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甘古特級戰艦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甘古特號
概況
建造者
使用者
前級 首召者安德列級戰艦
次級 瑪麗亞皇后級戰艦
建造期 1909–1914
服役期 1914–1956
規劃數 4
完成數 4
損失數 1
報廢數 3
技術數據
艦型 無畏艦
排水量 24,800公噸(24,400長噸;27,300短噸)
全長 181.2米(594英尺6英寸)
全寬 26.9米(88英尺3英寸)
吃水 8.99米(29英尺6英寸)
動力輸出 52,000 shp(39,000 kW) (on trials)
動力來源
速度 24.1 kn(44.6 km/h;27.7 mph) (on trials)
續航距離 3,200 nmi(5,900 km;3,700 mi) at 10 kn(19 km/h;12 mph)
乘員 1,149
武器裝備
裝甲

甘古特級戰艦(英語:Gangut-class battleship),又稱為塞瓦斯托波爾級, 是沙皇俄國海軍於一次大戰前開始建造的第一種無畏艦。它的設計歷史非常複雜,當中有幾家大不列顛和愛爾蘭聯合王國公司的參與,有國際設計招標,有不斷升級的要求和外國公司的抗議。1906年已經提出了初步設計但是國家杜馬為了給陸軍提供經費而未批准[1]。1909年下單了四艘艦的訂單,有兩條是以彼得大帝大北方戰爭中的勝利(分別是波爾塔瓦會戰和甘古特會戰)戰役命名的,另兩艘是以克里米亞戰爭(分別是塞瓦斯托波爾戰役和和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戰役)的戰役命名。三艘艦用的名字是1897年在日俄戰爭中損失的彼得巴羅夫斯克級前無畏艦用過的。由於資金問題,一直拖到1911年才由國家杜馬撥款開建。它們從1914年12月到1915年1月交貨,而炮塔和射控系統到該年中期才完工。它們的主要任務是保護芬蘭灣入口,所以戰爭中的時光它們都在原地呆着,或為布雷行為提供炮火掩護。它們的水兵於1917年參加了波羅的海艦隊起義,後來也參加了喀琅施塔得水兵起義。

同級艦[編輯]

艦名 加入蘇聯海軍後的更名 下水 服役 退役
甘古特號 十月革命號 1911年10月20日 1915年1月11日 1956年2月17日
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戰艦 馬拉號 1911年9月22日 1915年1月5日 1953年9月4日
塞瓦斯托波爾號英語Russian battleship Sevastopol (1911) 巴黎公社號 1911年7月10日 1914年11月30日 1956年2月17日
波爾塔瓦號 伏龍芝號 1911年7月23日 1914年12月30日 1940年12月1日

註釋[編輯]

  1. ^ McLaughlin, pp. 189–193,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