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濟南市人民政府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濟南市人民政府


1999年規定印章直徑4.5厘米,中央刊國徽,由山東省人民政府製發。

主要領導
市長 於海田
副市長(7) 王宏志、孫斌、王桂英、王茂禎、任慶虎、馬保嶺、韓偉
秘書長 王品木
機構概況
業務上級機構 山東省人民政府
組織上級機構 濟南市人民代表大會
濟南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機構類型 副省級市人民政府
行政級別 副省級
本級中共組織 中國共產黨濟南市人民政府黨組
聯絡方式
總部
 實際地址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龍鼎大道1號
 郵政編碼 250099
 電話號碼 +86 (0)531 51707053
機構沿革
前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

濟南市人民政府,簡稱濟南市政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東省濟南市的地方行政管理機關。

歷史沿革[編輯]

1948年9月2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建立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9月25日,濟南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進駐濟南,成為軍事管制時期全市最高權力機關,統一管理全市軍事行政事宜。9月28日,建立濟南特別市市政府,山東省政府副主席郭子化兼任市長。10月5日,沿用市內十一個區的劃分,成立濟南特別市第一至十一區共11個區政府[1]。10月31日,全市行政事務全部移交給市政府,軍事管制委員會撤銷。1949年5月22日,中共中央山東分局決定,濟南特別市改稱濟南市,濟南特別市市政府改為濟南市人民政府

1955年6月,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委員會組織法》(1954年9月21日通過),濟南市人民政府改為濟南市人民委員會。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政府陷入癱瘓狀態。1967年1月24日,濟南市造反群眾組織佔領中共濟南市委和市人民委員會機關,建立濟南市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大聯合革命委員會。6月26日,改稱濟南市革命委員會,為黨政合一的濟南市臨時權力機構。1971年4月,濟南市革命委員會與中共濟南市委的職能部門混合設置,為全市最高行政機關。1975年4月,濟南市革命委員會與中共濟南市委的辦事機構分開設置[2]

1979年12月,濟南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會議根據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將濟南市革命委員會改為濟南市人民政府,選舉李元榮為市長[3]

職責[編輯]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第七十三條,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使下列職權[4]

  1. 執行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的決議,以及上級國家行政機關的決定和命令,規定行政措施,發佈決定和命令;
  2. 領導所屬各工作部門和下級人民政府的工作;
  3. 改變或者撤銷所屬各工作部門的不適當的命令、指示和下級人民政府的不適當的決定、命令;
  4. 依照法律的規定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國家行政機關工作人員;
  5. 編制和執行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計劃和預算,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城鄉建設等事業和生態環境保護、自然資源、財政、民政、社會保障、公安、民族事務、司法行政、人口與計劃生育等行政工作;
  6. 保護社會主義的全民所有的財產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保護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財產,維護社會秩序,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
  7. 履行國有資產管理職責;
  8. 保護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
  9.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保障少數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保障少數民族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風俗習慣的自由,幫助本行政區域內的民族自治地方依照憲法和法律實行區域自治,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建設事業;
  10. 保障憲法和法律賦予婦女的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和婚姻自由等各項權利;
  11. 辦理上級國家行政機關交辦的其他事項。

機構設置[編輯]

根據2019年1月3日中國共產黨濟南市第十一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濟南市委濟南市人民政府關於濟南市市級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濟南市人民政府設置以下工作部門:

  • 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 濟南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辦公室)
  • 濟南市教育局
  • 濟南市科學技術局(濟南市外國專家局)
  • 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 濟南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
  • 濟南市公安局
  • 濟南市民政局
  • 濟南市司法局
  • 濟南市財政局
  • 濟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濟南市生態環境局
  • 濟南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 濟南市城市管理局(濟南市綜合行政執法局)
  •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
  • 濟南市城鄉水務局(濟南市泉水保護辦公室)
  • 濟南市農業農村局(濟南市扶貧開發辦公室)
  • 濟南市園林和林業綠化局
  • 濟南市商務局
  • 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濟南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濟南市文物局)
  • 濟南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濟南市中醫藥管理局)
  • 濟南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 濟南市應急管理局
  • 濟南市審計局
  • 濟南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
  • 濟南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濟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濟南市知識產權局)
  • 濟南市體育局
  • 濟南市統計局
  • 濟南市醫療保障局
  • 濟南市人民防空辦公室
  • 濟南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 濟南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濟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
  • 濟南市投資促進局
  • 濟南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濟南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
  • 濟南市信訪局
  • 濟南市大數據局
  • 濟南市人民政府口岸和物流辦公室
  • 濟南市民營經濟發展局
  • 濟南市鄉村振興局
派出機構
  • 濟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濟南市南部山區管理委員會
  • 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管理委員會
  • 濟南長清大學城管理委員會
  • 濟南市萊蕪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
  • 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管理委員會
直屬事業單位
  • 濟南市機關事務服務中心
  • 濟南市地震監測中心
  • 濟南市政府資金結算中心
  • 濟南市供銷合作社
  • 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
  • 濟南仲裁委員會辦公室
  • 濟南社會科學院
  • 濟南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縣區政府
  • 濟南市歷下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槐蔭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天橋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歷城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長清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濟陽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萊蕪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鋼城區人民政府
  • 濟南市平陰縣人民政府
  • 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政府

歷任領導[編輯]

濟南特別市市長
  • 郭子化(1948年9月25日-1949年5月14日)
  • 姚仲明(1949年5月15日-1949年5月21日)
濟南市人民政府委員會市長
  • 姚仲明(1949年5月22日-1950年6月)
  • 谷牧(1950年9月-1952年2月)
  • 陳梅川(1953年6月-1955年5月)
濟南市人民委員會市長
  • 李又(1955年6月-1956年4月)
  • 劉乃殿(1956年4月-1960年12月)
  • 段毅(1960年12月-1963年9月)
  • 楊毅(1963年9月-1967年1月23日)
濟南市革命委員會主任
濟南市人民政府市長

參考資料[編輯]

  1. ^ 濟南通史編纂委員會 (編). 济南通史·六·现代卷. 濟南: 齊魯書社. 2008. ISBN 7533320344. 
  2. ^ 濟南市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 济南市志·第5卷. 北京: 中華書局. 1997: 57. ISBN 7101017894. 
  3. ^ 中共山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硏究委員會 (編). 中国共产党山东省组织史资料·第2卷. 北京: 中共黨史出版社. 1991: 569. ISBN 7209032363. 
  4. ^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國人大網. 2022-03-12 [2022-03-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10). 
  5. ^ 杨鲁豫当选济南市市长. 財新網. 2012-03-02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14). 
  6. ^ 孙述涛任济南市代市长王忠林辞去市长职务. 中國經濟網. 2018-05-15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0). 
  7. ^ 于海田任济南市代市长孙述涛辞去市长职务. 中國經濟網. 2022-03-30 [2022-08-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4-09).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