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浙江城隍廟

座標25°26′06″N 118°59′20″E / 25.43497°N 118.98880°E / 25.43497; 118.98880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浙江城隍廟
浙江廟
基本資訊
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
位置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鳳凰山公園
坐標25°26′06″N 118°59′20″E / 25.43497°N 118.98880°E / 25.43497; 118.98880
主神浙江城隍神
廟格城隍廟(建築年代:1993年)
開基宋少帝
建立時間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
地圖
地圖

浙江城隍廟,俗稱浙江廟,是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鳳凰山公園內的一座道教正一派道觀[1]。相傳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由臨安(今杭州)遷入莆田,建立此廟,1993年改建至今址。

起源[編輯]

浙江城隍廟起源自南宋末年,元軍攻破南宋首都臨安城張世傑陸秀夫陳文龍等擁戴宋益王南下福建繼續抗元。一種說法是逃亡莆田的浙江人修建了這座廟宇,這些人的後裔就將浙江廟作為自己的祖廟。另一種說法是皇帝到了莆田之後,見道這裏景色優美,於是讓隨行的浙江官員修建了浙江廟。浙江城隍廟自己的說法是,景炎帝南巡至莆田時夜裏受驚失眠,恍忽間看到人馬疾馳而至保佑,他認為是浙江城隍顯靈,為此建廟祭祀。據說筱塘人則應皇帝的要求,每年都會在浙江廟舉辦祭祀。[2]除了浙江城隍廟之外,莆田境內今天還有一座仁和廟,據傳也是南宋末年遷移自臨安府首縣仁和縣[3]

重建[編輯]

浙江城隍廟最早位於莆田縣城南門外、筱塘村附近的的龍脊山南麓,為筱塘村人所崇拜。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因為倭寇縱火村與廟俱焚,災後村落遷移至龍脊山西南,廟宇原地重建並增其舊制,配祀關羽齊天大聖。民國二年(1913年)寺廟遭到孫葆瑢手下士兵拆毀,次年閏五月重建。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1949年以後淪為學校、加工廠等,1993年為擴大南門西路路面拆毀。同年,筱塘村村民在鳳凰山南麓重建浙江城隍廟,這座廟也就成為了鳳凰山鳳景名勝區的一部分。新廟在1993年5月18日落成,位於鳳凰山南麓東圳水渠旁,佔地5畝多,主祭城隍廟爺、關帝君、齊天大聖,並建有天妃宮、觀音閣及戲台。[4][5]

參考資料[編輯]

  1. ^ 浙江城隍廟當家賴三揚道長. 发挥五缘文化·圆梦两岸和平. 道教在線. 2023-06-03 [2023-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2. ^ 蔡學偉; 馬俊傑. 莆田“土著”缘何拜“浙江庙”. 海峽都市報. 2012-08-08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3. ^ 吳炎年. 莆田城隍庙:七级建制俱全. 湄洲日報. 2012-04-19. 
  4. ^ 陳寶柱. 浙江庙及其庙记. 莆田僑鄉時報. 2010-05-13 [2023-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8-15). 
  5. ^ 黃知岸. 浙江庙的变迁. 湄洲日報. 200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