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通訊

此條目沒有列出任何參考或來源。 (2015年3月14日) |
數據通訊是通訊技術和電腦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一種新的通訊方式。要在兩地間傳輸資訊必須有傳輸頻道,根據傳輸媒體的不同,有有線數據通訊與無線數據通訊之分。但它們都是通過傳輸頻道將數據終端與電腦聯結起來,而使不同地點的數據終端實現軟、硬件和資訊資源的共用。
數據通訊的發展
[編輯]第一階段:以語言為主,通過人力、馬力、烽火等原始手段傳遞資訊。
第二階段:文字、郵政。(增加了資訊傳播的手段)
第三階段:印刷。(擴大資訊傳播範圍)
第四階段:電報、電話、廣播。(進入電器時代)
第五階段:資訊年代,除語言資訊外,還有數據、圖像、文字等。
現代數據通訊歷史
[編輯]通訊(Communication)作為電信(Telecommunication)是從19世紀30年度開始的。 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 1837年莫爾斯發明電報。 1873年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 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 1895年馬可尼發明無線電。 開闢了電信(Telecommunication)的新紀元。 1906年發明電子管,從而模擬通訊得到發展。 1928年奈奎斯特準則和取樣定理。 1948年山農定理。 20世紀50年代發明半導體,從而數碼通訊得到發展。 20世紀60年代發明集成電路。 20世紀40年代提出靜止衛星概念,但無法實現。 20世紀50年代航天技術。 1963年第一次實現同步衛星通訊。 20世紀60年代發明激光,企圖用於通訊,未成功。 20世紀70年代發明光導纖維,光纖通訊得到發展。
重要人物
[編輯]- 貝爾(1847-1922),英國人,1868年在倫敦工作。1871年,去波士頓工作。1873年,任波士頓大學教授。1875年,發明多路電報。1876年,發明電話。一生曾獲許多專利。妻子是一位聾人。
- 馬可尼(1874-1937),意大利人,1894年,在父親的莊園試驗。1896年,去倫敦。1897年,建立無線電報公司。1899年,首次實現英法無線通訊。1916年,實現短波無線電通訊。1929年,建立世界性無線通訊網。曾獲諾貝爾獎金。曾參加法西斯黨。
通訊系統的分類
[編輯]按資訊類型分
[編輯]按調制方式分
[編輯]調制傳輸(頻帶傳輸)
按傳輸訊號特徵分
[編輯]通訊系統傳輸手段
[編輯]電纜通訊
[編輯]雙絞線、同軸電纜等。 市話和長途通訊。 調制方式:SSB/FDM。 基於同軸的PCM時分多路數碼基帶傳輸技術。 光纖將逐漸取代同軸。
微波中繼通訊
[編輯]比較同軸,易架設、投資小、周期短。 模擬電話微波通訊主要採用SSB/FM/FDM調制,通訊容量6000路/頻道。 數碼微波採用BPSK、QPSK及QAM調制技術。 採用64QAM、256QAM等多電平調制技術提高微波通訊容量,可在40M頻道內傳送1920~7680路PCM數碼電話。
光纖通訊
[編輯]光纖通訊是利用激光在光纖中長距離傳輸的特性進行的,具有通訊容量大、通訊距離長及抗干擾性強的特點。 目前用於本地、長途、幹線傳輸,並逐漸發展用戶光纖通訊網。 目前基於長波激光器和單模光纖,每路光纖通話路數超過萬門,光纖本身的通訊纖力非常巨大。 幾十年來,光纖通訊技術發展迅速,並有各種裝置應用,接入裝置、光電轉換裝置、傳輸裝置、交換裝置、網絡裝置等。光纖通訊裝置有光電轉換單元和數碼訊號處理單元兩部封包成。
衛星通訊
[編輯]通訊距離遠、傳輸容量大、覆蓋面積大、不受地域限制及高可靠性。 目前,成熟技術使用模擬調制、頻分多路及頻分多址。 數碼衛星通訊採用數碼調制、時分多路及時分多址。
流動通訊
[編輯]GSM、CDMA。 數碼流動通訊關鍵技術:調制技術、糾錯編碼和數碼話音編碼。