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沼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沼氣(英語:Marsh gas、swamp gas或bog gas)是一種在濕地環境中自然產生的生物氣體,主要形成於河流濕地沼澤泥炭泥炭沼澤厭氧條件下的生態系統。根據科學研究,其主要成分為甲烷(CH₄),通常佔比50%至80%,同時含有少量硫化氫(H₂S)、二氧化碳(CO₂)以及其他微量氣體。

沼氣的形成機制涉及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過程。當多孔性植物殘體在濕地底部堆積,表層會逐漸形成由腐殖質構成的土壤結皮。這種結皮結構阻隔了氧氣交換,使下層環境呈現厭氧狀態。在厭氧菌的作用下,有機物質經由水解產酸產甲烷作用等階段,最終完成厭氧消化過程並釋放沼氣。

值得注意的是,沼氣作為溫室氣體的一種,其全球暖化潛勢是二氧化碳的25倍,這使沼氣排放監測成為氣候變化研究的重要課題。

應用

[編輯]
  • 沼氣主要用來做生活燃料,因此沼氣是解決農村燃料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1]
  • 因為製取沼氣時,大量農作物秸杆和畜禽糞便加入沼氣池密閉發酵漚製成了優質的有機肥料,擴大了有機肥料的來源。[1]
  • 在農村修建沼氣池製取沼氣,一定程度上改變農業生產條件,促進農業生產發展。[1]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1.0 1.1 1.2 沼气的基本知识(2002.09.24) - 中国气候变化信息网. www.ccchina.org.cn. [2023-04-2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