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明鳥屬
外觀
重明鳥屬![]() 化石時期:早白堊世,
| |
---|---|
![]() | |
鄭氏重明鳥的正模標本 | |
科學分類 ![]() | |
界: | 動物界 Animalia |
門: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 | 蜥形綱 Sauropsida |
總目: |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亞目: | 獸腳亞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鳥翼類 Avialae |
科: | †巾幗鳥科 Jinguofortisidae |
屬: | †重明鳥屬 Chongmingia Wang et al., 2018 |
模式種 | |
鄭氏重明鳥 Chongmingia zhengi Wang et al., 2016
|
重明鳥屬(學名:Chongmingia)為巾幗鳥科的一個屬,生存於早白堊世阿普第階,化石出土於中國朝陽的九佛堂組。該屬包含一模式種:鄭氏重明鳥(Chongmingia zhengi),屬於尾綜骨鳥類的一個基幹鳥類屬。王敏等人於2016年對其進行了描述。[1]這個名字來源於重明這個詞,指的是中國神話中的一種鳥,而種名是為了紀念鄭曉廷先生。
分類學
[編輯]該物種於2015年首次被描述;該描述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的頁面上。僅發現了從中國東北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沉積物中提取的正模標本。鄭氏重明鳥代表了一條在描述時未知的演化分支,它說明了當時鳥類特徵的多樣性。鄭氏重明鳥的叉骨僵硬,這表明它們的性能較差,需要在飛行中使用更大的力量。另一方面,相對較長的前肢和肱骨上發育良好的胸肩龍骨可能表明這隻鳥能夠提供足夠的力量上升到空中。胃石的存在表明早期鳥類食草行為的普遍性。根據不同的觀點,鄭氏重明鳥代表了鳥胸骨類的一個以前未知的姐妹分類群,屬於鳥翼類,或者代表了除始祖鳥外的所有其他鳥翼類組成的一個分支的姊妹分類群。
該屬的創建者提出了兩個可能的支系圖,描繪了鄭氏重明鳥與相關分類群之間的親緣關係。新屬是由除始祖鳥外的所有其他鳥類組成的支系的姐妹群的提議以綠色標記,而鳥胸骨類姐妹群的競爭假說以藍色顯示。
鳥翼類 |
| ||||||||||||||||||||||||||||||||||||
2018年,王敏等人對基幹尾綜骨鳥類巾幗鳥屬的描述中,重明鳥被認為屬於基幹尾綜骨鳥類的姊妹群,這兩個屬都被歸入新的巾幗鳥科。[2]
2023年,李志恆和王敏等人描述了第三個巾幗鳥科物種。他們建立了新的分類群克拉通鷙屬,作為重明鳥的姊妹分類群。它們的系統發育分析結果如下圖所示。[3]
鳥翼類 |
| |||||||||||||||||||||||||||||||||||||||||||||
參考文獻
[編輯]- ^ Min Wang; Xiaoli Wang; Yan Wang; Zhonghe Zhou. A new basal bird from China with implications for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in early birds.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 Article number 19700. Bibcode:2016NatSR...619700W. PMC 4726217
. PMID 26806355. doi:10.1038/srep19700.
- ^ Min Wang; Thomas A. Stidham; Zhonghe Zhou (2018). "A new clade of basal Early Cretaceous pygostylian birds and developmental plasticity of the avian shoulder girdl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press. doi:10.1073/pnas.1812176115.
![]() | 這是一篇史前鳥類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