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陶瓷材料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穿梭機陶瓷外殼是材料工程的產物,可以承受回返大氣層時1500度的高溫。

陶瓷材料是經過成形、燒結製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晶體材料,主要分為傳統陶瓷材料和新型陶瓷材料。

傳統上,陶瓷可分為陶與瓷。陶土的原料含量與礦物雜質較多,且燒製溫度較低;瓷的原料純淨度較高,燒製溫度也較高。燒製陶大多成土色,而瓷則成半透明。[1]瓷不管在絕緣性還是強度都勝於陶。[2]

陶瓷材料的結合鍵

[編輯]

陶瓷材料組成相的結合鍵為離子鍵、共價鍵以及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混合鍵。

傳統陶瓷材料

[編輯]

傳統陶瓷材料常見的陶瓷材料原料有粘土氧化鋁高嶺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較高,但可塑性較差。在歷史的演變中,陶瓷器的製作技巧成為各個國家的重要科技發展,除了在食器裝飾的使用上,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上亦扮演重要角色。

製造工藝

[編輯]

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資源黏土經過萃取而成。粘土的性質具韌性:常溫遇水可塑,微乾可雕,全乾可磨;燒至700度可成陶能裝水;燒至1230度則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溫耐腐蝕。其用法之彈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種創意的應用。

新型陶瓷材料

[編輯]

新型陶瓷材料是比傳統陶瓷更加優異的新一代陶瓷材料。主要以高純、超細人工合成的無機化合物為原料,採用精密控制工藝燒結而製成。其成分主要為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碳化物等。

製造工藝

[編輯]

陶瓷材料種類

[編輯]
  1. 特種陶瓷材料
    1. 功能陶瓷
      1. 電子陶瓷
        1. 半導體陶瓷
        2. 導電陶瓷
          1. 離子導體
        3. 陶瓷超導體
          1. 高溫超導陶瓷
          2. 重要材料
            1. YBCO
        4. 介電陶瓷
          1. 壓電陶瓷
          2. 熱釋電陶瓷
          3. 鐵電陶瓷
            1. 鐵電薄膜
          4. 重要材料
            1. BST
            2. PZT
            3. SBT and BiT
      2. 氣敏陶瓷
    2. 結構陶瓷
      1. 玻璃陶瓷
      2. 氮化物陶瓷
      3. 氮化矽陶瓷
      4. 氧化鋁陶瓷
      5. 高韌性陶瓷
      6. 透明陶瓷
    3. 生物陶瓷
      1. 惰性生物陶瓷
      2. 表面活性生物陶瓷
      3. 可吸收生物陶瓷
  2. 玻璃
  3. 水泥
  4. 化工陶瓷
    1. 陶瓷填料
      1. 陶瓷矩鞍環填料
      2. 陶瓷鮑爾環填料
      3. 陶瓷拉西環填料
      4. 陶瓷階梯環填料
      5. 陶瓷異鞍環填料
      6. 陶瓷馬鞍環填料

參考文獻

[編輯]
  1. ^ Sue. 「陶瓷」是陶還是瓷?——認識陶器與瓷器. 鶯歌光點美學館—官方網站. 2023-10-31 (中文). 
  2. ^ Differences Between Stoneware, Earthenware, And Porcelain. KOPIN Porcelain. 2019-07-24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