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民生團事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民生團事件(韓語:민생단사건)是指從1932年末至1936年3月中共滿洲省委東滿特別委員會對東北抗日聯軍內大批朝鮮族幹部和游擊隊的肅清行動及將他們視為日本特殊間諜組織民生團的成員的事件。事件又稱「反民生團鬥爭」。

概述[編輯]

1932年,中共延吉縣老頭溝區委書記宋令監在受盡酷刑後,承認自己是間諜,後被逮捕並執行死刑。「宋令監事件」引發了接下來三年的「反民生團鬥爭」。事件中有400多名朝鮮幹部和游擊隊士兵被清洗[1]朝鮮官方的歷史宣稱金日成調解了民生團事件[2],但目前尚無確鑿證據可以證實該記述[3]

「民生團」概要[編輯]

1932年2月15日(滿洲國建國前夕),朝鮮族政界人士在龍井村建島公會堂召開民生團發起大會暨成立大會,旨在使該地成為自治地區。參與者超過五百人。該小組的領導者是日本陸軍炮兵上校朴斗榮。後滿洲國於3月1日建國。10月5日,民生團解散,朴氏意圖將間島變為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但被滿洲國、關東軍和朝鮮總督府拒絕承認[1]。而在延邊的官方文獻《延邊歷史事件黨史》中稱民生團「基本上不是『特殊間諜組織』,而是由朝鮮政客公開組織的親日、反共的社會團體。」。

經過[編輯]

1930年

10月10日,在中共滿洲省委的指導下,中共東滿特委在今間島省延吉縣(今延吉市)成立。指揮延吉、琿春和龍汪清敦化安圖撫松樺甸額穆長白等十縣的黨組織。

1932年

3月13日,20餘名中共黨員襲擊了延吉縣小母鹿溝內被指控為民生團團員的黨員住所。

3月24日,7名民生團成員在局子街(今屬延吉市)郊區被中共黨員殺害。

從五月起,反民生團的傳單就散落在間島各處。

8月,宋令監在老頭溝被日本憲兵抓獲,一周後「逃跑」。中共老頭溝區委對此表示懷疑,讓宋令監參與延吉縣農協發起的《農民鬥爭報》的打印作業,以觀後效。

10月16日,在延吉州細鱗河附近活動的延吉抗日游擊隊找到了日本憲兵和口譯員朱某等三人,游擊隊員當場將憲兵射殺,擒獲朱某。朱承認宋令監是日本間諜。被捕的宋令監自稱是民生團成員,並承認該組織的朝鮮族幹部是間諜。中共東滿特委逮捕並處決了宋令監點名的二十餘人(即所謂「宋令監事件」)。

1933年

3月,中共東滿特別委員會派該組織主任金聖道到和龍魚浪村抗日游擊隊,開展反民生團鬥爭。清算委員會逮捕了坪崗區農會會長李化春,未經訊問即被處決。此後,反民生團鬥爭在和龍抗日游擊隊內全面展開,幾個月內清洗了數十人。

5月,中共東滿特委在其公報《兩條戰線》中將反民生團鬥爭理論化和系統化。

5月,被指控為民生團成員的汪清縣委書記李龍國與其他10人一起被槍決

六月,中共滿洲省委吉東局常委潘慶由(朝鮮族? -1933年7月)和楊波在汪清縣小汪清根據地會見了東滿特別委員會書記童長榮(1907-1934),潘、楊傳達了中共中央的「一二六指示」。其後,在潘清玉等人召開的汪清縣委第一次擴大會議上,汪清縣委書記李用國和縣委軍事部長金明均被作為民生團成員接受訊問。

9月,中共東滿特委召開第一次擴大會議,反民生團鬥爭進一步升溫。被譽為「民生團親玉」的金聖道,「犯了錯誤,但不是民團成員」,咬着手,留下血書自稱「吾非民生團成員」,後被處決。

10月,汪清縣委書記金權一作為民生團成員被逮捕並槍決。

1935年

1月,被懷疑是民生團成員的韓英浩不堪折磨,坦白了第2軍獨立師第1師第三連連長朴春和和獨立師團長朱進為民生團成員。被懷疑是民生團成員的東滿特委組織長李相默逃亡(即所謂「韓英浩事件」)。

2月17日,朱鎮出逃。後來,朱震的部下約有40人被指控為民生團成員。

2月24日起,召開大荒葳會議討論民生團問題。

3月,被指控為民生團成員的汪清縣委書記、中共東滿特委肅反委員會主席李宋一遇害。

4月1日,逃亡的中共東滿特別委員會原組委會主任李相默在一篇題為《各位敬愛的琿春縣朝鮮族黨員》的文章中批評漢族幹部。

「我們過去站在革命戰線上,為中共、工農盡了最大的努力去實現理想,但是中共給了他們什麼? 被扣上了反動分子和軟弱者的帽子。 現在中共正在剝奪朝鮮族人民過去光榮奮鬥的歷史,並努力將其轉移到中國人民的歷史中。

8月1日,中共發表《為抗日救國告全國同胞書》(即八一宣言)。號召中國各族人民配合抗戰。

1936年

2月,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第五軍與東滿特委在寧安縣召開聯席會議。承認反民生團鬥爭的錯誤。

當年三月,歷時三年半的民生團鬥爭結束。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
  1. ^ 1.0 1.1 水野直樹「在満朝鮮人親日団體民生団について」『論集 朝鮮近現代史』(明石書店・1996年)
  2. ^ 互いに日本スパイと疑い殺した民生団事件 金日成が終止符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ハンギョレ(2014年3月3日)
  3. ^ 恵谷治『ドキュメント 金日成の真実―英雄伝説「1912年~1945年」を踏査する』(毎日新聞、1993年3月)
來源
  • 林択三「中國大陸の資料にみる告発-39-金日成・反民生団闘爭の恐怖」(『自由』 自由社、1986年)
  • 林択三「中國大陸の資料にみる告発-43-反民生団闘爭の犠牲者たち 」(『自由』 自由社、1987年)
  • 佐佐木春隆(著)『朝鮮戦爭前史としての韓國獨立運動の研究』(國書刊行會、1985年)
  • 恵谷治『ドキュメント 金日成の真実―英雄伝説「1912年~1945年」を踏査する』(毎日新聞、1993年3月)
  • 水野直樹「在満朝鮮人親日団體民生団について」『論集 朝鮮近現代史』(明石書店・1996年)
  • 『延邊朝鮮族史』(延邊人民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