.)(The resolution was 0.75ag )

In the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l participated in many voluntary activities ,such as Chinese aid teaching(The Summer Service and Learning Program in Rural China), weekend teaching, Xingxing yuand and guizhou e-commerce practice activities. I also served as the deputy head of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zijing volunteer group and deputy head of Taiwan student group at Tsinghua university and organized the major event.

Finally,hope that teacher would give me the opportunity to stay in our school. 各位老師好,我叫葉又嘉。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現在新竹科學園擔任電子工程師。我申請信息光電技術研究所。選擇這個學院是因為喜歡物理相關的研究。因此,我在大三的時候進入了實驗室,了解一些了光電的研究方向。當我在大三的時候參加實驗室小組會議時,我聽了劉芳教師組寫的「無閾值切倫科夫輻射」的報告。這是一項重大的科學突破,讓我知道,即使我不出國,我也有很大機會取得重大科學成就。

在大三暑假,我在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實習。我負責超導體的製備。當我還是大四時,我開始寫畢業論文。該主題基於光聲晶體微腔質量傳感器晶片。 (將質量靈敏度提高兩個數量級。)(解像度為0.75ag)

在課外活動中,我參加了許多志願活動,如中國援助教學(中國農村暑期服務與學習計劃),週末教學,星星元和貴州電子商務實踐活動等。我還擔任清華大學電子紫荊志願者組副部長和台灣學生組副組長,組織了重大活動。

最後,希望老師能給我機會留在我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